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人事·冤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6703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故大全·人事·冤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典故大全·人事·冤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典故大全·人事·冤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典故大全·人事·冤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典故大全·人事·冤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故大全·人事·冤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故大全·人事·冤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故大全人事冤怨资料索引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308 更新时间:2008-2-24【长平苦】史记赵世家:“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喻指战争惨败。唐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毕昴不见胡天阴,东征曾吊长平苦。 ”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赵坑” 、武备部军旅“坑降” 。 【长沙谪】史记贾生列传:“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喻指有才者遭贬滴。唐刘长卿听笛歌:“

2、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另参见人物部官吏“长沙傅” 、人物部人杰“长沙才子” 、政事部议政“谪长沙” 。 【忆黄犬】秦丞相李斯受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临刑时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见史记李斯列传 。后用为大臣受陷害被处死的典故。唐杜甫哀诗:“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 ”参见人事部情感“黄犬悲” 。 【乐生谤】史记田单列传:“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

3、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 ”唐张谓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去年大将军,忽负乐生谤。 ”参见人物部将相“乐毅” 。 【扬雄投阁】汉书扬雄传:“汉(王)莽既以符命自立诛(甄)丰父子,投(刘)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爱清静,作符命。 ”喻无故受牵连而获罪,走投无路。宋陆游丰年行:“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子云阁” 、人事部谬误“投汉阁” 。 【伍

4、员冤】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字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赐子胥剑,令自尽。见国语吴语 、 史记吴太伯世家 。唐元稹去杭州“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 。 【华亭归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 ”后常以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宋刘筠鹤:“碧树阴浓扣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参见动物部飞禽“唳鹤” 。 【刖足】断足,古代肉刑之一。 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卞和(又称和氏)得玉璞

5、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和武王。使玉工辨认之,均曰:“石也。 ”以诳欺罪,被刖去两足。后又献之楚文王,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喻指无端获罪。唐李频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参见器用部珍宝“和氏玉” 。 【衣蜂】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向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 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 ”明李梦阳七夕边马二宪使许过繁台别业不成辄用七句述我志怀二十韵:“末俗但知张市虎,弃时谁切辨衣蜂。 ”参见动物部虫豸“伯奇掇蜂” 。 【苌弘怨】苌弘,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

6、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 。唐雍陶蜀中战后感事:“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参见人体部其他“苌弘血” 。 【杜鹃啼血】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引汉扬雄蜀王本纪:“荆人鳖令死,其尸流亡,随江水上至成都,见蜀王杜宇,杜宇立以为相。杜宇号望帝,自以德不如鳖令,以其国禅之,号开明帝。 ”又据成都记载:“杜宇又曰杜主,自天而降,称望帝,好稼穑,治郫城。后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参见动物部飞禽“杜宇” 。 【吴宫伤燕】

7、春秋吴都有东西宫。据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 ”比喻无辜受害。唐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宫伤燕雏。 ”参见动物部飞禽“吴宫燕” 。 【冶长非罪】论语公冶长:“(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邢昺疏:“旧说冶长解禽语,故系之缧绁。 ”指无罪而遭拘囚。唐骆宾王畴昔篇:“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 【侏儒饱】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久之,朔绐驺朱儒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 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

8、言上欲尽诛臣等。 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颜师古往:“朱儒,短人也。 ”朱儒,后又作侏儒。喻小人得志而贤才受屈。元朱旭杂诗之二:“长身素米侏儒饱,飞将无功妄尉侯。 ”另参见器用部饮食“侏儒饱饭” 、人物部其他“饱朱儒” 。 【鱼服困】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

9、:“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 王乃止。 ”喻指落难,或运气不佳而遇到灾祸。清赵翼淮阴钓台:“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参见动物部鳞介“为鱼” 、器用部其他“豫且网” 。 【鱼祸】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旧说:池中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喻指无辜受牵连。宋洪炎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怅

10、然伤怀:“人言城门火,鱼祸自靡遗。”另参见动物部鳞介“池鱼” 。 【屈平沉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顷襄王立,屈原遭谗毁,谪于江南,“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湘江支流)以死” 。喻含冤屈死。唐李贺箜篌引:“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沉湘” 、人物部圣贤“沉湘水” 、人事部情感“楚臣悲” 。 【剑埋狱底】晋书张华传谓吴灭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张华闻雷焕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焕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 ,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 ,并谓剑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 “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

11、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后世诗文多用以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之四:“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 、动物部鳞介“未掘双龙” 。 【秦穆杀三良】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毛传:“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针虎也。 ”史记蒙恬列传:“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 。 ”东汉王盛咏史:“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参见动物部飞禽“黄鸟悲鸣” 。 【偷金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附直不疑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

12、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疑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文帝称举,稍迁至太中大夫。 ”喻指蒙受不白之冤。唐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待御:“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另参见器用部珍宝“不偷金” 、人物部官吏“同舍子” 。 【梁狱】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书奏梁孝王,孝王使人出之,卒为上客。 ”后以因代指冤狱。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杜

13、甫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诗:“梁狱书应上,秦台镜欲临。 ”另参见器用部日用“狱中书” 。 【谗言三及】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 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喻受谗言诬陷。唐李白答三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投杼” 、人事部情感“投杼疑” 、人事部其他“曾参杀人” 。 【鲁酒旁围】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陆德明释文:“许

14、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 ”唐杜牧新转南曹书此篇以自见志:“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参见人事部冤怨“鲁酒围邯郸” 。【寒灰复燃】史记韩长孺列传: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后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喻失势后重新得势。金元好问甲午除夜:“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复燃灰” 。 【觳觫钟衅】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

15、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恐惧颤抖貌),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指无辜遇祸成牺牲品。宋黄庭坚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濡需且肉食,觳觫恐钟衅。 ”另参见动物部走兽“觳觫” 、器用部车船“觳觫车” 。 【燕狱】初学记卷二引淮南子:“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 ”后以为蒙冤之典。唐骆宾二畴昔篇:“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参见天文部气象“燕霜” 。 【薏苡谗】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喻清白之身徒遭猜疑、诬陷。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因成四章之三:“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另参见植物部草本“明珠薏苡” 、器用部珍宝“薏苡明珠” 。 【爨桐鸣】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 因请之,削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