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119026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我的前半生》读后感(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篇一: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临近假期,想看轻松点的书,想起去年看过的喜宝,就又找了另一部亦舒的小说,叫我的前半生。 不愧是代表作,甚是酣畅淋漓。亦舒的作品,绝不是普通的情爱小说。她是现实的,直视人性的阴暗面,揭下了爱人、朋友以及亲人之间那层温情的面纱;她不无深刻地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子,也引发许多对书中女子命运的喟叹。 比起姜喜宝,我更喜欢我的前半生里的子君。她更近人间烟火。一个三十多岁的美丽女人,育有一儿一女,她远离人群中的厮杀拼搏,安闲的在家做全职太太,在西医丈夫的庇护下做了十几年的金丝雀。家里有佣人有司机,一切琐碎事务她只操心安排,不用亲力亲为。到底养尊

2、处优的女人是不一样的,她多年的好友唐晶,虽然在职场也已经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对自己的花销一向舍得出手,也不得不常常慨叹子君看上去比她年轻太多。然而三十三岁这年,丈夫另有新欢提出离婚,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拥有的这一切,财富、地位、优渥的生活,出入高级社交场所的权利,都是因为她是史涓生的太太,都是涓生的赠予,失去史太太这个身份,她便失去了一切。 人情冷暖在这个时候全然显现,就连她的母亲和妹妹也令她伤心。然而谁料跌入谷底的时刻,却成了她精彩故事的开端。当所有人都以为她被打倒的时候,她很快地站了起来。笼中的鸟儿虽然安逸,却也束缚了它的翅膀;外面的世界虽凶险,却有无尽广阔的天空。美丽而沉淀了的女子,运气总不

3、会太差。尽管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中年离婚妇人的孤独,以及三十多岁突然从富家太太到公司小职员的落差,可子君依然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越来越风生水起。自然是比不上当初享的福,但是这一次,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立足,而不是倚仗谁的给予别人的给与是既然能给与,也能收回的。奇妙的是经历变故而终日操劳的她,在前夫眼里却变得从来没有这样美丽过。大概这就是人所说的,女人最美丽的时候,是结婚前和离婚后。 她并没有回到原来的金屋。涓生曾经的绝情和伤害,可以不再怨恨,却也已无法挽回。感情再也回不到当初。在自由的日子里,她不再对婚姻有所期望,看人的眼光反而更高了。亦舒是厚爱她的,她让命运再一次的垂青了子君,给了她一个更

4、加优质的丈夫。子君自认自己仍是一个喜欢有所依赖的小女人,但这一次,她选择婚后继续与合伙人一起做陶艺品,不再做一只舒舒服服的金丝雀。由此可见,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保障,才能不必把老公当老板那样讨好。 现实生活中的子君未必有那样的好运吧,但是也一定不会差。一个女人自身能散发出高贵美丽的气场,她就不会堕落在灰色的生活里。享得荣华富贵,也吃得一落千丈的苦。无论如何,她都会奋力坚守自己的品格,绝不让生活把她变成一个怨妇。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她真的会吸引到一个同样气场的人。 篇二: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不知花了多长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这本书

5、在带 给我快乐的同时,让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耻辱。中国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耻辱史,而这 种耻辱在溥仪身上表现的更加深刻。溥仪的家族,那些世袭的王爷们和出自他们家的两个皇帝或许会让很多人羡慕这个昌盛 的家族,但在我看来,他们却是可怜的。一群本来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负的贵族男人们,却因 为一个女人慈禧的几道圣旨而将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战火中。还记得溥仪在 回忆他进宫时的情景时,在他幼小的脑海里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个阴森森的帷帐,里面露 出一张丑的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慈禧虽然干政多年,但我并不觉得她多有能力,多 有胆识。她给我更多的印象是阴险、狠毒、迂腐且贪恋权势,胆小怕事。为了自己可以继续

6、垂帘听政,她甚至被给自己的儿子立嗣却把外甥载湉要去做儿子.溥仪的祖父也正是因为看透 了慈禧的真面目,才会在慈禧宣布立载湉为嗣的话一出口,立即“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 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顽固派的阻挠下,上演成了一场闹剧,让我在哭笑不得的 同时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统皇帝一登基,就过起了富贵无忧的生活,他在书里记下了他的弟弟溥杰来到宫中看 望哥哥时,处处拘束,行为让他感到很不自在,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连亲人,长辈都要敬他 三分。他从小就欺负宫中的太监和宫女,说的动他的只有奶妈王焦氏,她说:“皇上,您拿石子扔别人,别人也会疼,别人也是肉长的。”从此,他改变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 他最敬重的人

7、,因为他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讨好皇上,也从不惧怕皇上,是她,教会了皇 上做人。 溥仪到了青年时期,王焦氏离开了他。他开始接触新事物,开始喜欢外国东西。在外国 师傅庄士敦的影响下开始穿西装,戴眼镜,甚至让大清国的男人都开始剪辫子,留短发。这 使大清国开始西洋化。从此,街上开始卖西洋玩意了。真正让我感触的是他在深宫大院中刚 刚接触洋物时的那种好奇,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当时的人 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被自己蒙住了双眼。溥仪开始选妃时,就在相片上画圈,当时 他才十五岁,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随便选了婉容和文绣分别做他的皇后和贵人。由于婉 容思想开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宠,开始排

