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系统绪论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038227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系统绪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给水系统绪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给水系统绪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给水系统绪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给水系统绪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系统绪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系统绪论知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一 任务 学习给水系统的基本知识(给水系统的组成部 分、各部分的作用、主要建立观念概念);研 究给水管网的基本理论(管网平差理论、管网 的经济技术计算理论、节能理论);掌握给水 管网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方法、依据) ;建 立整体优化的基本思想(管网调度优化等) 。,2,绪论,二 地位及作用 地位: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主干课程 作用: 1、 巩固专业基础、基础课 2、 提高对管网工程的认识 A 管网工程决定给水工程造价 B 管网工程是给水工程方案选定的主要依据 C 管网工程是给水系统的命脉 D管网工程是给水系统发展的基础条件 3、 作为理论向设计转化的桥梁,3,第一章 给水系统,1.1

2、 用户对给水的要求,一 、用户的类别 1、稳定型:工厂、企业(轧钢、热电、化工、饮食等) 特点 :水量大且稳定;取水点确定 2、间断型:居民、餐厅、服务行业 特点 :用水量规律多变(时间不定、大小城市); 有明显用水高峰、低谷现象 3、集中型:市政用水 特点 :有固定的用水时间 4、临时型:建筑工地、消防 特点 :随机性、不预测性 5、储备型:建筑群蓄水装置 特点: 低峰进水 6、运输型:无给水设备地区 特点 :时间固定、水量小,4,1.1 用户对给水的要求,二 、各类用户对水的要求 1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是指工业企业、机关、学校、部队、旅馆、餐厅、浴室和家庭的饮用水、洗涤、烹调和清洗卫生等

3、用水,以及工业企业内部工人的生活用水和清洁用水。范围:饮用水、清洁用水、食用水 水量:生活用水量的多少随当地的气温、生活习惯、房屋卫生设备情况、供水压力、水费标准、收费方式等因素而不同。对工厂来说:企业性质影响生活用水量,轧钢厂与纺织厂南方用水量大于北方;同一地区夏季大于冬季;集中水小于分散取水等,居住条件的变化,生活卫生器具的完备程度。 水压:为了供应用水户的用水,管网必须保证一定的水压,即自由水压(丛地面标起)。这是对生活用水而言。 规定:一层10m,二层12m,二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4m。 分压给水:地形影响,高层影响,管道耐压 A 城区分区;B 系统分区 水质:外观无色、透明、无臭无味,

4、不含致病毒物质。,5,1.1 用户对给水的要求,2、 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 如:冷却用水(发电厂、钢铁厂) 锅炉用水(软水) 原料水(啤酒、冷饮) 洗涤水(矿山) 印染用水等 以水为原料,为辅助工艺 钢铁用水、码头用水、绿地 水量:根据生产工艺不同而异。如:大电厂用量大 水压:根据生产工艺不同而异。一般整体设计只考虑一层压力 水质:食品工业用水制酒、食品加工、饮料 电子工业、制药超纯水 原子反应堆高纯水等 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与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种类有密切的关系。 3、 消防用水 水量:规范;水压:低压消防10m;水质:无特殊要求。,6,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

5、布置,一、 给水系统的分类 1、 按使用目的:生活饮用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 2 、按服务对象:城市给水、城镇给水、工业给水(直流、循环、 循序) 3、按水源种类:地表水给水系统(江河、湖泊、水库) 哈市、上海、大连、长春 地下水给水系统(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 沈阳 4 、按供水方式:重力给水、压力给水、混合给水系统,7,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二、给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由一系列互相联系又有各自工作特性的构筑物组成。它的任务是从天 然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给水区,并向 用户配水。 1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8,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

6、置,2、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9,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三 、各组成部分的主要特性 1、取水部分:从水源取水(包括地下、地表),然后将水输送到水厂。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保证率(地点的确定、安全度)。 技术难点:A 保证率;B 卫生防护地带确定 2 、净水部分:对天然水源的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水质标准。 通常说的水厂就是指这部分处理构筑物的组合。 常规流程:投药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 技术难点:A 投药量的控制;B 良好的水力条件(流程对称、流速控制) 3 、配水部分:管道部分是将水送到水厂或用户 包括调节构筑物水量调节,水塔(高位水池)也有恒压作用;二级泵站;输水系统 这部分基本上是

