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042820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X 页数:167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语文 (天津市专用),1.(2019天津,1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 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 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

2、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 到正午才散。,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天津卷题组,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 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 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 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答案 (1)B (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

3、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解析 (1)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 鉴赏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 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2)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赏析诗句意蕴的能力,体现了掌握表现美、创造美 的方法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诗句“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对仗工整,上句写山,山色苍茫,下句绘水,水光映夕照,描绘了 一幅寥廓壮美的画

4、面。 (3)本题考查赏析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品位的学科素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答本题,要善于知人论世,留心注释。杜甫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忧国忧民,到了老年,仍 漂泊异乡。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等诗句洋 溢着愉悦之情;“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抒发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流露出飘 零之痛。,2.(2018天津,1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

5、,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 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 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

6、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答案 (1)A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 选择的否定”理解错误,陶渊明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但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不易 实践,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结合诗句描绘画面,这两句着力描写田野的美景。答题时 语言要流畅、优美

7、。平畴:平旷的田野。远风:远处吹来的微风。此处指禾苗被微风吹拂。良 苗:长势良好的禾苗。怀新:焕发生机。两句的大意是:微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3)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题干虽然只要求分析最后两句诗包含的思想情感,实 际上要通观全诗,从全诗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中,陶渊明有感于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 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愉,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 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为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 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 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

8、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道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 失望,渐渐改变了想法,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所以陶渊明 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归隐之情与济世之心矛盾交织。,易错警示 诗歌选择题常见设误类型 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 对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语言风格表述不正确。 曲解诗意。,方法技巧 描绘诗句画面的方法 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描绘诗句画面,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握诗歌的情感, 最后结合诗歌意象意境,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3.(2017天津,14,8分)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

9、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 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 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

10、意 境。 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 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 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结合第二联的日、桥、水、树、鸟等意象,描述画 面内容,人景合一,画面宁静、和谐。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人陶醉于清幽的美景之中,心中没有了世俗事务的 困扰,更放下了争名夺利的机巧之心,与世无争,物我两忘。 审题方法 对诗歌情感的分析注意从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入手。此诗是王 安石的诗歌,表明情感的词语是“无累”“有机

11、”,所以从词语的角度找到突破口。有时可借 助抒情方式进行分析,若是借景抒情,必须理解体会画面的特点,进而概括情感。 (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更待”一词为“再等到”,由此可知,此句为想象之 景,想象了一派清幽闲逸的景色。“秋风斜月钓舟归”是以景结情,区别于其他诗词的直抒胸 臆式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情景交融,“闲适”之情与“清幽”之景相融合,使情感表达 含蓄深长。,疑难突破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有烘托、以动写 静、虚实结合、先抑后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修 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而

12、言,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集 中在某一联诗句中,答题时要先答出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艺 术效果。,4.(2016天津,14,8分)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 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营造空旷的意境

13、;流露出超然心态。 (2)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解析 (1)这是一道炼字赏析题,首先确定用哪个字更好,然后可从结构、内容等方面来说明理 由。如认为“望”更好,可从与题目相照应、与后文的关系等方面说明理由;如认为“空”更 好,可考虑从其所传达的意思、所传递的情感、所营造的意境等方面说明理由。 (2)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渲染、联想等。本诗颔 联中,“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由此可知

14、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 法;“秋原人外闲”,用秋原的空阔来表现诗人的心境,可知还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3)这道题问的是对一个字的理解,实际上是要求扣住“诗眼”进行分析。“你如何理解”,既 可以写出你对诗中所写“闲”字的内涵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由此诗生发的联想。,诗歌赏析 王维山水诗歌的特点,是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的情趣,或 静谧恬淡,或气象萧肃,或幽寂冷清,表现一种对现实的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这 首诗表现的就是恬淡闲适之情。 诗人起句便写端居室中,显得宁静安闲,不与世间接触。端居室中,并不封闭,他眼望室外,遥望 远山苍云,与云山自然相合,表现一种恬淡适意的情怀

15、。这诗句的艺术张力较强,给人以广阔的 联想空间。读着这样的诗句,一些读者也会感到诗人的心事浩茫,寄托遥远,表现一种强压纷繁 的思绪。 颔联使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对仗工整外,还采用了对面敷彩表现法,本为鸟在落日时 飞上飞下,被诗人表现为“落日”在“鸟边”落下;本为人在秋原上心闲意静,诗人却说秋原在 人心之外显得安闲。 颈联表面上写自己只看到遥远的山林,而不见自己的屋檐,实际上表达的是心胸宽阔,视野博 大,寄情山水,早忘记了身边的琐琐屑屑,忘记了人世的纷纷攘攘,达到与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联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风道骨般的境界,乘着明月,等着友人,门无须关,窗不 必闭,一切适意,

16、一切自然,何等闲适!整首诗突出一个“闲”字。颔联对句直接出现“闲”字,而整首诗则处处体现“闲”。写出了三层“闲”的境界。一为景闲,山林自在,鸟儿悠闲,秋原 无扰。二为心闲,诗人在道友裴迪的亭台上,遥望远山,赏飞鸟落日,与山林相伴,一派安闲之境, 一怀安闲之意。三为境闲,诗歌营造了一个安闲诗境,境界安闲,人心安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 水、与友相谐,远离人世争斗的宁静心境与诗意境界。,5.(2015天津,1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 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 (1)尘土涤净 紫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