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40803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时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9水循环与河流(2018江苏苏州地区学校高考模拟一)读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第12题。1.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风力地球重力太阳能温室效应A.B.C.D.2.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下径流A.B.C.D.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3.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A.4B.8C.7D.94.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A.测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测站上游建了水库C.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D.测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

2、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5.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A.缓解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C.提供工业用水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6.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A.调节小气候B.增加下渗量C.保护生物多样性D.美化城市环境(2018广东中山一中等七校联考)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 349毫米。在麦盖

3、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黏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据此完成第78题。麦盖提县叶尔羌河分布图7.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C.山地降水D.地下水8.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黏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A.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B.阻隔湖水下渗C.黏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D.黏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北半球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水面海拔)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

4、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流入为正值,流出为负值)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第910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米)9.28. 31111.812.314.215.316.714.911.28.59.9TSS(百万千克)-230-55-35-20703801 2752 340820-305-410-3259.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湖畔土壤肥力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B.C.D.10.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水浊度是

5、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河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河水浊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11.胡卡尔河河水的浊期大致为()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12.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A.ac段B.bc段C.cd段D.de段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

6、(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13.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14.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在原地不动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15.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2)说出图中对陆地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3)图示地区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简述海洋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因不合理的开发,图中森林急剧减少。简述森林锐减对当地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7、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表为当前阿姆河、锡尔河水资源总量及其利用情况。阿姆河锡尔河国际上内流河水资源开发上限水资源总量(亿米3)57933630%40%用水量(亿米3)489323(1)分析图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及其原因。(2)简述锡尔河、阿姆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不利影响。(3)为缓解咸海急剧萎缩,有人提议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课时规范练9水循环与河流12.1.B2.B第1题,从图中可知,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下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薄膜拦截,坑面与塑料薄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凹陷部位降落到容器中,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正确;没有风对水汽

8、的输送过程,所以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错。第2题,该方法可以模拟的环节主要有蒸发,对;没有水汽的输送环节,错误;水汽的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对;没有地下径流,错误。34.3.D4.B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可知,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选D项。第4题,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黏稠可以阻隔湖水下渗,使得水量可以保持,选B项。A项不是对水量的影响;黏稠土壤隔水性强,C项错;湖泊中的黏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但对地表径流无影响。56.5.C6.B第5题,活水公园可以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降解污染

9、物,净化水体。提供工业用水不是对环境的影响。第6题,荷花池可以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美化城市环境,但题目强调暴雨后,最主要功能应是增加下渗量。78.7.D8.B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可知,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选D项。第8题,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黏稠可以阻隔湖水下渗,使得水量可以保持,选B项。A项不是对水量的影响;黏稠土壤隔水性强,C项错;湖泊中的黏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但对地表径流无影响。910.9.B10.D第9题,从表中信息可知,湖泊水中TSS通量总和为正值,说明河流水中的泥沙进入湖泊较

10、多,湖泊淤积严重,因此湖畔土壤肥力应没有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面积萎缩严重,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调蓄功能不断下降,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第10题,水位即为水面海拔,该湖泊水位低,应位于平原地区。该湖泊69月水位高,应为当地雨季,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符。1112.11.D12.B第11题,结合经纬线可知,图中海洋为地中海,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c段和bc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坡度较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bc段流经地区的

11、林区少,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段和de段主要流经稻田,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1314.13.D14.B第13题,由题意可知,河口流速最大时,潮流的速度最小,河口流速最小时,潮流的速度最大;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减小为0的阶段,即河口流速增至最大的阶段;图示3时左右为落急时刻,5时左右河口含沙量最大,即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第14题,河口流速大于0时,泥沙向下游移动,河口流速小于0时,泥沙向上游移动;图示河口流速大于0的时段河流含沙量比河口流速小于0时段的含沙量大,因此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向下游移动。15.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12、理由:位于大陆西岸;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沿岸有暖流流经。(2)。(3)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暖流影响,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4)水循环:坡面汇流速度加快;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位置、地带性植被、洋流性质综合判断图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第(3)题,根据气候类型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森林减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从径流汇集、径流变化等角度分析,对

13、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含沙量、流量变化等方面阐述。16.答案 (1)东南部地区。东南部为山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位于河流上游,河流径流量大;山地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2)水资源过度使用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干涸,荒漠化加剧;由于过度用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含盐量增大;气候更加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风沙灾害频发;如果农业用水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3)不赞同。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过度开采地下水,使水位下降,且当地降水少,地下水补给困难;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引发次生盐渍化等生态问题;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当地干旱等。或赞同。该地区地下水较河流水丰富;地下水开采技术相对简单,开采成本较低;浅层地下水含盐量低,可用作棉田灌溉;开采地下水可以避免过度引用河水,避免生态恶化等。解析 第(1)题,从地形对降水影响、河流流量、冰川分布等方面推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第(2)题,根据表格数据概括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河流、湖泊、气候、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描述。第(3)题,支持要从地下水源丰富、水质和利用地下水的好处等角度分析,反对可从地下水不宜过度利用及带来的问题阐释。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