8、挤文绣,当时的大清国正腐败,沦陷。文绣提出 和他离婚,婉容开始吸毒,后来和他的侍卫私奔,病死他乡。后来共娶进福贵人和玲贵人, 其中一死一失。溥仪把他们比作金笼中的鸟。日本侵略了中国,他们要中日联姻,让日本的嵯峨浩和溥杰结婚。这对年轻人很快也有 了好感。当然,溥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没有儿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儿子, 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仪开始日夜恐惧,甚至连嵯峨浩做的饭都一口不碰,但最终她生下 了靓女,溥仪这才放心,日方却大大失望。最后由毛主席带领大家,溥仪被关进了监狱,最 后改造被释放,还找了一个夫人,最后病终。这是溥仪前半生的大体概括,但是这并 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的意义。他用自

9、己的笔写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耻辱的过往,写下了中国近代的一段辛 酸史。说实话,我对于溥仪本身是敬佩的,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那 种由万人敬仰到锒铛入狱的遭遇,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而他,坦然的面对了一切,而且在 一切尘埃落定后还能平静的回忆而写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个皇帝到一个公民,无半点抱 怨,而是笑对人生。看着他那一张张微笑干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为之震撼。真是命运戏 弄人,溥仪无论之前有多少过错,毕竟他能改过。尽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国改为“满国”,和日 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抛弃过去的一切,从新改过,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溥仪在 新中国成立前的曲折经历,他本人虽然负有不可推

10、卸的责任,但主要还是时代以及他周围的 小环境造成的。正如溥仪所总结,他在刚会跑的时候,就被抱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浑然无 知地度过了三年革命的风暴,然后在封建军阀保护下的皇宫中度过童年。从这时开始,他的 命运便被注定了,已经无法自行选择。此后,在民族敌人的豢养下送走青春,接着认贼作父, 充当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里,他必然地“只有罪恶和羞耻,愚蠢和狡诈, 凶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这种情势下,他除了不断沉沦,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而溥 仪的作为是值得原谅的,记得曾经看过东京审判,在东京法庭上那个义正言辞的人才是大 清的皇帝吧,不论电影里的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他的表现真的让我深深的震

11、撼。书中 关于复辟的记载,更让我瞠目结舌。自从清朝的封建统治退出历史舞台后,那些顽固派分子 一刻不停地在筹备着一次又一次复辟。溥仪与胡适的相识曾经为他的命运打上一丝转变的微光。但这丝微光,还没有让人 瞥见,便倏然消逝了。胡适再差劲,也终比溥仪周遭的那批封建遗老晓得何为历史潮流、何 为世界大势。而那批封建遗老,可谓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学问家。但这些人在思想上,特别 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谓个个都是糊涂虫。例如康有为(本书附录中收了一封他写给军阀吴 佩孚的信函,堪称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虽然也能说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 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体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黄花,大势不再。

12、看不清这一 点,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只能落个螳臂当车的反派下场而已。还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杀的国 学大师王国维,溥仪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他和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早就剪掉了辫子,许多 爱新觉罗的子孙也早就穿上了西装,惟独王国维、辜鸿铭这些顶有学问的外姓人,却始终留 着那条猪尾巴。这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强烈反差,对知识分子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溥仪通过手中的笔解构了封建帝室的穷极无聊,也解构了国学大师的不识时务,使人们看清 了他们的真相。解构完成之时,也就是解脱和解放之时。在抚顺监狱,一位伪满洲国原大臣 对溥仪说:我原来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现在才发现,原来你不过是个废物。当“废物”一词 从口中冲出时

13、,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轻松。由“废物”而成为“公民”,真正从内 心得到解脱,获得所谓“人”的自由,这是溥仪历经周折后所收获的荣幸。为此,他真心感 谢共产党。从共产党对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后对共产党的态度来看,此书实际上还潜伏着一根贯穿始终的暗线,那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线索。这是本书非常深刻的一点暗 示。看不到这一点,就无从通过此书照见自我。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 自传,写出了人生的深度。好一个溥仪,好一个末代皇帝!历史的前进轨迹是以他一人之力 所无从改变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现,为近代的荒唐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不想说 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品味,慢慢践

14、行的。只想说,溥仪是确 实一个值得敬重的皇帝!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看历史不只是要知历史,更要从历史中得到 启示,得到奋发向前的力量。篇二:(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读后感)望尽人间事只道是 沧桑 望尽人间事只道是沧桑读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有感有一段历史,我们谁都不能去忘记,谁都应该将它刻进心里。1840年鸦片战争起始的中 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涅槃史。在18401949这一 个世纪短暂而又极其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人被历史抛弃,也有许多人被历史铭记。他们中 的一位,一出生便注定要在这混乱的年代颠簸起伏,他的命运似乎自己都无法把握。他就是 爱新觉罗溥仪。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溥仪出生于清朝的醇亲王府。他的祖父是清朝第一代醇亲王, 是当时慈禧太后的左右手,经办过颐和园和海军的建设。他的父亲是同治皇帝的兄弟,也就 是第二代即末代的醇亲王。在溥仪三岁那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同年十二月初 二,溥仪这个娃娃就被扶上宝座。这是他第一次坐上皇帝的尊位,而后的历史中,溥仪又被 动地两次坐上这个位置。 醇亲王家里出了两位皇帝,然而溥仪的祖父第一代醇亲王却希望过韬光养晦的生活。 醇亲王的家训中说:“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事实证明,不管是醇亲王家的哪 位皇帝,都给他们的“臣民”带来了无以计数的痛苦与伤害。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还是让溥仪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