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语言和阶层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32114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的语言和阶层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英国的语言和阶层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国的语言和阶层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的语言和阶层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词:英国 语言 阶层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在美国,如果你很优秀,你就可以成功。但在英国,如果你想进入上流社会,请先注意你的发音和语调。我对于英国的向往,始自电影罗马假日 。当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在新闻发布会L 和前排的记者-1 一握手,缓慢而优雅地说:“Good afternoon(下午好)” “How do you do(你好)”时,我对于了十么是语言的优美和高贵,在那一刻大彻大悟。这之后, “听”而不是“读”成为我享受语言的一个重要方式。有次在牛津,我看见一个老头站在教堂前自言自语,仅仅因为他那标准的牛津腔,我在他旁边陪站了半个小时。又比如,我第一代写论文次看见布菜尔首相就很认同,并

2、不是因为他是公认的好男人,只因他说话非常清晰诚恳。对干声音的敏感,让我练就了一副好耳朵。渐渐地,不用看人,仅凭声音也能判断说话的是瑞典人还是意大利人或者波兰人。但是,口音并不仅仅和国籍有关。你能讲 Queens English 吗?因为奥黛丽赫本,我对英国充满了幻想。但当我第一天到达伦敦时,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说话。伦敦的街头充满了各种各样不同口音的英语。除了典型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口音外,居住在伦敦不同区的人们的口音也相差甚远。不同于奥黛丽赫本,也不同于 BBC我因此失望透顶。后来我把这当笑话样讲给我的朋友迈克听。他为英国每日电讯报工作。我在去伦敦之前就认识他。他讲一口非常漂亮的

3、 Queens Eng lish (标准英语用法、得到英国皇家认可,故名,也称 Kings English )。我说:“我本来以为至少在伦敦,人们说话都像你一样。 ”他哈哈笑,颇有些白得。迈克是一个稍稍有些愤世嫉俗的人,喜欢标榜自己为中产阶级。但事实上,他的生活有些捉襟见肘。虽然他有,套自己的公寓,但那还是 10 年前他做时装模特时挣了点钱买的。现在的收入除了一些日常开支,恐怕也就只够他喝儿杯的。迈克的父母都是爱尔兰人,但他却毫无爱尔兰口音。按照迈克的说法,爱尔竺没有上流社会。这是我第一次听人谈论阶层。我和他坐在酒吧甩,那是 4 月的一个黄昏,天气还非常冷,他望着窗外不断走过的女孩户们,说了

4、一句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的话“Working-class girl are never cold(劳动阶层的女孩从来不怕冷)。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迈克那么在乎我对他口音的评价。在英国的社会文化研究史上,有一个名字是不能不提及的理查德霍加尔特(Richard Hoggart)。他在近半个世纪前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语言的应用(The uses of Literacy),其中,他花了相当的篇幅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了英国 working-class people(劳动阶层)的生活和语言。这本书影响之大,使它成为所有文科学生的必读书。奥黛丽赫本还有一部电影叫My Fair Lady( 窈窕椒女) 。故事很简单:

5、一个贵族立志要将一个在大街上叫卖鲜花的农家女改造成一个举止优雅的上流社会女士,首先从降低音量和改变说话方式开始。他让这个女孩遍遍地练习说,直到她完全掌握应有的节奏和语调。这部电影愉悦了很多人,同时也实现了很多人心中的梦想。伦教很大,生活圈子却很小和美国人一样,英国人似乎也认为 working-class(劳动阶层)在今天的英国社会已经不存在。英国人现在已经很少谈论阶层了。 “阶层”这个词早已在媒体卜消失。但是,你可以感觉到阶层意识仍然存在于人们的价值判断中。英国的上流社会非常忧心忡忡于英国传统文化的丧失。他们谈论就在 50 年前,英国人出门还必须头戴礼帽、个副武装,天气再热,顶多脱至白衬衣外加

6、西装背心。世袭贵族们尖刻地讽刺那些暴发户们“他们还需要买家具呢!”即便是年轻的一代,虽然已较少阶级观念,但与人交谈仍会习惯性地问“住哪里?”一个在剑桥读书的女孩撰文说,她有次参加一个聚会,她所有的同学都在谈论各自的父母。他们问她父母是做什么的,她说:“我母亲是售货员。 ”他们一下子都愣了, “很好很好。 ”他们说,然后转身离去,甚至连借口都懒得找。所以伦敦便成为一个奇怪的城市;它很大,但人们的生活圈子很小。生活在伦敦南边的人永远不知道北边的事,也从无沟通。而居住在富人区诺丁山(Notting Hill)的人们一丝越过泰晤上河,很多恐怕就要迷路了。在他们嘴里,伦敦指的是最市中心的那一圈,而不是现

7、在地图上的伦敦。语言,货族最后的标志一些初到伦敦的外国人都抱怨说英国人太冷,问个路,很少有愿意停下来指点你的。其实这里面 http:/ 有误解。不是英国人不愿意帮助人,而是很可能他们真的不知道。说起英国,我的一个在美国长大又在英国生活了多年的日本朋友很有感触。她说:“在美国,如果你真的很优秀,你就有可能成功。但在欧洲,在英国,若想成功,你必须懂得很多专业以外的东西,比如酒、桥牌、高尔夫。 ”其实还有语言。英国有一个颇有名气的黑人主持人。英国人说“只听他的声音,你会以为他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英国绅士。 ”黑人主持人自然是拿英国护照的,但若没有那一口漂亮的上流社会英语,恐怕还是难以得到认同。BBC

8、在几年前曾经作过一个大的变动。有一部分人认为 BBC 的语言过于“正” ,建议增加不同口音的主持人,并且要求主持人发音时更加轻松一点,休闲化一点,以增加亲和力,扩大听众群。于以公认的 BBC 英语刚有了些变动,就遭到了很多质疑。 “这不是我们的 BBC”、“BBC 质量下降了 ”等批评一时不绝于耳。传统的 BBC 是高品质的象征,怎么可以通俗化呢?干是,在马术、高尔夫这些贵族运动逐渐平民化,在服装已经没有任何区别的今天,语言,成了最后的某种标志。“它可以告诉你很多东西。 ”一个英国贵族这么对我说。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向前。尽管有着万般不情愿,英国社会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据说,伦敦和纽约是世界各国人民最集中的两个城市。因此要保留原有文化的纯粹性就更加不易。不久前英国王太后的去世使英国的中老年人普遍都有了某种预感,那就是:一个时代结束了。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 整理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