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428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认识分子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认识分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中的一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3.知道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0.1 nm)。4.知道分子的体积及质量非常小,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认识分子的小和多,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事例,意识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里可能蕴藏着深刻的物理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用猜想的方法研究微观世界。2.认识和感受分子的小和多。【教学难点】认识到猜想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并领会猜想的内涵。教学过程一、新课

2、导入“水滴石穿”的意思是说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学习或工作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可你知道“石穿”的真实原因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阅读课本P104“德谟克里特的猜想”思考阅读P105“信息浏览”,我国古代认为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问题就有研究和记载: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思考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了什么猜想?提示水滴石穿、铁铲用久了变薄等都是很微小地一点一点散失的。归纳提升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原子”,意思是

3、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思考你认为这样的猜想科学吗?提示这样的猜想往往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归纳提升人类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探究点2什么是分子阅读课本P105“什么是分子”思考分子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提示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叫做“分子”,我们常见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无论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

4、组成的。思考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是由多少个分子组成的呢?提示水滴石穿要经过好多年,铁铲变薄也要经过好多年,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多。小结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探究点3分子的大小阅读课本P106107“分子的大小”思考我们用肉眼能观察到分子吗?提示分子非常小,用肉眼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用普通显微镜也无法观察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思考那么分子到底有多小,我们又如何去测定分子的大小呢?提示用电子显微镜记录分子的排列,然后从放大的图中得到放大后的分子的直径,再比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可以得到分子的直径。这是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思考一颗绿豆,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测定它的直径?提示可以用游标卡尺精

5、确测量,也可以将100颗绿豆排列成直线测总长度,然后再求一颗绿豆的直径。思考如果不是绿豆而是沙子,该如何测量沙子的直径呢?提示先用量筒测量一定量沙子的体积,再将沙子彼此紧密排列,没有重叠,然后在坐标纸上画出轮廓求出沙子的面积,根据公式V=Sh求出沙子的直径h。思考我们能否借鉴测量沙子直径的方法,测量分子的直径呢?提示将一滴体积已知的小油滴滴在水面上,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此时油膜可看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看成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所以只要再测定出这层油膜的面积,就可求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提示把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油酸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认为油膜厚度等于分子直径。思考

6、已知一滴油的体积V和水面上油膜的面积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提示油酸分子的直径d=。思考这个实验要做些简化处理,你能指出来吗?归纳提升大多数分子直径的尺度,其数量级是10-10 m。由此可知,分子非常的小。三、板书设计10.1认识分子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2)猜想的重要性2.什么叫分子(1)定义(2)命名3.分子的大小(1)测量的方法(2)分子的直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及在课堂上的讨论,可以创造出浓厚的探究气氛,大多数学生能在自主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