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56557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2)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2013届高三考前训练生 物(2)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噬菌体和乳酸菌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和核糖体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进出的通道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进入细菌细胞B. 用14C 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C. 用H218O长期浇灌绿色植物,其释放的氧气不含18OD. 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繁殖的后代都会有15N3.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

2、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4. 右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A、B、C、D表示不同的物种,下面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是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B由图可看出C物种没有继续进化CB物种和D物种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存在生殖隔离5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

3、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A会大于90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行胚胎移植时最好选择原肠胚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C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D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二、双选题25.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的叙述,合理的

4、是( )A. 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 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 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 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模板链子链图甲AUAT24图甲表示以右侧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左侧子链的过程,图乙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示意图。关于两图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NARNA蛋白质图乙A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的过程 B过程不是在细胞内进行的C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D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A-U、U-A、G-C、C-G三、非选择题26.(16分)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

5、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1)由图1分析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_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 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_。(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极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C3)的含量将会_,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将会_(增大、减小、基本不变)。(3)在第2540 min期间,两个

6、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从实验开始到第40 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的要_。(4)根据图2,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_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m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_。27.(16分)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甲乙丙丁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实验如下:杂交组合序号为_。子代性状如果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_ 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已确定A、a基因

7、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选取序号为_的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都为卷曲翅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果蝇杂交,子代F1中卷曲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卷曲翅红眼果蝇占F1 的比例_。(4)某基因型为XBXb 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的眼色为:左眼_,右眼_。28(16分).下

8、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2)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过程的生理效应_(“有”或“无”)明显变化。(3)图中甲细胞的作用是_。(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甲乙(1)农业生

9、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可选用图中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将组结果与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3)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甲果如下: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衰老-+(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由表可以看出,植

10、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_表达的调控。29(16分)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受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细胞结构常受到伤害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容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与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通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实验材料:小麦幼苗。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1)

11、分析变量: 自变量:_。因变量: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9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第二步:取四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 mL蒸馏水,编号为1、2、3、4号;第三步:在1、2、3号小烧杯中各放入_株处理过的小麦幼苗,4号烧杯作为_;第四步:1号小烧杯置于_,2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号小烧杯置于45的恒温水浴中;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第六步:_。(3)回答问题: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_。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误差。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本实验的做法是_。参考

12、答案1-6:ACBDBC 24.BD 25.AD说明:26-29题:每空2分。26.(16分)(1)CO2浓度 增加(2)增加 减小(3)光合作用吸收CO2和细胞呼吸释放CO2的速率相等 少 (4)7 减少 27.(16分 )(1) 甲 丁 全是正常翅 (2)甲乙 卷曲翅:正常翅=2:1 (3)AaXBXb 1/3 (4)红色 红色或白色28.(16分).(1)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无 (3)分泌淋巴因子刺激(或促进)乙细胞(即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4)增加(或升高) .(1) d (2)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或“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3)程序性29.(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