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075340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直线运动,考点1 描述运动的概念,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 考法1 参考系的选择 考法2 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 考法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考法2 匀速直线运动,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1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选定后,就将其看成静止不动。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此参考系而言的。 在讨论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应 来观察。,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对运动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 的物体为参考系的。,参考系。,站在参考系的角度,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没有大小和形状但具

2、有物体全部 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种 。,2质点,质点模型成立的条件: 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要研 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将物体视为质 点。,一般来说,当物体平动且物体的线度比物体运动的距离小得多时,可简化为质点。,理想模型,质量,3时刻和时间,时刻指某一 ,如开始时、列车出发时等.在时间轴上,轴上的一点就表示时刻。,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 ,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段距离。,瞬间,间隔,4轨迹、路程和位移,轨迹是 .依据轨迹可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位移表示 的物理量,用从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与路径无关,是矢量。,路程指物体 ,是

3、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与同一位移相对应的路程可以是初、末位置间的任何一条曲线,因而路程一般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质点通过的路线,质点位置变化,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的比值称为平均速率.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5)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即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一直不变。,5速度,6加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二者无直接关系,一个量增大、减小、为零,另一个量并不一定增大、减小、为零; 在直线运动中,二者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4、; 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当二者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不是速度的增加,而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与变化方向的物理量.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必然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a= ,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但与速度方向无关。,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方法1参考系的选择,湖南长郡中学2019届月考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座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木块掉入水中后立刻与水流速度相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 h追上小木块时,

5、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 m远,若此船向上游和下游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的速率相等,求河水的流速,例1,例1,【解析】,【答案】 0.75 m/s,方法一:以地面为参考系设船的静水速度为v1,水流速度为v2,船向上游航行时间为t1,返航时间为t2,则有 (v1v2)t2(v1v2)t1v2(t1t2), 解得t1t21 h. 由xv2(t1t2)得 v2 1 + 2 5400 7200 m/s0.75 m/s.,方法二:以河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小木块,船以恒定不变的速率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时间相等,各为1 h,共2 h这段时间内,相对水,桥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桥向上游

6、运动了5 400 m,其相对水的速度为v 5400 7200 m/s0.75 m/s,即河水的流速为0.75 m/s.,方法2质点条件的判断,例2,湖北宜昌示范性高中2018联考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物体可以被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打出的弧圈球的转动 B确定奥运会冠军在万米长跑中的比赛成绩 C研究运动员在花样滑冰比赛中的动作、姿势是否优美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解析】 研究弧圈球的转动,球的形状、大小不可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研究运动员长跑中的比赛成绩,运动员的大小、形状可忽略,可看成质点,B正确;研究运动员的动作、姿势是否优美,运动员的身躯、四肢是

7、研究对象,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研究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火车车身长度远大于路标的长度,火车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例2,【答案】B,方法3平均速度的理解与应用,例3,山东师大附中2018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t2时刻,a、b两车的速度相同 C在t2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 xt图线斜率表示 ,斜率的正负表示 ,分析可知,t1时刻a车沿 运动,b车沿 运动,两者运动方向 ,故A错

8、误; xt图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t2时刻,a车沿正方向运动,b车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且斜率 ,则速度 ,故B正确; 在t2到t3这段时间内,b车的路程大于a车,则a、b两车的平均 不相等,选项C错误; 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 相同,则平均 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 【答案】BD,例3,速度,运动方向,正向,负向,相反,大小相同,位移,速度,速率,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考法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例1,(多选)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运动过程中都没有停留也不返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9、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一定是质点A最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解析】 位移是指从 到 的 ,它们的位移都是N到M,位移是相等的,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 B质点做 运动,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 方向相同,故B正确; 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无法判断,故C错误; 平均速率等于 与 的比值,由于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等,则平均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 【答案】AB,例1,初位置,末位置,有向线段,单向直线,瞬时速度,路程,时间,考法2. 匀速直线运动,例2,河南郑州一中2019届高三入学考(多选

1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2 1 1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2 2 2 C被测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 2 1 ) 2 1 +2 0 D被测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 2 1 ) 2 1 + 0,例2,【答案】AD,【解析】 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第一次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后,超声波经过 1 2 t1时间到达被测物体

11、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 1 2 t1时间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1,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2 1 1 ,A项正确;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经过 1 2 (t2t0)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 1 2 (t2t0)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2x2,所以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2 2 2 0 ,B项错误;被测物体在 1 2 t1时刻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在t0 1 2 (t2t0)即(t2t0)时刻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该过程中被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2x1,所以被测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2 1 1 2 1 + 0 1

12、2 1 2 ( 2 1 ) 2 1 + 0 ,C项错误,D项正确,例3,考法3. 瞬时速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t3.0 s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 1 3.0 10 2 0.30 m/s0.10

13、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 1 3.0 10 2 0.10 m/s0.30 m/s, 滑块的加速度a 2 1 0.067 m/s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 2 + 1 2 t0.6 m.,例3,【答案】(1)0.067 m/s2 (2)0.6 m,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 考法3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思路 考法4 追及和相遇问题 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 考法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考法4 分段运动问题 考法5 追及和相遇问题,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

14、2)特点:轨迹是一条直线,加速度是 。,恒矢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基本公式: (2)常用推论: 式中v0、vt、a、x均为矢量,应用时应先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 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不同的直线运动的差异在于它们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为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时,a0时为匀加速直线运动,a0时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而自由落体运动的ag,v00。,3重要推论 (1)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xxxxxNxN1xaT2.(此公式可以用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为时间间隔大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推论(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sn122232n2.,3重要推论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通过第一个x,第二个x,第三个x第n个x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详见本书P12“专题1”) (1)用纵轴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轴表示运动的时间。vt图像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