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75871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古树移植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江夏区郑店(凤杨线一级公路上)皂荚古树移植实施方案江夏区凤杨线一级公路已施工修建,此路线贯穿于江夏区郑店大同村。此路线上有一株 300 年皂荚古树位于施工主干道中央,该树树冠 9-11M,树高达 10M 之余,树干径有 1.2M 左右(树杆中心有大部分为空心) ,需要进行移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四条、 湖北省林业条例之相关规定,我们特制订如下移植方案:一、 移植时间为了尽快推进凤杨线一级公路的修建工作,我们决定抢在凤杨线一级公路路基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之前做好这项移植工作。严格说来,如果掘起的古树带有较大的土球,在移植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移植后再注意养护,那么在任何时间都可以

2、进行移植。但在实际中,最佳移植时间是早春,因为这时树液开始流动并开始生长、发芽,挖掘时损伤的根系容易愈合和再生,移植后,经过从早春到晚秋的正常生长,树木移植时受伤的部分已复原,给树木顺利越冬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具体移植时间原拟定于明年开春至植树节前后,考虑到凤杨线一级公路年内要全线贯通,现拟定于 2011 年 10 月中下旬移植。二、 移植地点目前拟定的理想移植古树地点有两处,一处为江夏区花山大道道路两侧的武汉大花山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园林苗圃基地,此处视野开阔,有多种高档的对接白蜡、樟树、柞树造型优美,紧邻此处有一处园林为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今年春植树节期间带头栽植的银杏、桂花基地,此

3、处进出施工道路通畅,土质肥沃,灌溉方便,该单位园林技师众多,很适合皂荚古树移植;另一处为江夏区文化路上的谭兴培公园内,该公园是为江夏区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京剧谭门”文化品牌一项建设项目,此处也适合皂荚古树移植,此处唯一不便之处是进出施工道路狭小,不利于古树下车、起吊工作。三、 移植前的准备此古树移植时间紧,树干树冠、直径较大,古树位置与道路落差很大,进出道路需要重新修筑,道路移植前的准备工作较为繁重。尽管如此,为了保证移植成活率,移植前的准备仍然要做到有条不紊,科学而细致。1、报批:对需要移植的树木,由江夏区林业局、江夏区绿化办根据有关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批,办好必要的手续。2、古树预掘:

4、采用回根法,此法适用于一些野生大树或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树木的移植,一般是在移植前一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253 倍胸径为半径或较小于移植时土球尺寸为半径划一个圆或方形,再在相对的两面向外挖 3050cm 宽的沟 (其深度则视根系分布而定,一般为 60100cm),对较粗的根应用锋利的锯或剪:齐平内壁切断,然后用沃土( 最好是沙壤土或壤土) 填平,分层踩实,定期浇水,这样便会在沟中长出许多须根。到第二年的春季或秋季再以同样的方法挖掘另外相对的两面,到第三年时,在四周沟中均长满了须根,这时便可移走。挖掘时应从沟的外缘开挖,断根的时间可按各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由于这次移植时间所限,因此此树只

5、能更改为近期开沟,切根应分期交错进行,其范围宜比挖掘范围小 10cm 左右。根据测算,预定土球直径为 5.5 米,土球厚度为 2-2.5 米,总重量约 100 吨。古树周围开挖环状沟,沟深 3.0 米,内环直径 7.5 米,外环直径3.5 米。使修理土球有较大操作平面。 3、古树的修剪:修剪枝叶是修剪的主要方式,凡病枯枝、过密交叉徒长枝、干扰枝均应剪去,在移植前一周进行修剪,凡 10cm 以上的大伤口应光滑平整,经消毒,并涂保护剂,然后移植。 4、编号定向:为使施工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可把栽植坑及要移栽的大树均编上一一对应的号码,使其移植时可对号入座,以减少现场混乱及事故。 定向是在树干上标出南

6、北方向,使其在移植时仍能保持它按原方位栽下,以满足它对蔽荫及阳光的要求。 5、清理现场及安排运输路线:在起树前,应把树干周围 23m 以内的碎石、瓦砾堆、灌木丛及其它障碍物清除干净,并将地面大致整平,为顺利移植大树创造条件。然后按树木移植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以使古树都能顺利运出。 6、支柱、捆扎:为了防止在挖掘时由于树身不稳、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因而在挖掘前应对需移植的大树进行支柱,一般是用 3 根直径 15cm 以上的大戗木,分立在树冠分支点下方,然后再用粗绳将 3 根戗木和树干一起捆紧,戗木底脚应牢固支持在地面,与地面成 600 左右。支柱时应使 3 根戗木受力均匀,特别