7、隐蔽工程,因此有规划性、高质量的要求。 管网:干管、分配管(设计只限于干管) 技术难点:A 二泵站与管网运行的配合(优化);B 扩建工程(现状分析),10,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四、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1 、统一给水系统(以地表为例) 特点:管理方便、集中; 水质统一; 管网压差大,漏失率高,耗能大。,11,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2、分质给水系统 不同水源的分质,同一水源取水位置不同的分质,12,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处理工艺不同的分质,特点:A 、满足不同水质要求的用户 如饮用水,冷却用水:沉淀后,浊度不同,对用户而言是经济的 B 、减少处理构筑物的一部分规模和管道费

8、用(造价费、运行费) C、 被分的水要占有相当的比例(经济比较) 比例小:不经济单设水厂、管线 D 、管线比较复杂 中水道分质(非饮用、污水处理后),13,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3、分压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 特点:节能;造价高,14,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4、多水源给水系统 特点: 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便于城镇的发展,供水系统的扩建 管网压力趋于均匀合理状态 管理不便(各水厂出水量的分配),15,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5 、区域给水系统 特点:可保证供水水质;增加电耗,管网造价高。,16,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四、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主要因素 1、城镇规划及工业

9、企业的布局 A、城镇建筑规模标准和计划人口决定给水工程的设计流量 B、 功能区的分布决定管网的布置 工厂位置、学校、管网干管走向、环数、水塔、水池位置,17,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C 、建筑物标准决定管网的压力(自由水头) D 、农业灌溉,航运,旅游业的规划决定取水位置和规模。 E 、城镇等级及企业重要性决定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双输水管,双电源,双水源,管网成环,事故储备,抗震要求) F 、给水系统按远期预测水量规划,按近期用水量设计 先按一个水源、树状网,土建近期,设备远期 G 、规划面积决定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统一、分区、多水源) H 、生产用水要求决定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统一、分质

10、),18,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2、水源条件 水源种类:地下水水源、地表水水源(优先地下水源) 重力输水的水源(泉水、高位水池) 远距离输水的水源(地表水水源) 引滦入津:234公里,引碧入连:127公里,19,1.2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3、 地形条件 统一给水系统、分压给水系统 总之,给水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多种 影响因素下,应根据原始资料,提出几个方案,进行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20,1.3 工业给水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工业用水常由城镇管网供水即统一给水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水质要求不同,距离管网距离远,用水量大)也自成系统。 工业用水特点:水量大,水质不高

11、;水量小,水质高。一般若水量大于全市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就可考虑分质给水。工业给水系统,根据使用情况可分为直流、循环、复用三种方式。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复用、循环或直流)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复用或循环系统,21,1.3 工业给水系统,一、直流给水系统 指工业生产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水,需要时,可经过简单处理,使用后直接排入水体。 取水点可设在上下游,水的利用率较低。,22,1.3 工业给水系统,二、循环给水系统 指使用过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行回用,在循环过程中,消耗的水量可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23,1.3 工业给水系统,三、复用给水系统 指根据各车间对

12、水质的不同要求,将水重复利用。,24,1.3 工业给水系统,四、工业企业水量平衡规律 水量平衡:用水量和损耗水量、循环回用水量、补充水量以及排水量保持平衡。 1 、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用水特点及规律 2 、水量与工艺的关系 3 、先局部平衡,再整体平衡 4 、水量平衡图 标明总循环水量、各车间冷却用水量、损耗水量、循环回水量和补充水量等,做到每个车间的给水与排水量平衡,整个循环系统的给水、回水和补充水量平衡。,25,1.3 工业给水系统,五、工业给水系统布置的影响因素 1 、水量平衡(用水规律) 2 、生产工艺 3 、区域混合管线布局(热、电) 4 、消防系统 5 、安全储备量及设施 6 、工业水处理系统的配套,26,第一章 给水系统,本章重点: 1、 用户对给水的三方面要求 2 、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 、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4、 工业给水系统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