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1361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河口市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份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河口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11月份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A.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 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D. 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答案】D【解析】试题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这体现了民心相背是战争胜败关键的理论,陈毅同志关于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说法,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故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淮海战役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A. 领事裁判权B.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C. 开放通商口

3、岸D. 协定关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大意为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时征收较高的关税,而美国产品进入中国时关税较低或不交关税。因此D符合题意; A项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项是在甲午战后,且题干强调的是商品输出而不是资本输出;C项无法体现出题干中关税不等的信息。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协定关税及其危害3.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

4、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A. 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D. 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的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的信息可知材料主要论述的是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4.太平天国后期,在洪仁玕送给洪秀全的资政新篇稿本中,洪秀全共写下31条批语,除4条有所保留外,其余都

5、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由此可以推断A. 洪秀全的施政纲领发生根本改变B. 资政新篇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C. 太平天国的命运将因此由衰转盛D. 洪秀全希望通过新政策挽救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洪秀全并没有实施此文献,故A错误。B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C错误,它出现于天京变乱之后,而D与题中的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相符。故本题选D。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5. 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A

6、. 推行财产等级制度B.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 实行分区选举制度D. 发放公民“观剧津贴”【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推行财产等级制度是指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并未打破部落的界限,故A项错误;建立公民陪审法庭的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B项错误;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改革。他以地域为基础建立十个地区部落,进行选举,打破了原有部落的界限,故C项正确;发放公民“观剧津贴”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在伯利克里担执政时期实行的改革,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改革6.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曾希望英王劝止日本割台。但英

7、政府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符合英国宫廷习惯。”据此你认为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是A. 英国女王“统而不治”B. 英国默许日本对华侵略C. 不符合国际惯例D. 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女王“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在对外关系是代表英国,当然可以接见外国使节。A与题意无关,CD错误。结合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中国,抢占的市场,可知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因此选择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7. 1875年,法

8、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此项规定从客观上看A. 是当时法国人民的共同愿望B. 避免了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的持续动荡C. 旨在维护共和制度,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D. 因人设法,违背了法律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让统治过法国的家族当选共和国的总统,主观上是避免政权的频繁更替和政局的持续动荡,从客观上看,因人设法,违背了法律精神。考点:欧洲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1875年宪法。8.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两者A. 分别由临

9、时政府和全国人大制定B. 分别为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C. 通过时间都是在新政权建立之后D. 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责,第一届人大是1954年召开,故A项错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B项错误;共同纲领是由1949.9.219.30号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事宜而召开的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故C项错误;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所以这两部法律的颁布推动近现代民主化程,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同纲领【名

10、师点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其中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规定,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9.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 设立公民大会B. 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 实行陶片放逐法D. 轮流执政

11、、抽签选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教材即可知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防止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的关键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而不是设立公民大会、成立五百人议事会等选项,本题就是考查教材的识记能力,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陶片放逐法 【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10.

12、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A. 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 可以在齐国征派赋役C. 不用随从周王去打仗D. 不可以建立自己的武装【答案】B【解析】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但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定期向天子缴纳赋税,故B正确,其他选项均可以拥有,排除。11.近代广东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广州、汕头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A. 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B.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C. 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州是南京条约开

13、放的;汕头是天津条约开放的。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两次鸦片战争12.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宜。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A. 日本想尽快结束战争B. 英国力图压制日本C. 英国建议牺牲朝鲜D. 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错误,由题干中的“惟先劝两国停战”可知中国想尽快结束战争;从李欧两个人的对话,特别是“今要议和,非允赔

14、兵费不可”,B项“力图压制”说法错误;C项“建议”说法错误;由“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可知李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D项正确。考点: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13.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该评论A. 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B. 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C. 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 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答案】C【解析】依据1950年和收回“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说明清除帝国主

15、义在华的特权,与新中国初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相一致,故C项正确;中苏结盟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1950年中国民族革命已经胜利,故B项错误;材料与抗美援朝战争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14.“清政府推翻后,人们就无所适从了,不久就开始滥杀人了,谁军权在握,想杀人就杀人辛亥革命开启了以后的几十年革命”。该观点旨在说明A. 北洋政府政治分权以及军阀割据混战B. 辛亥革命后重建统一权威体制的艰难C. 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谁军权在握,想杀人就杀人辛亥革命开启了以后的几十年革命”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形势很混乱,也说明辛亥革命后重建统一权威体制很艰难,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材料没有反映。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