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6250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试题(含解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一年级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生 物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 有无核物质 B. 有无核糖体 C. 有无细胞膜 D. 有无核膜【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物质,如DNA,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C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点睛】关键: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有被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2.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 C、H、O、N、P D. C、H、O、N、P、S【答案】A【解析】【分析】淀粉属于糖类,只含有C、H、O;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淀粉酶基因是DNA上的片段,与DNA含有的元素相同,只含有C、H、O、N、P。【详解】三者均含有C、H、O,A正确;淀粉不含有N元素,B错误;淀粉和淀粉酶都不含有P元素,C错误;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不都含有N、S、P元素,D错误。【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知三种物质的本质以及它们的组成

3、元素。3.3.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储能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淀粉 C. 糖元 D. 脂肪【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同糖类的功能和分布可能不同。如淀粉只能在植物细胞含有的储能物质,而糖原只能在动物细胞中含有的储能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都可能含有的储能物质。【详解】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不是储能物质,A错误;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C错误;脂肪是动植物细胞都可能含有的储能物质,D正确。【点睛】关键:区分三类储能物质的分布,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脂肪(动植物细胞)。4.

4、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B. 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 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在研磨叶片后加入CaCO3,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答案】B【解析】【分析】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反应;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加入二氧化硅让研磨更充分,加入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详解】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5、A错误;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所以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本质为蛋白质)中,溶液会变成紫色,B正确;煮沸冷却后的肝脏研磨液中的酶因高温已经失去了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了,所以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立即出现大量气泡,C错误;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在研磨叶片前加入CaCO3,以防止色素被破坏,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D,容易忽视加入CaCO3、SiO2的时间。5.5.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A. 核膜 B. 核孔 C. 核仁 D. 染色质【答案】D【解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膜不具有核酸,不能携带遗传信息,A错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6、,不携带遗传信息,B错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不携带遗传信息,C错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是遗传物质,D正确。 6.6.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 涨破、皱缩 B. 皱缩、皱缩 C. 膨胀、膨胀 D. 皱缩、涨破【答案】D【解析】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且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所以当红细胞被分别浸入高渗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依次是因失水而皱缩和因吸水而涨破,故选D。7.7.下列关于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其能显著降低反

7、应的活化能B.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C.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D. 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也具有催化功能;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详解】酶的作用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就是因为它更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酶对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B正确;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

8、发挥作用,C错误;酶可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RNA,D正确。【点睛】注意:生物体内的酶产生于活细胞,但作用场所不一定在活细胞内,如消化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消化道内起催化作用。8.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B. ATP转变为ADP需要Pi、酶、能量和腺苷C. 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 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三磷酸

9、腺苷)和ADP(二磷酸腺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一种可逆反应,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因此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详解】由于ATP分子中只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所以ATP结构简式为A-PPP,A错误;ATP水解转变为ADP和Pi,只需酶的催化即可进行,B错误;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C错误;ATP水解后,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A,忽视ATP的结构组成。9.9.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 包

10、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答案】D【解析】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A正确;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B正确;真空包装食品可以抑制好氧菌的有氧呼吸,以延长保质期,C正确;快速短跑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应该采用慢速长跑进行有氧运动,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

11、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考生要注意识记常见的细胞呼吸的应用实例,并能够组织语言进行分析。10.10.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需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容易挥发,因此用橡皮塞塞紧瓶口,A错误;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

12、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点睛】抓住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11.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 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

13、占5%10%,细胞数目少)解:A、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B、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D、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而成熟的生殖细胞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2.12.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 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B. 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 已分化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D. 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答案】D【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

14、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不同的细胞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A项错误;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这是脱分化不是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某些已分化细胞能再进一步分化,但不是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答案选D。 13.1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同点是A.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C【解析】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

15、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14.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C. 豌豆是多年生植物 D. 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后分析多对相对性状。【详解】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与矮茎,A正确;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豌豆花未成熟之前、豌豆花为开放时就已经完成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正确;豌豆是一年生植物,C错误;孟德尔杂交实验应用了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