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运用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7024369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综合运用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综合运用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综合运用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综合运用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综合运用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综合运用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综合运用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综合运用题【学习提要】语言运用的总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1简明,就是表达意思要简洁明白。所谓简洁,就是语意不重复,没有冗余的信息,减少口头语和叹词;所谓明白,就是在文字简练的同时,意思一定要讲清楚,没有歧义。要做到表达简明,必须删除多余信息,但必要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其次,语意表达要明白,句子不能含有歧义。2连贯,就是指上下文文意的衔接和语句的排列要有条理,思维严密、有逻辑性。语言连贯,首先要有统一的话题和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次要分明。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要保持合理的句序,句与句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要恰当运用过渡性语言,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的连贯,可从表达形式或表达内容两大方

2、面考虑。就表达内容而言,要注意语句的先后组合应合乎事理逻辑,还要注意文意的衔接和一致,话题的前后照应,以及总与分的照应。3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语言运用要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注意用语场合;注意用语对象。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此外,还要注意得体包含礼貌的要求。【典型题解】例一、如果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影响大

3、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明得体的说法是:解析:能提醒别人注意这一现象,并做到礼貌即可。(答案:您愿意自己的家门口被自行车堵住吗?)例二、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还有摇荡的水草 游人从桥上望去 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B C D 解析:句子的排列一般是看语段内部的联系,一般应先通读,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第一句,一般是总说性质。排列时还可根据句中提示性的关键词判断。排完后还应通读,看是否连贯,本题应是作总起,再引出中看的内容,由中“还有”作承接,最后说“水草”与“石头”间的“鱼” 。(答案: D)例三、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 )。A当同学

4、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解析:本题考查说话应看对象。A项“见教”表示“对我指教”,与语意相反;B项态度生硬,极不礼貌;C项句子过于随意,不适宜用于老师。(答案:D)例四、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的事迹如此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几乎是家喻户晓 。 C.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富强,流汗、流血的优秀儿女,无论获得什么荣誉都是当之无愧的。 D.共同的鉴赏

5、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 【解析】选C。A项“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句中不是指悲壮的事迹,因此运用不当。B项感情色彩不当,“家喻户晓”应改为“臭名昭著”;D项“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相见”。 例五、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介绍2015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B.“东方之星”在长江沉船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指示全力搜救,李克强总理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C.根治“中国式过马路”

6、的陋习,完善道路设施,增强法律意识才是根本途径。 D.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制作”等课程。 【解析】选D。成分赘余,“尤其”“更”语意重复。应删其一。 例六、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和谐是什么? 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 B. C. D.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组合能力。这是一段议论句,阐述“和谐”的特征与内涵,按照总分顺序排列组合。 例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

7、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材料二: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三: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能把前者完全剔除。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1) 请根据以上材料

8、,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 _(2)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 (3)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示例,说说“舒”字的意蕴。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舒,_ 答案:(1)例: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汉字书写的考查力度。举办书法讲座,举办毛笔字、钢笔字书写展览或评比等活动。 (2)示例:书写魅力汉字,传播民族文化。 (2) 例:“舒”,“舍”得给“予”,得到的是愉快:告诉人们懂得舍弃和给予,才能过得舒服。【考点训练】1下列句子中,语言最简洁,表意最明确的一项是( )

9、。 A王厂长是刚刚调来的,许多工人还不认识。 B群众的眼睛是非常雪亮的,一切腐化堕落的行为都能看清。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D凡前往香山的各种型号的大小汽车,其单位和个人均需办理通行证。2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大树下玩的时候,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便产生了上树摘月亮的幻想。结果,不但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钩破了。“如果有只大鸟,我们就能骑上它。飞到天空中去摘月亮了。”两个孩子想道。从此,莱特兄弟俩废寝忘食,矢志以攻,终于在1903年根据鸟类和风筝的飞行原理,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内燃机做动力的飞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3联想公司为

10、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问题。(1)广告中“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答: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请说出这句名言蕴藏的深刻道理:5按要求准确转述下面说话的内容。李杰对王青说:“我母亲病了,明天上午我得陪她去医院。明天上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向班长说一声,让吴大伟替上我。好不好?”第二天早晨,王青对班长说: 6有一家公司做的产品广告是:“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好,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不好,请告诉我们。”读了

11、以后让人感到这家公司似乎自信心不足,请你稍作调整,解决这个问题,字数不变。答:7.列是几条粘贴于一些私家车后窗上的标语,你最喜欢哪条?说说理由。 新车上路,内有杀手。 您着急,您先走。人老车新,离我远点! 请别吻我! 当您看到这行字时,您的车离我太近了。答:8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句话,不同场合体现文明用语,使对方容易接受。医生:“没什么,死不了!”改写为:医生:“请放心,您的病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售货员:“卖出的商品我没法给你退现金!”改写为:(办公室接听电话)工作人员:“他不在!”改写为: 。9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

12、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10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注意保持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送上一分馨香;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_。1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病人说:“_。”我说:“_。”12公元975年北宋军围金陵,当时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诱降,自愿去国号帝位,改称藩王以自保,宋太宗赵远义拍案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宗的言外之意是:13.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过母亲节,泰国是8月12日,法国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多数国家都是把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当作母亲节。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报达母亲的养育之恩。 (1).你觉得该不该设立我国自己的母亲节,如果设立定在什么时间好,为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