7、是避风向的一面。戗木的长度不定,底脚应立在挖掘范围以外,以免妨碍挖掘工作,同时采用两台 60T 的吊车将树杆顶端用专用吊带将其稳住,以便起挖过程中防止古树倾斜砸伤起挖工人。 7、工具材料的准备:1)移植工具:大型加长平板车一台、60T 吊车两台、15T 洒水车一台;单斗 1m3 反铲一台;2)包装材料:草绳、厚毛毯、电锯、铁锹、洋镐、利斧等等。四、移植方法由于古树胸径都比较粗壮,我们拟采用木箱包装移植法。1、材料准备:移植前首先要准备好包装用的板材:箱板、底板和上板。掘苗前应将树干四周地表的浮土铲除,然后根据树木的大小决定挖掘土台的规格,一般可按树木胸径的 7 一 10 倍作为土台的规格,泥球

8、应作如下处理:去表土到见浮根,修整泥球 -扎腰箍,宽度为泥球腰宽的23 处,并以 45角收底- 网络形式和层数应根据泥球大小,土质情况,吊运条件而定,网络必须收紧,第一层网络的绳子必须坎入泥球表土。 2、包装:包装移植前,以树干为中心,以比规定的土台尺寸大10cm,划一正方形作土台的雏形,从土台往外开沟挖掘,沟宽 6080cm,以便于人下沟操作。挖到土台深度后,将四壁修理平整,使士台每边较箱板长 5cm。修整时,注意使土台侧壁中间略突出,以使上完箱板后,箱板能紧贴土台。土台修好后,应立即安装箱板。 3、吊运:古树的吊运工作也是大树移植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吊运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成活、施工

9、的质量以及树形的美观等。为此,我们拟定在古树截枝摘叶后,采用拖车将单斗 1m3 反铲一台运至古树处,采用单斗 1m3 反铲在古树处修筑一片场地,便于两台 60T 吊车和一台大型加长平板车的停靠起吊,装车运输,同时将进入的道路进行修整。4、运输:树木装进汽车时,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土块靠近司机室,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或竹架上,用软绳扎紧,土块下垫一块木衬垫,然后用木板将土球夹住或用绳子将土球缚紧于车厢两侧,在树尾两侧及中部挂 3 面红旗,便于其他车辆与此车保持距离。考虑到是一台大型加长平板车,在运输前,应先进行行车道路的调查,以免中途遇故障无法通过,行车路线一般都是城市划定的运输路线,应了解

10、其路面宽度、路面质量、横架空线、桥梁及其负荷情况、人流量等等,行车过程中押运员应站在车厢尾一面检查运输途中土球绑扎是否松动、树冠是否扫地、左右是否影响其它车辆及行人,同时要手持长竿,不时挑开横架空线,以免发生危险。五、古树的定植将大树轻轻地斜吊放置到早巳准备好的种植穴内,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并以人工配合机械,将树干立起扶正,初步支撑。树木立起后,要仔细审视树形和环境的关系,转动和调整树冠的方向,使树姿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并应尽量地符合原来的朝向。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或箱板,分层填土分层筑实,把土球全埋入地下。在树干周围的地面上,也要做出拦水围堰。最后,要灌一次透水。六、定植后的养护:定植大

11、树以后必须进行养护工作,应采取下列措施:1 支撑树干:刚栽上的大树特别容易歪倒,要设立支架,把树牢固地支撑起来,确保大树不会歪斜。2 浇水:养护期中,要注意浇水。在夏天,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洒清水,增加环境湿度,降低蒸腾作用。3 施肥:移植后第一年秋天,就应当施一次追肥。第二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要施肥 23 次。4 生长素处理: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可在浇灌的水中加入 002的生长素,使根系提早生长健全。5 包裹树干:为了保持树干的湿度,减少树皮蒸腾的水分,要对树干进行包裹。盛夏,为降低蒸腾量,也可在树冠周围搭荫棚或挂草帘。裹干时可用浸湿的草绳从树基往上密密地缠绕树干,一直缠裹到主干顶部。接着,再将

12、调制的粘土泥浆厚厚地糊满草绳子裹着的树干。以后,可经常用喷雾器为树干喷水保湿。6 搭设遮阳网:采用毛竹、软扎带、遮阳网,安排专业人员搭设别树高 2M,树冠宽 3-4M 的遮阳棚,便于古树的养护。七、监管:1、新移植大树必须有专人负责养护二年,做好现场管理工作。2、树冠范围内不得堆物或作影响新移树成活的作业。3、应在树冠范围外 2m,作围栏保护。4、大树种植必须专人作好各项的记录。 5、对大树移植的各项资料均应根据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内容上报有关部门备案。6、在古树移植过程中,由江夏区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全程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施工完成后,由该单位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八、移植经费:根据以上设计方案,参照以往移植经验,初步估算,此株古树移植所需材料费、工程费、运输费、移植时损毁补偿费、移植后养护费等约十五万元左右。九:后附相关费用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