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读后感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014784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日读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落日读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落日读后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落日读后感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落日读后感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日读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日读后感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日读后感范文 在初中时,学过一篇文章叫落日,当时对它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直到今天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我想起了它。今天我把他找出来重新温习了几遍,感觉完全不同。或许人在长大,时代在前进。 我想说的话题当然不主要是这篇文章,而是它的作者朱启平。朱启平是大公报里一位杰出的战地记者。或许他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最著名的是他的长篇通讯落日。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朱启平在场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在这篇通讯里,字里行间流露着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万国人。“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2、。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还有一段文字,我读了感想特多,我很钦佩。“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时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我真没有想到,朱老先生会因为这一时刻会联想到当年的事件。或许是真的太痛恨小日本了,不由得联想到祖国当年被蹂躏的惨况。作为一名报人,可贵在于眼光与敏锐的洞察力。 在网上我也看了一些他的

3、文章,其中还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是伟大的平凡科龙贝想,叙的是参观戴高乐的墓地。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学者的见识与情怀是多么广阔。文章里写到“教堂周围是一个个小小的墓地,埋葬着本村的人戴高乐将军的墓地,就在小径尽头,也是石头砌的,高出地面不到半尺。”接着写道:“我默默站在墓前,低头看那朴素、简单到感人肺腑的墓石,思潮澎湃。只觉得面前是一个新的境界:原来一个人的尊严,一个人的品德,是可以用这样简朴、平凡的安排来表现的!”语言生动优美真挚,可能报人的最基本素质就是文笔流畅。朱老先生说过“文字是第二位的,最要紧的是为读者服务”。嗯,不管文章写的在怎么好,关键要为大众所了解。 朱老先生以前是学医的,后来才改为

4、学新闻,和鲁迅相似,都是为了用思想拯救国人。抗战烽火中,朱老先生耳闻目睹了敌人的残暴和同胞的苦难,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新闻记者。他奉信“在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他要把最真实的反映给大众。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朱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战场,此期间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等许多出色的战地通讯。 从朱老先生的记者生涯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的艰难,尤其是战地记者的艰辛与付出。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满腔爱国情,在所不惜。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多多借鉴前人,还要不断创新,努力发展自己。 如果没有当年前辈们的牺牲与付出,怎能有我们美好的今天? 落日不落

5、,朱老先生永不落。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

6、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

7、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

8、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

9、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

10、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

11、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

12、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

13、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

14、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

15、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