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260644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贸易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贸易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贸易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贸易理论.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贸易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并逐渐成为占主体的国际贸易,并且,相当部分的贸易是在相同的产业内进行的,如双向贸易等等。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很好地对此予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而言的,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经济学家默瑞坎姆与保罗克鲁格曼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这一国际贸易的新倾向。 一、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从微观经济角度讲,产品的平均成本会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并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这种限制会减少,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会增

2、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这种递增的规模报酬会达到顶点,即最佳规模。企业的生产规模会随着产量(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不变,上升,从而形成“U”字形。,二、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 内容:1,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规模经济。一般而言,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果只有在全部企业投资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比较大时,效果才比较明显。从具体部门或行业看,规模经济多出现于重化工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 2,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类似但不同样,因此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垄断性竞争。各类产品类似并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

3、互相竞争;产品又不完全一样,各有一定的特征,因此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故由差异产品生产者组成的市场供应结构是“垄断竞争”市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3,考虑需求,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性,以及各国的消费需求形式常有一部分是互相重叠的。 4, 是一种静态分析。,D2,D1,MR2,MR1,MC,LRAC,Q1,三、规模经济与追求差异产品的矛盾,贸易前:D1, 依据MR=MC,生产Q1。短期内企业会有利润,长期P1=LAC1。因为厂商进入,国内需求有限,利润消失。 贸易后,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为D2 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

4、降低到LAC2,从而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提高了竞争力。,LAC1=P1,LAC2=P2,Q2,四、“规模经济”学说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 举例:日本、美国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都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汽车,汽车种类至少有卡车和轿车二种。由于二国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都相同,生产汽车的成本曲线也一样。,成本、价格,卡车,100,成本、价格,轿车,100,卡车的生产成本,轿车的生产成本,贸易前:日本和美国分别生产轿车100,卡车100 贸易后:市场不再局限于本国,产品的生产可以增加从而产生规模经济,使成本下降。日本专业化生产卡车200,美国专业化生产轿车100。,分工和贸易的结果使得两国的生产成本都降低,

5、资源利用更加有效,而各国的消费量还有可能都增加。,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的“双向贸易” (1)基础是规模经济。由差异产品产生,并非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发生的真实动因,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而发生的贸易现象。 (2)使贸易双方获得两方面利益。规模经济导致低成本、低价格;差异产品提高了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消费者可从产品的多样化或更便宜的价格水平中得到更大的满足。 (3)贸易无固定模式,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可以自然产生,也可协议分工。,五、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的衡量 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

6、。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 由于统计及其它的因素,常被统计为产业内贸易的双向商品贸易有:边境贸易;农产品的季节性贸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格鲁贝尔(Grubel)及劳埃德(Lioyd)在研究产业内贸易理论时,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公式:,当B=1时,表明这种产业的产品出口与进口相等,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对产业定义的宽窄或者商品组的大小将影响B值的大小,一般来说,对产业的定义越宽泛,B值就越大。B值的大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

7、。,六: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本国 (资本充裕),外国 (劳动力充裕),制造品,粮食,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的贸易,本国(资本充裕),外国(劳动充裕),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下的贸易,行业间贸易,行业内贸易,1,行业间贸易(制造品和粮食)反映出比较优势。 2,行业内贸易(制造品和制造品)不反映比较优势。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 3,行业内贸易的模式不可预测。 4,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七、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大约25%左右的世界贸易由产业内部的双向贸易构成。在10个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中,第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第5类-化工产品和第6类-按材料

8、分类的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例最高。如化工产品、药品和发电设备。,第二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内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即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而非单个厂商内部。 外部的和内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 内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外部规模经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二、外部经济理论 Alfred Marshall “行业地区”集中现象。 原因:1,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 2,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 3,知识外

9、溢 外部经济的例子:加州的硅谷半导体工业; 好莱坞的娱乐业 三、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外部经济可能导致一国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1,2,C0,P1,Q1,外部经济与生产专业化,价格,成本,数量,手表生产 泰国,瑞士,AC瑞士,AC泰国,D,D泰国,P2,四、学习曲线(动态收益递增) 学习曲线:描述成本降低与特定行业产出规模不断扩大之间关系的曲线。,累积产量,单位成本,L*,L,C1,C0,第三节:重叠需求贸易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 最早试图对当代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做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他

10、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做出了分析。 基本论点: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相似的需求结构(重叠需求)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重叠需求: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一、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林德认为一种产品是否生产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1)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2)两国的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的贸易量越大。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

11、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似的指标。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为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这可以解释二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平均收入水平,产品质量,O,R,A国和B国 A国平均收入水平Ya 代表性需求 第4档 需求档次 2-6,1,2,3,4,5,6,B国平均收入水平Yb 代表性需求 第3档 需求档次1-5,Yb,Ya,两国的重叠性需求2-5 A国 在第4档实现规模经济,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还可扩大出口,同理B国出口第3档。 贸易利益:双方均从购买中获得了节约资源的利益

12、和低价格利益。,依据上图,当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时,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叠需求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就很小。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关于重叠需求理论的适用性,林德指出其理论主要针对工业制成品。 结论:克鲁格曼与林德分别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对产业内贸易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总之,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规模经济

13、、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战略性贸易理论是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初由Dixit 提出,其后,Spenser、Brander、Krugman等人对这一理论做了详尽的阐述。 一、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容 战略性贸易理论认为:由于现代国际贸易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国际市场竞争演变为少数企业之间围绕着市场份额进行的博弈。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出口补贴等积极措施可以提高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而企业因此所得的利润将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部分。,通常以一个假想的例子来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

14、在飞机生产行业有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该行业是寡头垄断, 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世界市场只容得下一个能获利的进入者。 两家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空中客车,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不生产,-5,-5,100,0,0,100,0,0,单位:万美元,表反映了两个假设,无论哪一家企业单独生产这种飞机,都可盈利。但是,如果两家企业都打算生产这种飞机,那么两家企业都会受到损失。哪一家企业得到利润,取决于谁先占领这一市场。,假定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波音公司先生产并占领大型宽体客机市场,若空中客车硬挤入,双方均亏损。由于空中客车投产前已经认识到亏损,故不进入竞争。结果,波音公司获得利润。,空中客车,波音公司,

15、生产,不生产,不生产,-5,20,100,0,0,125,0,0,单位:万美元,B&S认为:欧洲政府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先假设欧洲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补贴空中客车公司25万元进行生产,补贴使损益情况发生变化。,政府对空中客车予以补贴时的损益表,结果: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波音公司先行动可能获得的优势不复存在,空中客车因此获得了进入市场的优势。,补贴使得利润的增加超过补贴本身,因为补贴具有阻止国外竞争的作用。,二、战略性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假设:波音公司具有潜在的优势,即使空中客车进入市场,波音公司的生产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如果波音公司继续生产,空中客车无利可图。,空中客车,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

16、,不生产,-5,-20,125,0,0,100,0,0,单位:万美元,两家企业另外一种情况的竞争,结果:波音公司生产,空中客车不生产。,欧洲政府提供补贴,空中客车,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不生产,5,5,125,0,0,125,0,0,单位:万美元,假设:欧洲政府提供了25单位的补贴。 结果:两家公司都生产,空中客车的利润小于补贴。,原因:补贴已经不能再起到阻止波音公司进行生产的作用。,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1,该理论论证一国可以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行贸易干预政策,通过转移他人经济利润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2,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内贸易的干预政策,以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的境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可能招致贸易报复从而使双方均受到损失。 一般认为,在技术、知识密集程度最高,与国家利益和声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