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4252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材分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分别成什么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比较。(2)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法、问答法教学用具:课件、投影仪

2、、幻灯机、放大镜若干个、硬纸板若干张、凸透镜若干个。课前准备:(1)全班分为四组,收集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资料。(2)组织每一组事先按课本P63“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放大镜。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教师:透镜不但可以改变光线,还可以成像,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透镜。(二)新课教学1.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注:这一步可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同学们你们说说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

3、一个什么像呢?(让学生思考)制作模型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成像,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2)探究:从拍摄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注:此处只重过程方法,不重结论)教师指出实物照相机在拍照时把半透明纸换成感光胶片,通过感光就可以获得照相底片了。学生总结: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2.投影仪首先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投影片,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图案清晰的像,学生观察像的

4、特点。学生观察后思考以下问题:镜头上的平面镜有何用处?(有条件的话让学生提出观点后可上台实际操作看是否正确)教师装好平面镜,使在屏幕上成投影片图案清晰的像。问:如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镜头应如何调节,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要如何改变?(学生讨论,演示验证)学生总结:投影仪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像离镜头较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3.放大镜学生活动: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字,看字有何变化。学生总结: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教师:试试看,如何才能使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变大。学生实验并得出结论:放大镜远离课本。教师:是否放大镜可以不断远离,像不断变大呢?学生实验得出结论:要在一定范围内。教师问:用

5、放大镜我们还能干什么呢?(例:可以用来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可以用过来聚光,使火柴点燃等)问:如果我们现在手上没有现成的放大镜,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注:次问旨在锻炼学生的放散思维能力,所以教师不必多加评论,点到即可。)4.实像和虚像利用课件介绍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景,指出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及区别(三)课堂小结像与物比较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像距(V)与物距(U)比较照相机倒立缩小V U放大镜正立放大(四)课堂练习(书P96动手动脑学物理)(五)课内作业P96动手动脑学物理题1.2.3.(六)板书设计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七)课后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