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546762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4.2 生态系统的稳态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一、选择题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A.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子摄取了草,其中一部分被同化了,兔子同化的能量可以流向下一营养级狐,可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也可流向分解者。在兔子摄入的能量中,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的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答案B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那么该人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植物()A.10 kgB.40 kgC.1

2、00 kgD.280 kg解析由题意知人的能量来源于三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人,植物羊人,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人。设通过三条食物链消耗的植物分别为a、b、c,则a20%=11/2 kg,b20%20%=11/4 kg,c20%20%20%=11/4(kg),求出a=5/2(kg),b=25/4(kg),c=125/4(kg),进而求出a+b+c=40(kg)。答案B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循环形式是CO2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B

3、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解析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判断,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初级消费者,丁为次级消费者。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中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和过程表示捕食的过程。缺少甲,则碳元素无法完全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同化量小于摄入量是因为食物中有一部分不能被消化吸收,与呼吸作用无关。答案C5.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

4、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碳元素在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图中B、C包含所有种群构成的生物群落解析表示光合作用,A表示分解者,B表示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A、B、C构成生物群落,而且碳元素在A、B、C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答案C6.导学号10894077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通过光合作用B.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群落C.该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若绿色植物的优势种为草本植物,将来

5、可能会演替为森林生态系统答案A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相对稳定C.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解析生态系统很高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现,并不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答案A8.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可以提高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

6、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信息传递不能提高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答案D9.草原上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发出的是物理信息B.上述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C.上述实例可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D.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毫无意义答案C10.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

7、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A项错误、C项正确;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两者之间依靠负反馈调节维持相对平衡,B项正确;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D项正确。答案A11.导学号10894078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有误的是()A.A为生产者,B、C、D为消费者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该图中的A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解析A为生产者,

8、B、C、D为消费者。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所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等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C项正确。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按20%计算,B为A的20%,C为B的20%,D为C的20%,则B+C+D=20%A+20%20%A+20%20%20%A,所以图中A具有的能量大于B、C、D的能量之和。答案D二、非选择题12.(2017海南)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

9、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使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3)在草蚱蜢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蛙为次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能起到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等作用。答案(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自我调节的能力(3)青蛙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促进植物

10、的传粉和种子传播(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B为。(3)图中DC过程是通过实现的,CD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的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和的形式存在。答案(1)C生产者(2)CO2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呼吸(4)化石燃料CO2碳酸盐1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

11、流动与物质循环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能量单位:kJ/(cm2a)(1)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kJ/(cm2a)。(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从B到C的传递效率依次约为、,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散失,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4)图中无机物箭头指和H2O等物质的流动过程。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图中D是,其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到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是。(5)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存在于中的有毒物质,

12、可通过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因此越高的生物受害程度越大。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A固定的太阳能。这些能量一部分经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B摄入体内,另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D分解而释放出来,即97+63+306=466kJ/(cm2a)。能量从A到B的传递效率=63466100%13.5%,从B到C的传递效率=1363100%20.6%。图中的无机物除了空气中的CO2外,还包括H2O等。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还到无机环境中去。答案(1)作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基础(2)466(3)13.5%20.6%呼吸作用热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CO2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还到无机环境中去(5)空气、水、土壤(或无机环境)食物链营养级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