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80239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 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考察“两部门”、“产品市场”,主要内容,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一)前提 1、厂商的投资是不随利率与产量变动的自主投资。即投资

2、为常数,或为外生变量。 2、短期分析:技术不变 3、价格刚性(price rigidity):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 4、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GDP=NDP=NI=PI,(二)背景(background)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三)凯恩斯定律(Keynesian Law) :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AD=AS(总需求=总供给)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 又名: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

3、 投资和储蓄的两层含义: 一层是计划的或意愿的 二层是实际的或事后的,(二)模型 1、列表法 2、公式法:y=c+i(与Y=C+I的区别) 3、图解法 (1)45线法 (2)储蓄恒等于投资法 (三)均衡产出的条件: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均衡国民收入表,国民收入核算的Y=C+I与均衡国民收入的y=c+i的区别,均衡国民收入图,图解简单国民收入,C+I,o,y,45线,C+I,y0,o,S,I,S曲线,I,y,y0,E,E,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

4、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 因变量消费 自变量收入水平、价格、生命周期、消费意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等。 (一)一般表达式:c=c(y) 1、y与c正相关 2、消费曲线,消费曲线,3、消费倾向:APC与MPC (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APC1,01,1 (2)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01,0MPC1,(二)消费函数的线性表达式 1、诠释:c=+y 自发消费,不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 MPC,直线斜率 y引致消

5、费,依存收入变动而变动 2、新解APC与MPC (1)APCMPC (2) , 所以APCMPC,线性消费曲线,收支相等线,+y,y,G,B,yh,y,E,A,ya,ye,H,F,C,O,(三)APC与MPC的变化规律 APC与M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四)我国APC与MPC的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C=91.73+0.6149y (R2=0.9961, F=2302.65),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的影子 (一)表达式: y=c+ss=y-c s=y-y=-+(1-) y,0,s,y,储蓄曲线,0,s,y,储蓄曲线,(二)APS与MPS的变动规律 APS与MPS是递增的。,所以,

6、APS0,=0,0; 0MPS1,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二者之和等于收入。,2、形与影:APC+APS=1 MPC+MPS=1,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百川归海: 家庭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 乐队非乐手的简单加总 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的一系列限制条件: 国民收入的分配 政府税收政策,进行再分配问题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消费者的消费预期,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 三、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四、现代消费函数

7、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J.S. Duesenberry) 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示范效应”或“攀比效应” “习惯效应”或“滞后效应” 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经济衰退y,c存在向下刚性c不变或轻微下降,二、生命周期理论(F. Modigliani) 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 C=a.WR+b.YL 其中,WR年非劳动收入 YL年劳动平均收入 C年消费量,CNL=YLWL NL生活期 WL工作期,工作期间的每年收入YL不能全用于消费,而只能消费一部分,

8、其消费倾向为工作期占全部生活期的比例。,结 论,有财产收入后的年消费大于只有劳动收入时的年消费 取得财产的数量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取得财产的年龄越大,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水平越高,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三、永久收入消费理论(Milton Friedman),YT=YL+YS CT=CL+CS CL=bYL,四、现代消费函数理论,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数学模型: 求解此方程得:,2、图形,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

9、5度线相交决定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求解得均衡收入:,1、数学模型,2、图形,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1500,第五节 乘数论,一、投资乘数两部门经济 含义: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二、推导: 1、直推法:y=1000+10000.8+10000.82+.+10000.8n-1 =1000(1+0.8+0.82+0.8n-1) =1/(1-0.8) 1000=5000 y= 1/(1-) i,2、公式法: y=c+i yci iyc 三、取值范围: 因为01,10,011 所以,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同方向变化,与

10、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方向变化,投资乘数效应的图示,四、投资乘数的作用:双刃剑 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 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五、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1.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有相互依赖关系或连锁关系,进一步使得消费、就业等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或连带关系。 2.必须现在闲置资源,即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乘数才能发挥作用,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3.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一、三部门均衡收入及其条件 y=c+i+g (总需求) y=c+s+t (总供给) 均衡条件 c+i+g=c+s

11、+t i+g=s+t,二、图示法决定国民收入,定量税变动改变s+t的截距,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 y=c+i+g c=+yd yd= y-T y=(+yd)+i+g=+(y-T)+i+g 所以均衡国民收入为:,假定有消费函数c=1000 + 0.8yd ,yd为可支配收入,定量税T=50,投资 i =100,政府购买性支出g = 150 ,求均衡国民收入。 c=1000 + 0.8yd ; yd=y-T ;y=c+i+g,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一、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说明: (1)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与政府购买对国民

12、收入的影响一致。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 (2)Kg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作用也是双向的,若Kg上升,y多倍增加,若Kg下降,引起y多倍下降。,二 、税收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包括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和税收绝对量(定量税)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用表示,说明: (1)“”号表示t的变动与y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2)作用是双向且反方向。,三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是指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出变动。,说明: (1) ,因为政府购买变化首先引起总需求的变化,直接会刺激总产出的变化。而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首先引起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可支配收入中一部分(取决于)才引起总需求的变化

13、,进而刺激总产出变化。 (2)Ktr与Kt 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说明Ktr与y同方向变动,而Kt与y反方向变动。 (3)作用也是双向的。,四 、平衡预算乘数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y = c + i + g + nx,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四 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本章扩展阅读书目,1.范家骧、王志伟,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汪祥春,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冯涛、李树民、高觉民,宏观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