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44346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与生产者培训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二 消费者与生产者,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指能做出统一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可以是个人、家庭等)。 消费者行为理论:用来说明消费者如何使用自己既定收入,来到达效用最大化的理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计量,并可加总求和的,效用大小可用基数1、2、3.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指效用不可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高低和顺序。,基本结构,偏好(preference) 想做什么,预算约束 能做什么,消费者决策,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论),一、效用 效用(Utility):效用是人们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抽象衡量,衡量单位称为“尤特尔”(Util

2、) 欲望:指一种缺乏的感觉,既有不足之感,有又求足之愿。 二、边际效用理论 总效用(Total Utility) :从消费一定量的物品中得到的总的满意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意程度。,某物品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的是递减的。,Q,Q,Q,P,U,U,总效用TU,边际效用MU,消费者剩余,D,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S,D,税收引起的福利变动(税收规模P2-P3) 没

3、有税收时 有税收时 变动 消费者剩余 A+B+C A -(B+C) 生产者剩余 D+E+F F -(D+E) 税收收入 无 B+D +(B+D) 总剩余 A+B+C+D+E+F A+B+D+F -(C+E),S,D,A,B,C,E,F,D,税前P1,买者支付P2,卖者得到P3,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如果消费者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一定要使其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他所付商品的价格成比例,即:使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PxX + PyY = M (条件) Px,Py : 为X商品与Y商品的价格 MUx,MUy :为X商品与Y商品的边

4、际效用 M : 收入 X,Y :为X商品与Y商品的购买量,思考题: 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 (1)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实现了边际效用最大化。 (2)每种物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 (3)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4)(2)与(3)都对。,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边际替代率(MRSxy = Y/X): 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满足程度时, 增加一种商品数量与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数量之比,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1) 无差异曲线概念,经济学家用无差异曲线描

5、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显示可以给某个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 例如,无差异曲线I0的B点是12张CD与130块糖,A点则为10张CD与150块糖,依据无差异曲线定义,小张认为它们所带来的效用量即满足程度“无差别”。 不同的无差异形状反应了不同消费者偏好的差别,因而,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选择偏好的一个技术或工具。,A,B,C,F,D,0,10,12,糖块(块),130,150,CD(盘),小张的无差异曲线,第一,较高(或较低)无差异曲线代表较大(或较小)的效用满足程度。经济学假定消费者具有“多多益善”天性,总是希望达到较高无差异曲线。 第二,无差异曲线的逻辑表明,在表达无差

6、异曲线的平面图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找到通过它的无差异曲线。,A,B,C,I0,I0,商品1,商品2,第三,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例如,如I0与I1相交于A点,则A与B无差异;由于A与C也无差异,因而可以推论B与C无差异。然而,实际上由于B点表示的商品组合包含的两种商品数量都多于C点,所以消费者。对B点的偏好程度应当高于C点,因而依据第一个假设不可能无差异。由于逻辑推导的结论不能成立,因而推论前提即无差异曲线相交的命题不能成立,因而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2): 无差异曲线几点属性,有人愿意用10瓶酒换1瓶牛奶,有人也许反过来用10瓶牛奶换1瓶酒。极度饥饿的人也许愿用价值连城的

7、金首饰换一顿美餐,酒足饭饱后食物便失去了吸引力。不同人对不同商品,或同一人在不同场合对同一商品的评价存在差别。经济学家用边际替代率来度量人们对不同商品相对重要性的主观评价。 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度量消费者愿意放弃多少个单位Y商品来交换另外1个单位商品X,并且能够使该消费者仍然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边际替代率越大,表明只有在用来交换的Y商品数量较大时,消费者才愿意放弃另外一个单位的X商品,即消费者对于X商品相对评价较高。反之也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是边际替代率:MRSxy = -(Y/ X)。,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3) 边际替代率概念,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4) 汽车时髦款式和

8、实用性能的边际替代率,有的车主愿意用很多的时髦款式来交换另外一点实用性能,他们的“实用性”对“时髦性”的边际替代率较高。右边上图比较陡直因而斜率绝对值较大的无差异曲线,反应了这类“实用取向型”消费者的偏好或评价标准。 有的车主只要有很少一点时髦款式增加就愿意交换一点实用性能,他们的“实用性”对“时髦性”的边际替代率较低。下图比较平缓因而斜率绝对值较小的无差异曲线,反应了“时髦取向型”消费者的偏好或评价标准。,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5)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增加,消费者为得到另外一个单位该种商品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数量是递减的。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

