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7573896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大公国际(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大公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为便于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 )出 具的本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 ) ,兹声明如下: 一、大公及其评级分析师、评审人员与发债主体之间,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构成的委托关 系外,不存在其他影响评级客观、独立、公正的关联关系。 二、大公及评级分析师履行了实地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遵循 了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三、本报告的评级结论是大公依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评级意 见未因发债主体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 四、本报告引用的受评对象资料主

2、要由发债主体提供,大公对该部分资料的真实性、及 时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五、本报告的分析及结论只能用于相关决策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入、持有或卖出等投资 建议。 六、本报告信用等级在本报告出具之日至本期票据到期兑付日有效,在有效期限内,大 公拥有跟踪评级、变更等级和公告等级变化的权利。 七、本报告版权属于大公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出售和发 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且不得歪曲和篡改。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3 发债主体 发债主体 海天建设成立于 2006 年 2 月 23 日,由原浙江省东阳市第二建筑工 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整体改制,通过内部公

3、开竞价,由应培新等 24 人 共同受让投资组建。截至 2014 年 9 月末,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 市江北街道甘溪东街 5 号,注册资本为 31,600 万元,自然人应培新持 股比例为 38.66%,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15 年 3 月 11 日,公司完成营 业执照变更,公司名称由“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天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主营房建工程及装饰类、市政类等其他建筑附属产业。公司 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市政公用总承包、消防设施 工程、劳务分包、地基与基础、建筑装饰装修、幕墙工程及机电设备 安装等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年施工能力超过 1,000 万平方米。

4、发债情况 发债情况 本期票据概况 本期票据概况 海天建设已于 2013 年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了总额为 4.5 亿元的中期票据,分期发行,其中第一期 0.5 亿元人民币已于 2013 年 11 月发行完毕,本期为第二期(2015 年度第一期) ,发行金额为 2 亿 元人民币,发行期限为 3 年,票据面值 100 元,采用簿记建档、集中 配售方式发行。本期票据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每年付息一 次,到期一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的兑付一起支付。本期票据 无担保。 募集资金用途 募集资金用途 本期票据拟募集资金 2 亿元,将全部用于偿还公司本部现有银行 贷款,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债

5、务期限结构。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 2014 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了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房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制造业增速放缓短期内 会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影响, 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长期或将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增长 2014 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了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房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制造业增速放缓短期内 会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影响, 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长期或将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增长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4 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636,463 亿元,同比增

6、长 7.4%,增速同比回落 0.3 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在新常 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 善的良好态势。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7.4%,二季度增长 7.5%, 三季度增长 7.3%, 四季度增长 7.3%。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 58,332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4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第二产业增加值 271,392 亿元,增长 7.3%,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8.3%,增速同比回 落 1.4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三产业增加值 306,739 亿元,增长 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7、48.2%,比上年提 高 1.3 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 5.6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2014 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 502,005 亿元,同比名 义增长 15.7%,增速同比回落 3.9 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95,036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0.5%,增速同比回落 9.3 个百分点。进 出口总额为 264,335 亿元,同比增长 2.3%,增速有所下降。最终消费 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51.2%,同比提高 3.0 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继续改善。整体看,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正稳步推进。 从经济景气度看,2014 年 12 月份中国制造业 PMI 终值为

8、 50.1%, 比 11 月份回落 0.2 个百分点,微高于临界点,制造业保持稳定运行, 但增长动力仍显不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4.1%,比 11 月份上 升 0.2 个百分点,连续 2 个月小幅回升,非制造业总体保持稳中有升。 总的来看,2014 年国民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稳中有进、进 中提质。但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 叠加的阶段,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增长对债务和投资的依赖 过高等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的过度承载和约束更加凸显。短期内,房 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制造业增速放缓会对经济增速产生一 定影响;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长期

9、或将实现更 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增长。 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行业及区域经济环境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带动建筑业总产值逐年提升;房地产 宏观调控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及房屋新开工面积面临下行压力;保障 房建设及公共建筑成为房屋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带动建筑业总产值逐年提升;房地产 宏观调控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及房屋新开工面积面临下行压力;保障 房建设及公共建筑成为房屋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高度 的相关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和突出,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2003 年以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保持不断增

