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6931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第十一章1、2005 年 2 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 )的社会。 A经济平等 B政治民主 C文化丰富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2、会的重要条件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

3、和依靠力量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0.(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A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和谐11.党的( )把社会更加和谐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12.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定位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

4、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 )A.现代化 B.社会和谐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关键在( )A.发展 B.协调利益关系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生状况改善15.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与历史的和谐社会一致17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5、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 )A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届人大四次会议1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大决议的通过是在( )A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9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在( )A200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B2005 年 10 月中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C2005 年 2 月,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

6、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D2006 年 6 月庆祝建党 85 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二、多选

7、题 1.2005 年 2 月 19 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005 年 2 月 1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 )a.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

8、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 4.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是( )a.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b.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

9、必然要求 c.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d.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6.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c.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d.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7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b.更好

10、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d.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 )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9.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

11、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 4 下 列 属 于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措 施 有 A 加 快 建 立 和 健 全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B 正 确 处 理 对 外 关 系C 政 府 严 格 依 法 行 政 D 千 方 百 计 扩 大 就 业三、简答题 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三、辨析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一个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2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三、简答题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四、论述题1、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