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77238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思考,应对新世纪信息化浪潮的挑战 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室 詹斌 2002年5月8日,人类历史上的五次教育革命,约公元前350万年前左右,口语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教育革命 约公元前3500年文字技术的出现引发了第二次教育革命,文字交流是传播媒体首先作用于视觉,但它传播的信息量和传播的范围还是有限的。 约7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大量的复制并传播到较远的范围,为班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第四次教育技术革命发生了,电视技术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发展迈出的重大一步,它同时以声音、图像的直观形象呈现给学习者,并突破传播距

2、离的“瓶颈”。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不仅教育信息全球传播,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我们谓之为第五次教育革命。,新世纪的挑战,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已经正在成为新世纪的基本能力 世界范围的教育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 基础教育作为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奠基工程,正在迅速加快信息化步伐。,美 国,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上世纪进入90年代后,美国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1997年克林顿总统在国会发表再任演说时又提出了“十二岁孩子能联机上网接受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目标。到1999年,

3、95%的学校和63%的教室已经与互联网相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美国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特点。信息化教学模式范例. 2000年,美国教育部提出计划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所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教室、学校、社区及家庭中使用信息技术。 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 所有的学生都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研究和评估,促进下一代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改革教与学。,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90年代以来,各国都纷纷将远程教育和新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重点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和全民教育转移,并在师

4、资培训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等国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信息传播技术,开展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巴西和墨西哥正在利用发展中的INTERNET2发展校园网,埃及在中小学实验建立电脑实验室、技术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等国也都在开设信息技术课、培训教师和在中小学推进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信息化将为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插上翅膀 信息化将为“两基”的巩固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化将为“两基”攻坚提供强大动力,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用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 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5、努力推动课程整合。 多种方式实施“校校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要素发挥最大的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陈至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促使知识的表现形式多媒体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提供更优良的学习环境:既可以构建

6、个别化学习环境,又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 ,可以为学生提供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促进教学评估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及时地反馈信息,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和多向交流。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促进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7、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与学要素上的四大转变,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获得技能; 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教师,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课本内容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媒体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设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

8、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信息素养定义.ppt,ELearning,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在美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数正以每年30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9年,已经有超过7000万的美国人通过ELearning方式获得知识和工作技能、技巧,超过60%的

9、企业通过ELearning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Web Quest,Web quest(网络探究)课程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学习者使用的多数信息来源于万维网(Web),也可采用视频录像等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收集信息而言, Webquest关注的重点是信息的使用,用来支持学生在“分析、综合和评价”级别上的思考。Web quests.htm,Web quest课程是1995年由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Bernie Dodge )和汤姆马奇(Tom March)创立,目前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教师建立了自己的Web quest课程网页,并在课堂

10、教学中广泛开展了实践。在圣迭戈州立大学网站(http:/edweb.sdsu.edu/),可以找到大批优秀课例和培训资料,从小学3年级直到大学预科,学科涵盖了科学、技术、数学、艺术与音乐、商业与经济、英语与语言、卫生与健康、社会研究、生活技艺等。网站日均点击率达到1700次以上。此外,万维网上还有许多其他的Web quest网站和课例“橱窗”。,短期Webquest探究学习指的是13课时单元的学习,其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某一次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获得大量有用的新信息,并获得探究体验和感受。 长期Webquest探究学习的学习目标是扩展和提炼知识,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一次探究学习结

11、束后,学生应该学会分析某一主题的深入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转换和迁移,并且要求他们提供某些体现他们理解能力的作品如网页或模型等,以帮助他人进行学习。,一个构建“脚手架”的导言,提供某些探究背景信息。 一个可能完成的并且是有趣的任务。 完成任务所必须的信息资源。 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描述。即学生探究学习的步骤,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导说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Webquest,都必须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模块:,对如何组织已获得信息的某些指导。可以是问题求解的“导航”,也可以是如何完成任务的指导框架,如时间进度、概念图表、因果分析图示等等。 完成这次探究学习的结论。提示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并鼓励他们把这

12、种探究的经验扩展到其他领域。,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开放学习 学习的内容开放 获取信息的途径开放 学习方法开放 活动时间开放 活动空间开放。 自主活动 学校自主 教师自主 学生自主,直接体验 综合实践 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突出社会实践内容 探索发现 形成问题意识 置身问题

13、情景 开展探索活动,如何有效组织网络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的保障。 网络资源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网页(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相结合)、各类专题资源及定向资源、资源导航、搜索引擎、交流空间(成果发布交流系统) 、题库、素材库、案例库等。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开发和组织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应关注的问题,对各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的价值进行评定,包括数据库、CD-ROM、商业性资源和Internet上的在线资源、电子参考资料等 确定和应用特定的标准对电子资源进行评估 合理应用信息检索工具,学会有效检索网络教学资源,要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抓好教育观念的更新。 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要注意发挥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和特长。,关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引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引入对课程的新认识和新的教学方法 根据新的要求开发和组织教育教学资源,正确认识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充分地利用起来、高速地运转起来。 做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信息技术不否定其他教育教学手段。,谢谢,教育信息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