10、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有所下 降,建筑业发展速度也随之减缓,其中 2013 年和 2014 年,我国建筑 业总产值增速同比分别下降 1.7 个百分点和 5.9 个百分点。 住宅房屋建筑投资在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总投资中的比重保持在 50%以上,房屋建筑市场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很大。中国房地产市场从 1998 年至今,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调控的压力之下呈现波动发展。 由于我国政府自 2011 年下半年起颁布多项房地产限制政策以抑制全国 范围的住宅价格上涨, 部分城市的住宅价格开始有所下调, 投资需求下 降较为明显。然而,由于一、二线城市经济基础条件稳固,医疗、教育 主体

11、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5 及娱乐等优质资源相对集中, 因此城市化建设使一线城市及主要二线城 市的住宅物业保持了较为强劲的需求增量。2014 年,我国房地产投资 额 95,360 亿元,同比增长 10.5%,增速同比下降 1.9 个百分点,其中 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速分别为 9.2%、21.3%和 20.1%; 房屋新开工面积为 179,592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 10.7%,其中住宅、办 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增速分别为-14.4%、6.7%和-3.3%。 0 5 10 15 20 25 30 35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

12、,000 600,00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建筑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速 亿元 % 图 1 20012014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总产值情况 图 1 20012014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总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十二五” 期间, 我国计划建设 3,600 万套保障性住房。 截至 2014 年末,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 740 万套,基本建成 511 万套, 超额完

13、成年初计划的新开工 700 万套以上、基本建成 480 万套目标任 务;此外,我国已启动改造各类棚户区约 2,100 万套。2014 年,中央 财政分批下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补助资金 1,980 亿元,较 2013 年增加 251 亿元。 截至 2014 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 54.77%,根据 2014 年 3 月我国 颁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预计 2020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左右,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住房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很多地区基础设施仍需要进行建设,并且工业扩大再生产和各地大型 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规划的实施也将带来大量厂房和办公用房的 建设。城市发展

14、中的大型文体场馆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需求也将保持 增长,市政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产业仍面临良好机遇。保 障房建设及公共建筑成为房屋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大 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垫资施工、应收账款回笼速度放缓也将使 建筑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大 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垫资施工、应收账款回笼速度放缓也将使 建筑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钢材、水泥等原材料成本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中占比较高,再加 上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施工周期较长,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控制 影响较大。同时,建筑行

15、业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性,近年来全国劳动 主体与中期票据信用评级报告 6 力的地域性和产业性转移、社会进入老年化、出生率下降、生活成本 提高、劳动力社会保障提高等因素,增加了建筑业的劳动力成本。建 筑行业全国综合人工成本平均日工资呈不断增长趋势, 已从 2010 年一 季度的 73.22 元/工日上涨至 2014 年一季度的 137.77 元/工日。 垫资施工是目前众多施工企业承揽项目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国家 继续深入贯彻楼市调控政策的环境下,建筑企业面临应收账款回笼速 度放缓、债务规模扩大和财务成本上升的风险。 我国建筑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利润水平较低;规模 较大、资质等级较高的企业将

16、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我国建筑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利润水平较低;规模 较大、资质等级较高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我国建筑业市场化程度较高, 建筑企业数量众多, 截至 2014 年末, 我国建筑业企业共有 81,141 家,建筑业从业人数 4,960.58 万人。作 为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微利行业,2005 年以来全国建筑业销售利润 率在 5%6%之间小幅波动。 表1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格局概况表1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格局概况 类型 类型 代表企业 代表企业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特大型央企 中国建筑、 中国铁建、 中国中铁、 中国中冶、 中国交建、中国电建 总部集中在北京,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主要是国家机构 改革时,从铁道、交通、电力、冶金等部委分离出来的 基建部门组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所在的细分行业具有 进入壁垒较高、垄断性较强等特点,具有显著的规模优 势,并具有自身侧重的专业建筑领域。经过大规模的整 合之后进入资本市场,是中国建筑市场的领导者,规模 上均达到世界500强的水平。 地方性国企 上海城建、 北京建工、 广西建工、 甘肃建投、 黑龙江建设等 以多省市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财经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