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6512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近年来我县摸索出一种农田节水种植模式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基本上达到了节约、节肥,而经济效益高的目的。其主要技术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生产条件及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采用双膜冷床育苗技术培育无毒壮苗。二、整地施肥 选择地力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壤,深翻整地,春薯地以秋末冬初封冻之前深耕最好,在秋末冬初来不及深耕的,可在来年早春化冻后抓紧进行,如深耕过晚,因春季风多风大雨少,容易跑墒,不利于秧苗成活。深耕能改善土壤透气性,扩大甘薯根系分布范围,提高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 3 方、硫酸钾 202

2、5 公斤、过磷酸钙 30 公斤、碳铵或尿素 20公斤,有条件的可施 50 公斤草木灰。三、喷除草剂 喷除草剂最好在覆膜前或结合覆膜进行。除草剂应施于栽苗前,以防秧苗受药害。每亩用除草灵 250 克,对水 70 公斤进行垄面喷洒,使之形成药膜层。四、适时早栽 在当地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适期早栽,延长甘薯的大田生长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样能更有效利用早春低温时的盖膜效应,有效防止早春低温,一般在晚霜过后,地温稳定在 17时即可定植。定植后让薯苗在膜下发根、成活,生长约 20 天,可有效解决低温或积温偏少的问题。五、栽秧盖膜 一般采用先栽秧后盖膜,其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种植方式一般采用大垄双行

3、种植,一膜两用,大行 70 厘米,小行 40 厘米,株距 25 厘米,亩栽 4000 株。方法是用锄头刨坑,25 厘米一株,将苗底部顺坑横躺约 10 厘米左右,再将头部约两叶一心抬起外露,秧苗向一侧倾斜,以便覆膜、埋土压实,然后逐穴浇水,水量要大,使秧苗根部渗透,待水渗完后埋土压实。并保持垄面平整。第二天下午,趁薯苗柔软时盖膜,这样可避免随栽随盖膜使秧苗折断。盖膜后在垄上每隔 2 米压一土堆,防止地膜被风刮起,以后注意检查,发现有被风刮起的或膜面破损的及时用土盖严。盖膜后用手或小刀对准秧苗处弄一个小口,用手轻轻把苗放出来,然后用细湿土把口封严。六、加强田间管理 栽秧后 35 天,应进行田间检查

4、。发现缺苗、死苗,立刻补栽,补栽时应选用大苗、壮苗,多浇水,并施少量速效氮肥,确保一次性补栽成功。对于田间过于弱小的薯苗,也可将其及早拔掉,补栽壮苗,田间补苗越早越好,有利于实现苗齐。在甘薯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追肥、防旱、排涝。采取提蔓、摘心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茎叶疯长。一般中耕 23 次,分别在缓苗后、分枝期和封行前进行。栽后 1 个月左右薯块开始形成,如没有降雨应浇水,以促进生长;追肥应在栽后 40 天左右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促进茎叶生长,使其搭好丰产架子。栽后 70 天左右追磷、钾肥,以加速薯块膨大,在封前后结合中耕每亩条施或穴施草木灰 100150 公斤 ,注意不要施含氯肥料。在甘薯膨大期视旱情及时浇水,以利薯块膨大。甘薯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卷叶虫、甘薯天蛾等虫害。七、叶面喷肥防早衰 甘薯进入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喷肥可弥补植株体内矿物质营养的不足,防止早衰、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叶片发黄脱肥地块,在进入薯块膨大期后,每隔 7 天进行 1 次叶面喷肥,叶面肥可用 尿素溶液、5的草木灰水、酸二氢钾溶液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等,喷施时间一般在回秧前后开始,连喷 23 次,可有效防止甘薯早衰和提高产量,一般亩产可增 1030。如出现旺长,应适当剪去部分茎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