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40911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课件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范答题赢满分系列(七)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通方法融会贯通】 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常用方法,2.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特殊方法 (1)抽气法或吹气法,图A: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B: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保持稳定,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如图,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表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典例一通百通】 【典例】(2014山东高考改编)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

2、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仪器组装完成后,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3分),【标准答案】 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和装置E玻璃导管的止水夹,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答题模板】 (1)微热法检查气密性: 封闭(关闭活塞,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 微热(双手焐热或用酒精灯微热), 气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导管中水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2)液差法检查气密性: 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等) 液差(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3、【关键警示】 (1)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2)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通好题触类旁通】 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 ( ),【解析】选C。检验气密性时装置需形成密闭系统。用 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烧杯内若有气泡产 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 颈漏斗中加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用 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 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气密性 不好,故C符合题意;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

4、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加固训练】 1.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容量瓶 B.洗气瓶 C.分液漏斗 D.酸(碱)式滴定管,(2)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_。 A.收集不到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爆炸事故,(3)为检查如图所示某有机合成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甲同学认为,用微热法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则甲同学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 _。,乙

5、同学认为只需关闭止水夹a,打开b的玻璃活塞,观察液体能否顺利滴下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乙同学依据的原理是_。,(4)为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应采用的方法是 _。,【解析】(1)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在使用前一定 要检查是否漏水;而洗气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是否良好。(2)如果实验装置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 致的后果:收集不到气体、造成环境污染、观察到的实 验现象有误、引发爆炸事故等。 (3)微热法,应做成,密封系统,将导管e浸入水中。装置中,关闭a,滴液漏斗b处液面不下降,说明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高于大气压,证明气密性良好。(4)由于该装置比较复杂,需分左右两部分分别检查装置的气

6、密性。,答案:(1)B (2)ABCD (3)将e导管浸入盛水的烧杯中,关闭b的活塞,打开a,微热d,若e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至室温后,又有一段液柱上升,证明气密性良好,若气密性良好,b中的部分液体滴入d中时,三颈烧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b中的液体不能继续滴下,(4)夹紧B、C之间导管上的橡皮管,微热B中锥形瓶,观察A中长导管中的液面,如果上升,表明左侧装置气密性良好;夹紧A、B之间导管上的橡皮管,U形管外接导管并浸入水中,微热B中的锥形瓶,如果C中以及外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又有液柱上升,证明右侧气密性良好,2.,(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 _。,(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

7、,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3)关闭图C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C装置是否漏气?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瓶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锥形瓶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即手捂法);或关闭止水夹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分液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即注水法),(2)不漏气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使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 (3)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