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456409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检测(九)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 粤教版选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九)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1(多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R35 。R1两端电压为6 V,R2两端电压为12 V,则()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电阻R2的阻值为20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解析:选ABC电路中电流I A0.6 A,A对;R2的阻值为R2 20 ,B对;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I(R1R2R3)21 V,C对;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IR30.65 V3 V,D错。2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2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A125B521C1052 D2510解析:选C三个

2、电阻并联,电压相等,设为U,由欧姆定律得I,所以I1I2I31052,C对,A、B、D错。3.有A、B、C、D四个电阻,它们的IU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图1AA BBCC DD解析:选A由于在IU图像中,图线的斜率k,故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A的电阻最小,选项A正确。4.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图2AU BRC. D.解析:选Cqt图像的斜率表示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此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知,I,故C正确。5.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 V的直流电源

3、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3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图3A小于4 V 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 D大于或等于8 V解析:选A并联电路的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又因为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把电阻并联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小于4 V,故选A。6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3 V和3 mA,乙电路中电表示数分别为2.9 V和4 m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应为()图4A比1 000 略大一些 B比1 000 略小一些

4、C比725 略大一些 D比725 略小一些解析:选B电流表示数前后变化相对较大,说明电压表的分流影响较大,应采用电流表内接的甲电路来测量电阻值,由R可得R测1 000 ,但R测实际上是待测电阻与电流表串联之后的总电阻,所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1 000 略小一些,B正确。7(多选)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若ab端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图5A空载时输出电压UAB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CAB间的负载R越大,UAB越接近DAB间的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解析:选ABC空载时A、B间的电压为总电压的一半,即UAB,故A正确。当AB间接上负载R后

5、,R与变阻器的下半部分并联,并联电阻小于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故输出电压UAB,但R越大,并联电阻越接近于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UAB也就越接近,R越小,并联电阻越小,UAB就越小于,故B、C正确,D错误。8如图6所示为甲、乙两金属电阻的UI图线,某同学是这样计算它们的阻值的:R甲R乙tan 60 ,你认为他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它们的阻值应为多少?图6解析:该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坐标系中,由于所选取的标度不同,在相同的电压和电流值下图线的倾角是不同的,所以不可以用倾角的正切值表示电阻。正确的解法为:R甲 3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乙的电阻为6 。答案:不对3 6 9如图7所示,当a

6、、b两端接入100 V的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20 V,当c、d两端接入100 V的电压时,a、b两端的电压为50 V,则R1R2R3是()图7A421 B211C321 D121解析:选A据题意可知,当a、b两端接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R2两端电压,即R2Ucd,代入数据可得:R12R2,同理当c、d两端接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R2两端电压,即R2Uab,代入数据得:R22R3,所以R1R2R3421。10.如图8所示,电流表G的内阻不可忽略,R1、R2是两个可变电阻,当a、b间的电压为4 V时,电流表的指针刚好满偏(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最大值处),当a、b间的电压为3 V时,如果仍要使电

7、流表G的指针满偏,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图8保持R2不变,增大R1增大R1,减小R2保持R2不变,减小R1增大R2,减小R1A BC D解析:选A当a、b间的电压为3 V时,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应使G和R1的并联总电阻增大或者使R2减小,故可以。11为了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选用额定值为“3.0 V0.4 A”的小灯泡进行实验,实验中除了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外,还需要_、_。(1)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用两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时,电路怎样连接才能使测得的小灯泡电阻误差较小?为什么?为使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且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

8、滑动变阻器应怎样连接?在图9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相关的电路图。图9(2)请根据你画的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10(3)为使读数误差尽可能小,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A,为保证实验安全,测量范围不能超过_V和_A,开始做实验闭合开关前,应把P移到_端。(4)若实验中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如下表所示,请在图10中画出IU图线,该小灯泡的电阻有何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U/V0.050.140.210.300.480.701.021.481.962.50I/A0.100.200.260.300.360.400.440.480.520.56

9、解析:还需要的仪器有:电源、滑动变阻器。(1)为了在测量电阻时减小误差,电流表量程选择00.6 A,电压表量程选择03 V,电流表采用外接法。为了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且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甲所示。(2)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乙所示。(3)为使读数误差尽可能小,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03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00.6 A,为保证实验安全,测量范围不能超过3 V和0.4 A,开始做实验闭合开关前,应把P移到D端。(4)IU图线如图丙所示。灯丝电阻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随着电压的增大,灯丝的温度升高,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10、增大。答案:见解析1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L,规格“4.0 V0.7 A”;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1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r20.2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V9 k;标准电阻R1,阻值1 ;标准电阻R2,阻值3 k;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 ;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图11(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1甲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_ 。(2)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_ V。(3)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丁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解析:(1)由题图乙知,电压表的读数为2.30 V,根据欧姆定律,L的电阻RL 5 。(2)电压表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两端的电压3 V,根据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压的关系,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1 V,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和,即为4 V。(3)如图所示。答案:(1)5(2)4(3)见解析图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