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43020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考点26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2018全国,8,4分,难度)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D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解析考查水循环及影响。影响水体更新的因素有:降水量、水流速度、水量等。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泊水量巨大,故更新缓慢。,考点26,考点27,考点28,2.(2015海南,2,3分,难度)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

2、达49 。读图,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C )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解析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基本涵盖了主要的农业用水类型。首先,从气候角度看,大气降水除去蒸发损耗后,剩余水量才会形成沿地表运动或存在的水体河流与湖泊。热带沙漠气候区理论降雨量在250 mm以下,有些地区甚至不到100 mm。大气降水不可能形成地表径流,所以,可以排除A、D两项。其次,地理纬度界定了本区域的热带自然带位置,夏季(热季)气温高达40 以上。图示的地形最高等值线为海拔500米,依气温垂直递减率推算,该区已不可能存在高山永久性积雪和季节性融雪,所以,可以排除

3、B项“冰雪融水”。该区域除东部地势较高外,大部分为200米以下的低平地,且有少数绿洲。绿洲是荒漠中水源丰富可供灌溉、土壤肥沃的地方。在排除了河流、湖泊、冰雪融水之后,正确选项自然是C“地下水”。,考点26,考点27,考点28,3.(2014四川,1112,8分,难度)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C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 地理现象是(

4、B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河流补给形式的判读,解题关键是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数值准确推断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材料信息说明该地为我国某地,根据图中全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值变化特点推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夏季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故选C项。第(2)题,考查中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表多风沙,山麓多绿洲,不会有亚热带水果;该地夏季气温近30 ,不是青藏地区,所以不会出现“草场牦牛跑”。故选B项。,考点26,考点27,

5、考点28,4.(2013上海,1820,6分,难度)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C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B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D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解析第(1)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

6、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说明长江处于丰水期,应为67月份。故选C项。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直接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故选B项。第(3)题,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

7、,蓄水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故选D项。,考点26,考点27,考点28,5.(2013江苏,910,4分,难度)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第(1)(2)题。,考点26,考点27,考点28,(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B )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D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

8、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图例分析,月牙泉位于图中古河道上。根据题意,该月牙泉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古河道残遗而成。第(2)题,月牙泉的形成是泉水在洼地汇聚,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所以导致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补给量不断减少。,考点26,考点27,考点28,6.(2012全国,45,8分,难度)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完成第(1)(2)题。获取解读信息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a中的( D ) A.地 B.地 C.地 D.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

9、水文站, 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C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解析第(1)题,依据图b可看出,两水文站均有洪峰经过,说明局地暴雨应出现在两水文站的上游河段。故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地。第(2)题,乙水文站上游的湖泊对洪峰有调蓄作用。,考点26,考点27,考点28,7.(2012江苏,78,4分,难度)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点26,考点27,考点28,(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B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10、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湖水体面积呈波状起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鄱阳湖在20102011年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第(2)题,5月中下旬鄱阳湖水源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大气降水,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会引起鄱阳湖水体面积的变化。,考点26,考点27,考点28,8.2019全国,37(1),6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考点26,考点27,考点28,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解析板块运动(挤压)导致地形隆升并

12、形成山脉,使得里海逐渐与地中海分离,形成内陆湖盆。山脉的隆升,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导致汇水面积缩小,来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的隆升,影响大气环流和水汽的输送,会导致气候更加干旱,湖泊水量减小,水位下降,湖泊水不能外流,会逐渐形成内陆湖。,考点26,考点27,考点28,9.2019全国,37(2),8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考点26,考点27,考点28,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

13、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答案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解析读图可知,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量的变化及河水的侵蚀、淤积作用进行分析。46月份,该河段河流主要以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升高,补给量增加,河流水位上升,致使河水深度增加;该河段河流以融雪补给为主,河水含沙量低,且流量、流速持续增加,淤积作用弱,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河床,河道变深,使河水深度增加。,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考点27水循环 1.(2019全国,9、11,8分,难度)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

14、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考点26,考点27,考点28,(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D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C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考点26,考点27,考点28,

15、解析第(1)题,堆积性游荡河道,必须要具备含沙量大、冲淤变化显著等特点。含沙量大为淤积提供了基础条件,流量季节变化大为冲淤的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只有冲淤不断变化,才能导致河道的游荡(改道)。因此D选项正确。第(2)题,主汛期,流量和含沙量较大的渭河汇入黄河小北干流的下游,会导致下游水位抬高,进而导致黄河小北干流上游河段落差减小,流水受阻(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水位会抬升,泥沙淤积增强。,考点26,考点27,考点28,2.(2019北京,4,4分,难度)图示区域内( A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解析图示区域为

16、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A选项正确;该地位于季风区,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流域内的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B选项错误;该地位于湿润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不会普遍出现农田盐渍化现象,C选项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选项错误。,考点26,考点27,考点28,3.(2018江苏,9,2分,难度)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米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毫米,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B )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考点26,考点27,考点28,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