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362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河口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1月考试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河口县一中2018-2019学年度11月份考试文科综合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撒切尔主义是指撤切尔夫人执政期间(1979年至1990年)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下列对撒切尔主义分析不正确的是A. 其出台是为了缓解“滞胀” B. 不利于英国经济的恢复C. 它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D. 与里根经济学有相似之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到了

2、70年代出现经济危机,经济进入滞涨阶段,为了缩减政府开支,福利国家制度的涉及面不断缩小。撒彻尔的目的在于恢复英国经济。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撒切尔主义。2.“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其中第二回革命主要是指察举制的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分封制的建立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内容,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的贵族政治的局面;结合所学知

3、识,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选拔的标准是品德、才能;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发展促进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有利于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的建立是西周时期,且体现的是贵族政治。故排除,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3.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

4、观点:A. 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B. 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 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D. 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应该放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查,故这两种观点都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故B正确。第一张观点没有掩盖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故A排除。第二种观点不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故C排除。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过于笼统,故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

5、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4.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A. 土地政策的重要性B. 农业发展的必要性C. 内战胜利的可能性D. 国家前途的预见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等信息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土地归农民所有,还是归地主所有会影响国共两党乃至中国的命运,即土

6、地改革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5.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说:“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传统B.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的民主理念C. 明确了法律所追求的社会目标D. 肯定法律是理智人的精神支柱和自然权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标志着古罗马法学达到了顶峰。西塞罗认为,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

7、。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因为“恶法非法”,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据此,西塞罗还提出了“人人平等”的主张,这种主张也影响了日后罗马法的面貌。故ABC都对,而D项不符合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法律时一切人的精神支柱和自然权利。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自然法精神6.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

8、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A. 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B. 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C. 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D. 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答案】D【解析】“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表明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排除;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片面性,B错误;C

9、与材料无关,排除。7. 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B. 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C.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从1912年至1928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符合材料内容;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1915年新文化运动,符合材料内容;在这个时期,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符合材料

10、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故B项符合题意。8.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B.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 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答案】C【解析】“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符合墨家思想主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符合道家思想主张;“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

11、、公平、公正”符合法家思想主张;“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符合儒家思想主张。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排列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9.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上联和下联分别指的是A. 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土地改革运动、农村合作化运动C. 农村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共十二大乌石公社三十年前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耕者有其责”,结合所学

12、,三十年前是指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十年后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故A正确;农村合作化运动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革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50年代末,农村生产关系也与题干不符,故B、C、D项错误。10.“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 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 经济体制的稳定性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 欧洲经济后来居上【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材料“而当欧洲也使

13、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反映了小农经济与欧洲的农业生产相比具有停滞不前的特点,故A正确; 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表述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分析解答即可。11. 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A. 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B. 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C. 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D

14、. 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梁启超将“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比较”并没有批判欧洲模式为清王朝统治作维护,故A项排除;梁启超是维新思想的代表者,主张借鉴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反对的是君主专制,选项中说维护君主专制,说法错误,故B项排除;“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欧洲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由此可以看出梁启超主张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的民主,故C项正确;维新派并不主张实现中国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名师点晴】维新思想的影响:维新思

15、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不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材料数据也不能反映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A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数据反映了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较为均衡,说明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数据反映了金融机关占比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