【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76835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S26-1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26公 路 东 延 伸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1 页 共 14 页目录1、工程概况 .21.1、总体概况 .31.2、预应力张拉概况 .32、编制依据 .33、工程目标 .43.1、管理目标 .43.2、质量目标 .43.3、工期目标 .43.4、安全目标 .43.5、文明施工目标 .43.6、环保节能目标 .43.7、其他目标 .44、预应力混凝土特点 .55、预应力混凝土的工艺原理 .56、预应力施工方案 .56.1、工艺流程 .56.2、施工要点 .67、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48、质量要求 .119、质量控

2、制措施 .1210、安全及环保控制措施 .14S26公 路 东 延 伸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2 页 共 14 页盖梁施工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1.1、总体概况S26 工程位于 G2 京沪高速公路与 G50 沪渝高速公路之间,西起G1501 上海绕城高速公路,东至 G15 沈海高速公路,途径青浦区香花桥街道、重固镇和华新镇。主线高架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全长 10.6km。1.2、预应力张拉概况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符合 GB/T5224-2003 的底松弛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标准强度 fpk=1860Mpa。所有钢束均为两

3、端张拉,张拉应力=1395MPa,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设计强度、且龄期不少于 14d 时,张拉第一批钢绞线,小箱梁安装完后再张拉第 2批钢绞线。拟采用智能张拉设备。2、编制依据 1、 S26 公路东延伸新建工程施工图 ; 2、 S26 公路东延伸新建工程 1 标施工招标文件 ;3、沪公投201234 号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2004) ; 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 7、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 8、上海

4、市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J08-119-2005) ;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S26公 路 东 延 伸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3 页 共 14 页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3、工程目标3.1、管理目标 满足施工合同、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 3.2、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分项(工序)工程合格率 100%;确保上海市优质结构

5、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3.3、工期目标 预应力施工计划工期为:2013 年 3 月 25 日2013 年 月 日;3.4、安全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事故负伤率控制在 0.6以内,无重大设备、管线、交通等事故,争创上海市安全标准化样板工地。 3.5、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遵守沪公投201234 号文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及上海市工程管理有关文明施工的办法和条例,不发生各类污染环境事故,在此基础上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3.6、环保节能目标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放,减少施工噪声,做到无环境污染事故,无管线事故,无重大伤亡事故,施工不扰民,或少扰民。 3.7、其他目标 工程施工期间设置专门机构

6、及负责人,认真做好当地居民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及时了解当地居民的困难,与他们取得沟通和一致。加强S26公 路 东 延 伸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4 页 共 14 页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争取社会各界对工程的支持,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4、预应力混凝土特点1、有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可靠粘结可使预应力筋能很好地发挥其力学性能,为所建立的预应力提供保障。2、有粘结预应力筋可根据受力的需要设计成多种曲线形式,使其能满足各种受力要求。3、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耐久性高,可有效地降低结构

7、高度,节约材料,节约能源,使用性能优越。5、预应力混凝土的工艺原理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产生预压应力,张拉完后灌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可靠粘结,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并使所建立的预压应力有更好的保障。6、预应力施工方案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产生预压应力,张拉完后灌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可靠粘结,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并使所建立的预压应力有更好的保障。6.1、工艺流程预应力材料进场、复检根据构件特点绑扎钢筋预应力筋下料、制作,穿预应力筋 穿波纹管S26公 路 东 延 伸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5 页 共 14

8、 页安装固定端部锚固系统绑扎其余钢筋、埋灌浆管(排气管)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锚具检验、设备标定张拉预应力筋 检查混凝土质量孔道灌浆切割、封锚工艺流程图6.2、施工要点1) 、预应力筋下料、装配及运输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设计曲线长度、张拉端外伸预留长度、弹性回缩值、张拉设备、钢材品种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对采用夹片式锚具与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的构件上的钢绞线,其下料长度 L 按下式计算:一端张拉时 L=L0+L1+L2+L3+L4两端张拉时 L=L0+2(L1+L2+L3)式中:L0构件的孔道长度L1张拉端锚垫板厚度L2夹片式工作锚具厚度L3张拉端外露预留长度L4锚固端长度S26公 路 东 延 伸

9、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6 页 共 14 页预应力筋的下料应在平整的场地上直线定出下料长度,并在下料场地两端设置固定标志,每端有专人负责;切断前应将预应力筋拉直;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不得用电弧切割。在预应力筋下料同时制作装配固定端,当固定端采用 P 型挤压锚时应采用专用设备对挤压套与锚垫板进行二次挤压以保证挤压套紧固在锚垫板上。对所下的预应力筋做好分区及类型编号,必要时在其两端做出同颜色的标志并标明长度,以便布束张拉时识别,再用放线盘分别盘成直径约为 2.0m 的圆盘。预应力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分区、分类堆放。露天堆放

10、时,需覆盖防雨布,并用垫木垫起,不与地面接触,防止锈蚀、死弯。在堆放期间严禁碰撞踩压。2) 、预留管道埋设绑扎构件的普通钢筋时,可同时进行预应力筋管道埋设。采用金属波纹管时,可将金属波纹管按设计的曲线定位在非预应力钢筋笼中。具体的做法是根据矢高沿构件方向每隔约 0.8m 设置相应的马凳钢筋(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马凳钢筋间隔可适当调整,保证设计曲线为宜),马凳钢筋宜采用 1012 钢筋,在马凳处用铁丝把波纹管与马凳钢筋绑紧,使波纹管形成曲线。金属波纹管连接采用比主管大一号的金属波纹管作为连接管,连接管长约 200300mm。在连接管的两端缠上塑料胶带以防漏浆,预埋管道要求曲线流畅,水平顺直。 框架梁

11、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1.5 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宜小于 50mm,梁侧不宜小于 40mm。S26公 路 东 延 伸 ( G1501公 路 -G15公 路 ) 新 建 工 程 1标 预 应 力 施 工 专 项 方 案第 7 页 共 14 页马凳位置示意图3) 、预应力筋穿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逐根穿束或集束穿束。逐根穿束是将预埋管道内的预应力筋逐根穿入;集束穿束是将管道内所需的预应力筋先绑扎成束后一次性穿入预埋管道内。集束穿束前宜将预应力筋端部用胶布包扎以减小摩擦力并防止穿破波纹管。人工穿束确有困难,可采用牵引机

12、协助穿束。4) 、端部预埋安装1、固定端端部预埋安装固定端采用 P 型挤压锚时,在保证固定端锚垫板、挤压套筒不外露的前提下,按设计要求的高度固定好预埋件并焊好网片筋或螺旋筋;当采用 H 型压花锚时也应保证其不外露,同时按设计要求固定好压花端位置。电焊时应注意避免焊条碰到裸露的预应力束。2、张拉端端部预埋安装张拉端部有外凸和内凹两种形式。张拉端部预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应与锚垫板保持垂直。采用外凸式张拉端部时,将锚垫板紧靠构件端部固定;采用内凹式张拉端部时,将锚垫板固定在离端部约90mm 处,调整锚垫板周围的钢筋以保证张拉时千斤顶有足够的张拉空间,然后在承压板外安装穴模,按设计要求焊接好网片筋或螺旋筋。采用分段搭接张拉时,张拉端部的预埋安装在锚垫板等预埋件满足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