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677468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学习总结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主要内容:学习以坚船利炮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观。(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2)指导思想:由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发展为“三民主义”。(3)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

2、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地批判。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1)主要内容: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2)指导思想:前期是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3)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已深入到“思想”的层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各个派别的比较派别背景阶级属性主张结果评价抵抗派鸦片战争中西方的船坚炮利,使先进的中国人惊醒由在鸦片战争中主张抵抗的官僚组成,属于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林

3、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著有海国图志,但未实践启迪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面对内忧外患,由一些有实力的中央及地方官员组成,属于地主阶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工业、海军、学堂,但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刺激民族工业产生及发展,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维新派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由一些开明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组成,属于资产阶级变法维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1898年掀起戊戌变法,但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最终失败一次救亡图存的爱

4、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革命派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主革命兴起在民主革命过程中主要由中小资产阶级组成推翻清政府,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平均地权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激进派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在新文化运动中,由一些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组成,属于资产阶级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提倡新文学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得到弘扬,后期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有片面性二、近代中国向西方

5、学习的特点和作用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始终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性质。(2)广泛性:近代前期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3)渐进性: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历程。(4)转变性: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大的选择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并将其牢牢地植根于中国大地。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近代中国的救亡图

6、存斗争;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例题(2017江苏高考,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二抓关键: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从1936年全国高等专科学校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主要的专科学校都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因为沿海和沿江地区是经济和政治的中心,故A项正确。正确B文化传统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排除C人口密度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

7、因素,故C项错误。排除D地理环境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A解题技巧地图型选择题题型特点此类题型侧重对学生时空观念、观察能力、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培养,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限制下自主观察地图,获得空间信息,进而解释地图反映的信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地图型选择题日益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之一。解答方法(1)标题法,注意地图的标题,从标题中可以把握地图的主题。(2)图标法,地图中反映的信息往往可以通过地图上的图标、图例来辅助提取。(3)时空结合法,将地图的空间信息和题目提示的时间线索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时空观。(4)多维分析法,地图反映的往往是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现象,分析地图反映的信息往往要从整体社会的特征去进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