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985810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影响了古典园林的建造。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最早的园林理论专著计成所著的园冶直到明代才出现,但是园林艺术到明代已经发展到高潮。在园林理论产生之前,对造园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是山水画理论,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一家言都较多地涉及园林理论,而文震亨、李渔都深谙绘画之道。唐代的王维、宋代的俞微、元代的倪云林、清代的石涛、清代的仇好石等既擅长绘画,又懂得造园,他们把画意融入园林,使园林带有山水画的特点。造园家在建造古典园林的时候,特别是在堆砌假山的时候,尤其注重主次分明、虚实相

2、生、小中见大等原则,这些原则都来自山水画理论。可以说造园家只有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运用山水画理论,才能使园林体现出“如画”的境界。山水诗也对古典园林产生了影响,山水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意境营造方面,尤其是虚的意境的营造。园林的意境以诗文化为灵魂,园林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境域。南方的私家园林布局严谨,结构精巧,一花一草、一水一石点缀园中,园林中的景色酷似唐诗、宋词中所描绘的图景,引人入胜。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大假山上题有“曲径通幽处”五个字,它高度概括了这处景致的特点。之所以要题字,是因为“景不点不透,景不点不活”(宋先锋试论园林意境的内涵)。而楹联被称为”诗中之诗”,具备诗歌、散

3、文的美学特征。红楼梦中,潇湘馆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蘅芜苑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亦香”等,无不兼具情感美、音乐美、意境美。楹联起到了烘托园林意境的作用。在古典园林虚的意境的营造上,“空灵”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之一。园林专家陈从周说:“园林以空灵为主。”在园林中,亭子最具有“空”的灵气。“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这些诗句表明,正因为亭“空”,所以亭才“有”。园林往往于无景处求景,于无声处求声。声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园林中的景不只是呈现自身,它们只是一个个起点,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这种“空灵”意境深

4、受中国诗词空中点染、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和山水画中注重虚实相生的画法的影响。苏轼在送参寥师中写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则灵气往来。清空是一种绝妙的审美境界。诗词要清空,不要质实,园林也是如此。(摘编自麻玉珠(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之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园林理论的产生远迟于山水画理论的产生,在明代以前,园林艺术缺乏园林理论指导,发展十分缓慢。B. 我国最早的园林理论专著是明代计成的园治,文震享、李渔等人对园治中的理论进行了完善。C. 清代仇好石参与建造的园林往往融入了山水画的画意,带有山水画的特点,这与仇好石擅长绘画密切相关。D. 造园家既要熟知园林

5、理论,又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深谙山水画理论,才能使园林体现出“如画”的境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及山水诗对古典园林的影响两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古典园林深受它们的影响。B. 文章第三段着重阐述山水诗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产生的影响,将“题字”和“楹联”的作用进行了对比。C. 文章在使用举例论证之外,还多处引用古诗句,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又有效地增强了说服力。D. 文章第二段和三、四段构成总分结构,三、四段分层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营造方面受到山水诗的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园林中的题字能起点景的作用,大观园进

6、门处大假山上的题字便高度概括了该处景致的特点,并令景致鲜活起来。B. 楹联能体现情感美、音乐美、意境美,如红楼梦中,作者安排大观园出现多副楹联,就是为了烘托园林意境。C. 诗词创作者常常运用空中点染、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意境清空的诗词,这种诗词可以避免质实的弊病。D. 优秀的造园家往往能于无景、无声处求景、声,于静中求动,于空中求景,出自他们之手的园林能勾起人们的想象。【答案】1. C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

7、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园林理论到明代才产生”无中生有,与文无据,且“园林艺术发展停滞不前”与文意不符。B项,“文震享、李渔等人对园治中的理论进行了完善”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一家言都较多地涉及园林理论,而文震亨、李渔都深谙绘画之道”,并没有讲对园治中的理论进行了完善。D项,“造园家既要熟知园林理论”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在园林理论产生之前,造园家运用山水画理论造园。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

8、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将“题字”和“楹联”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可知,没有将“题字”和“楹联”的作用进行对比。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意在烘托园林意境”无中生有,

9、于文依据不足。文章只是说“楹联起到了烘托园林意境的作用”,不能据此推断曹雪芹使用楹联的目的就是烘托园林意境。故选B。【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2009 年我国高铁步入自主创新阶段,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开始迅速增长

10、。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为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 60%以上,2009-2016 年均复合增速达 34.95%。同时在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计划到 2020 年我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万公里,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摘编自2017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动车保有量及铁路货运量分析)材料二:图一 2009-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及其增长速度图二:2003-2017年不同设计时速高铁运营里程统计材料三:从2004年起,中国先后从包括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以比较低的价

11、格引进了高铁技术,其中包括从西门子引进的一台350千米/时的原型车(于2006年初引进)和全车制造技术,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技术: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心技术,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随着铁路信号和其他安全系统日益电子化和复杂化,保障旅客和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目前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四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小时250公里和每小时350公里高速转向架是我国自己攻克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摘编自陈新光

12、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材料四:在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个重视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高铁“人才硅谷”的舞台上,梁建英谱写了一段同中国高铁同步驰骋的激情岁月。多年来,她始终奔跑在中国高铁研发的最前沿,亲历中国高速列车从“跟随”到“领跑”的飞跃发展,连连挑战世界级研发难题,不断丰富着中国高速列车的产品谱系。梁建英带领技术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主持了十余项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一系列国家级创新成果,形成了系列化、谱系化的中国高速列车产品平台。高速列车的研发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在CRH380A高速机动组的研发过程中,国际上没有经验可资借鉴,

13、梁建英带领团队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上进行了两年多的线路试验研究,历经450余项仿真计算、1050余项地面试验、2800余项线路试验。据同事崔志国回忆,有一次线路试验段位于一处完全未整修路面的野外,路轨两侧都是砂石,跑一趟下来,轮子上布满了细小的沙粒。即使身为主任设计师,梁建英还是会和技术人员一起,每天晚上钻到车厢底下,仰着头清灰,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灰。摘编自中车青岛四方: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突破2万千米,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一半还多,我国高铁发展已在世界上处于领跑位置。B. 图一主要反映了20092

14、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和同比增长两个方面的整体情况,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呈逐年增长态势。C. 图二表明20032017年我国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分为300350千米/时和200250千米/时两类,从实际运营里程数看,前者高于后者。D. 2004年,我国从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引进了高铁技术,到2009年,我国高铁就迈入自主创新阶段,不再需要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布局未来铁路网并对2020年、2025年的中国高铁里程数提出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高铁进一步发展。B. 中国高铁发展的早期阶段重视借

15、鉴国外先进高铁技术,从西方引进原型车和全车制造技术使得中国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高铁建设的重要技术。C. 引进高铁技术固然重要,但中国高铁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对核心技术进行再创新,对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与创造才是推进中国高铁发展的法室,D. 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现着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高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带来了自信。6. 梁建英是中国高铁人的典型代表,她身上蕴含着中国高铁人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D 5. B 6. 火热的工作激情;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注重实践、反复试验的科学精神。【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不再需要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说法绝对,文中只是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小时250公里和每小时350公里高速转向架是我国自己攻克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说不再需要引进国外高铁技术。故选D。【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