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016043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9 水的运动(含解析)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九)(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重庆重点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在盐湖西北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塞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据此完成13题。1对盐湖面积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降水B蒸发C下渗 D气温2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3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A含沙量减小 B水位变低C盐度下降

2、D结冰期缩短1D2.C3.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湖及其集水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水位的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大。第2题,从图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3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水系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说明卓乃湖溃决使得湖泊的水位上升,突破了原来地形的限制,形成联系,则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对卓乃湖来水截流是主要原因。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以判断库赛湖的水位升高,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使得库赛湖湖水可以通过河流排泄,盐度下降。上游卓乃湖溃决,更可能使下游的库赛湖含沙量

3、增加,湖水盐度下降结冰期不会缩短。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区域。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近年来随灌区耕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据此完成45题。4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 B蒸发旺盛C土地盐渍化严重 D地下水不足5生态补水的时机应选()A34月 B46月C79月 D1112月4B5.A第4题,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蒸发旺盛,容易导致干旱灾害,昼夜温差大不是大量灌溉的原因,大量灌溉可能加重土壤盐渍化,不能解

4、决地下水不足。第5题,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生态补水的时机选择在34月,此时农业灌溉用水较少,黄河水量较充足,46月、79月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蒸发旺盛,区域内水资源紧张,1112月黄河水结冰,不适宜进行生态补水。东海北部海域汇聚了多种水流,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中国沿岸流、东中国海沿岸流以及日本暖流分支,这些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该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读6月份东中国海的主要水流分布图,完成68题。 6下列水流对应正确的是()A中国沿岸流 B东中国海沿岸流C长江冲淡水 D日本暖流分支7甲、乙、

5、丙、丁四海域,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A甲 B乙C丙 D丁8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A有利于海洋航运 B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吸引鱼群聚集 D形成连续性降水6D7.D8.C第6题,读图,图中为长江冲淡水,为中国沿岸流,为台湾暖流,为日本暖流分支。故选D。第7题,甲、乙海域为东中国海沿岸流,洋流性质稳定,不易形成锋面涡,AB错。丙海域台湾暖流经过,没有其他水流进入,也不易形成锋面涡,C错。丁海域是日本暖流与长江冲淡水相互穿插区域,所以是锋面涡的多发海域,D对。故选D。第8题,根据上题,该区域的锋面涡是由日本暖流西侧伸出一股逆时针的暖水舌,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与黑潮西侧之间出现冷水

6、舌交汇,有利于鱼群的集聚。故选C。(2018赣州高三联考)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 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9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海水深度小 B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C海水深度变大 D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10冬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A向东移动 B向南移动C向西移动 D向北移动11从总体看,图示各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的原因是()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入海河流含沙量大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以扩散A BC D9B10.C1

7、1.D第9题,海水的透明度主要与海水中的污染物、悬浮物质等有关,与海水的深度关系不大,故A、C选项错误;图中等值线向北凸出,凸向了低值区,故比所凸向的海域海水透明度要高。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可以增加海水透明度,故B选项正确;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降低海水透明度,故D选项错误。第11题,冬季时,长江进入枯水期,流量减少,水质较清,入海泥沙量减少,沿海的海水能见度有所增加,故乙处数值变大,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向西移动,故A、B、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第11题,渤海属于内海,周围是陆地,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黄河、海河含沙量大,同时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以扩散,所以透明度较低,正确;

8、污染严重,浮游生物受影响,密度小,错。综上,选D。二、非选择题12(2019成都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水循环原理、热力环流、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水循环类型有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图示区域可受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且河流最终又注入太平洋,因

9、此为海陆间循环。具体的形成过程按照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顺序逐一展开描述。第(2)题,读图可知,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白天小于0 mm,夜晚大于0 mm,据此可推断其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具体的原因结合海陆性质差异的特征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白天和夜晚的区别即可。第(3)题,湖泊具有调蓄水量、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因此洞庭湖面积减小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上各功能的。答案(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

10、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温度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3)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减少,调节气候能力下降。13(2019湖北八市联考)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2)图中A、B两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简析其形成渔场原因的差异。(3)目前,世界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大范围渔场从纬度的分布范围来看,主要分布在温带,但北半球比南半球

11、范围要广。第(2)题,A渔场是位于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B渔场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主要是由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上升流形成的。第(3)题,原因可从自然(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和人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两个方面回答。对策应主要从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数量、防治海水污染等方面回答。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