9、消费数量增加,额外一个单位的该商品消费能够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几何意义上,该规律表现为无差异斜率绝对值递减,即曲线凸向原点。,右图表示,当消费者沿着无差异曲线由A点移动到B点时,商品X增加了一个单位,Y减少了 Y1。当进一步移动到C,D,E点时,每增加另外一单位X要放弃的Y数量不断减少。如 Y4小于 Y1。,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另一种商品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增。,例外:,A,4,Y,2,1,0,4,2,x,面粉数量 :,玉米粉数量,2,x,眼镜片数量,Y,2,1,0,眼镜架数量,B,完全替代品 完全互补品 MRSxy为常数 与横轴平行的无差 异曲

10、线部分的商品 边际替代率MRSxy0 与纵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商品 边际替代率MRSxy,二、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又称预算线或等支出线,表明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够购买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表明小张在巧克力和激光唱盘之间的机会组合和限制,B1和B2点是极端情况,表明小张选择一种而放弃另一种。小张实际选择是E点。整个三角形区域表示了所有可能的选择,但三角形内部的点(如D)不如预算约束线上的点吸引力大。三角形外的点(如F)则在选择范围之外。,三、消费者均衡 PxX + PyY = M MUx /Px = MUy /Py E点:效用最大化,12,X,A,

11、M,Y,B,A,X,11,10,E,B,N,PxX + PyY = M,MUx /Px = MUy /Py,E点:效用最大化,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 即是效用最大 证明两种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相同的 从图上看,消费可能线AB的斜率是OB于OA之比, OB是全部收入M购买价格为Py的Y商品的数量,所以; OBM/Py OA是全部收入M购买价格为Px的X商品的数量,所以: OAM/Px 这样,消费可能线AB的斜率就是: OB/OA = Px/Py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是以X商品代替Y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即MRSxy,所以,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又可以写成: MR

12、SxyPx/Py 假定 MRSxyY/XMUx/MUy * 于是可得: MUx/MUyPx/Py , 即 MUx/Px=MUy/Py * 设U为总效用,MUx与MUy分别为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 则 MUx=U/X MUy=U/Y 所以: X=U/ MUx Y=U/ MUy 代入: MRSxyY/XMUx/MUy 成立,需求曲线的导出 当收入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对一种商品的最优选择(效用最大化时的选择)会随着该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变动。表示这些价格与选择量变动的曲线就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实际上是消费者在各种不同价格下最优选择变动的轨迹。,思考题:消费者行为 1、S小姐消费奶油与巧克

13、力,奶油最初的价格为1元,巧克力的价格为1.5元,她最初的收入为12元 (1)得出S小姐的预算方程式,并在图上作出预算线(横轴为奶油) (2)作一条无差异曲线,在可以达到的最好消费点时,奶油为6单位,巧克力为4单位 在这一点时奶油对巧克力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2、最初的情况与第一题相同,现在假设S小姐的收入增加了 (1)用图形说明,如果这两种物品都是正常物品,这两种物品的消费受什么影响 (2)用图形说明,如果巧克力是低档物品,S小姐收入增加会有什么影响,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

14、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生产性质 一、产业类型 生产:人类通过劳动,变更物质的性能,创造或增加直接、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效用。 第一产业:凡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或增加效用的生产(也称初级生产),如:农业、矿业、渔业。 第二产业:凡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创造或增加效用的生产(也称次级生产),如:制造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凡是提供各种劳务生产或服务的生

15、产,如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社会服务业。,二、厂商组织 1、 个人企业:由一个人独自出资,独自经营,独自负责的经济单位。 2、 合资企业:由两个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负责的经济单位。 3、 公司组织:按“公司法”组织起来,并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单位,也是现代社会最普遍、最重要的企业形式(公司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通过证券发行筹集资金)。 4、 合作企业:由合作人员按平等互助的原则,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经济单位。 5、 公营企业:由政府出资的一种企业。,第二节 生产要素 一、生产和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从技术和功能角度看,企业通过生产过程将投入品(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产品),生产过程实现的投入品与最终产出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是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随着知识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函数会发生变化。 生产函数:假定有两种投入品:劳动L和资本K,产出为Q,则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 Q = F (K,L) 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