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403946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蔺阳中学高2018级高一4月月考历史卷 第卷(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1.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除草)或耔(培土),黍稷薿薿”这反映出西周时期农业生产A. 金属农具已经普遍推广B. 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C. 田间管理已是重要环节D. 农耕动力革命已经完成【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引文大意是:今往南亩去视察,农人除草培禾根,黍稷茂盛密如林,其中的“或耘(除草)或耔(培土)”应该是指田间管理,而“黍稷薿薿”可以说明C符合题意,故选C;题干没有提到农具的材质,故A排除;铁犁牛耕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诗经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故B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农耕动力革命是指牛耕的出现,而牛耕出

2、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有时我们所认定的答案以为就是课本所学或者是自己看到的材料出处,但是却没有关注材料本身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这一真实意思往往不是我们主观判断的,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2.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1426-1435年)所首创。下图是1964年在南京明故官遗址出土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釉上红彩云龙纹盘(残片)。考古专家认为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据此推知,明代A. 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彩瓷供宫廷使用B.

3、 官窑已经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C. 釉上红彩首创时间提前到洪武年间D. 彩瓷和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答案】C【解析】从材料“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所首创”“南京明故官遗址出土的白地釉上红彩云龙纹盘(残片)。考古专家认为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中可以分析,釉上红彩首创时间从明朝宣德年间提前到洪武年间,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窑的瓷器是供各级贵族使用,不进入市场,故AB项错误;珐琅彩是清朝出现的,故D项错误。3.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说明A. 明朝跨区

4、域贸易的繁荣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又回到北方C. 明朝区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答案】A【解析】“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是说明代我国北货南销,而“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是说南货被商人北运,故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区域间长途贩运,故选A;明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南方的,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干没有提到商帮,只是反映的区域间长途贸易的史实,所以排除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4.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

5、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A. 抑商政策崩解B.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C. 科举制度完善D.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答案】B【解析】“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等字眼反映的是抑商,反映了唐代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代抑商政策并未崩解,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科举制度完善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抑商而非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5.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第六年(1667)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6、,相依为命久己。”说明了苏州A. 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B. 雇佣关系全面盛行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己”可知,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已经出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故选D。结合史实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朝并未被废除,故A错误;仅从苏州一地的丝织业发展,无法得出全面盛行的结论,排除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学生需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然后与材料“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己”形成对应关系。6.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农

7、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 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D.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这说明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此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并没有丧失主导地位,A错误;“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是1895年后的情形,排除B项;清

8、政府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开始调整工商业政策,故D项排除。7.关于下列企业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都属于轻工企业B. 从企业创建角度看,都为洋务派创办C. 从产品销售角度看,都重视对外贸易D. 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都使用机器生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所示的几个企业都属于近代企业,都采用机器生产,故D项正确。矿务局、江南制造总局等属于重工业,故排除A项。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企业,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企业产品的销售,无法得出都重视对外贸易。其中汉阳铁厂属于洋务企业,不重视对外贸易,故排除C项。8.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

9、月平均指数增长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答案】D【解析】由时间“1933年到1936年”,当时清朝已经推翻,排除A;B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排除;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于1912年,排除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中国轻工业发展,故选D。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6年”。结合近代中国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容易排除ABC,选D.9.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10、A. 洋务企业B. 外国资本企业C. 民族资本企业D. 官僚资本企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所代表的经济成分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在1895年以后发展到一个高潮;在一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减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消失。结合以上分析,此种经济成分是外资企业,故C项正确。A项在甲午战争后衰落;B项在一战期间并未发展减弱而是得到快速的发展;D项是在1927年后出现的经济成分。故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外国资本企业10.1979年,深圳的谬真一家5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6.80元的肉,凭豆腐票买0.64元的豆腐,凭鱼票买3.20元的鱼,凭海味

11、票买0.70元的海鲜。这一现象可以印证当时A.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B. 政府给予深圳特区特殊的经济政策C. 我国已完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D. 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中深圳的这户家庭每月可买到的东西都是凭“票”购买的,可见当时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说明当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A正确;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中国普遍的体制,不是深圳地区特殊的经济政策,B错误;材料中使用票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依然存在,C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使用票证现象,不能论证当时深圳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错误。11. 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

12、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 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B. 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C. 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D. 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大跃进运动出现在1958年,与19531954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八大召开是在1956年,不能指导19541956年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19581961年中共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实际生产力水平

13、,导致国民经济的下滑,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带来的经济下滑,中共确定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取得了19611964年经济上升的成果,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国民经济的调整12.1979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粮食、油料总产量分别相当于过去15年、20年产量总和,发生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进行对外开放B. 农民自主权扩大C. 农业科技成果突出D. 率先取消人民公社【答案】B【解析】【详解】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措施,

14、扩大了农民劳动生产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材料中粮食大丰收现象的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内改革,不是对外开放,A错误;农业科技成果突出与材料中现象不符合,C错误;率先取消人民公社的是1984年,四川广汉向阳人民公社,D错误。13.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 阐明了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B. 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C. 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D.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答案】C【解析】【详解】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速

15、了与国际市场经济的接轨,故C项正确;阐明了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不是十四大会议的主要内容,A错误;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1990年,浦东的开放之后,B错误;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错误。14.“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 19世纪初B. 19世纪40年代C. 19世纪60年代D. 19世纪末【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描述的外来食品摆上中国餐桌,是在鸦片战争后,即19世纪40年代,故选B;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材料中的现象很难出现,A不正确;CD与题干最早的要求不符。 15.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