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403945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辉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1.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 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B. 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C. 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D. 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答案】D【解析】材料中“长时期的和平”说明是从积极角度评价冷战,由于美苏没有诉诸武力的斗争,使得世界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美苏冷战背景下存在着局部热战;C选项说法错误,冲突在所难免。2. 电影往往

2、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由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为了争霸进行了冷战,政治上表现是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是马歇尔计划,军事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本题答案选A。联合国的成立与

3、美苏对抗无关;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美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摆脱美苏控制进行的,与美苏对抗无关。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冷战3.“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A.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B. 时间的不断更替C.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D. 国际关系的变革【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演变历程,即战争对峙强权系统的终结,故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国的概念过于模糊,故A项排除;时间的不断更替无

4、法体现材料中三个阶段的内涵,故B项排除;战争对世界的影响与“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相一致,而与后两个时期不符合,故C项排除。4.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大国争夺,风云多变,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 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D. “冷战”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二战前的轴心国同盟,都推动战争的爆发,二战后华约与北约的形成,也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故这种结盟都对世界和平造成了极大的威

5、胁。所以答案选A。考点: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的国际关系20世纪的国际关系5.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的建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的建立都是美苏冷战具体表现,故正确;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所以答案选B。6.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

6、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A. 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B. 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C. 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D. 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答案】C【解析】1947年到1949年,处于美苏冷战、中国解放战争时期,苏联向中共提供援助,美国向国民政府提供援助,这说明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故A错误;当时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不是冷战,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故D错误。故选C。7.(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

7、及其原因的是A. “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 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并非从欧洲吸引援助,而是美国给欧洲提供援助,排除A。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一次对抗,危机仅持续了13天,不可能给美国的财政造成赤字,排除B。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而图表截止时间是1968年,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正值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军费开支庞大,给美国造成财政赤字,故选D。【点睛】美国经

8、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至整个70年代,进入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部分学者指出,越战是导致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困境的重要因素,或至少应负部分责任。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国防支出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在60年代末,占到了整个国防开支的1/3左右。通货膨胀是在越南战争开始时发生的,并在70年代以后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多数学者指出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8.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时间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1949年12个国家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正式加入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

9、、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A. 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B. 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C. 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D. 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应当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止存在,但从材料信息看,北约仍然存在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北约已经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即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也不能说明北约不断扩大的问题,排除A;北约成员国有美洲的美国和西欧国家,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C;1991年苏联已经解体,故D错误。9.1987年美苏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签署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

10、中短程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但苏联在谈判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条约规定要销毁的中导数量,苏联也比美国高出一倍。苏联如此妥协的主要原因是A. 迫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威胁B. 控制军备以缓和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C. 力图为国内的改革争取和平环境D. 多极化的趋势下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答案】C【解析】【详解】“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但苏联在谈判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条约规定要销毁的中导数量,苏联也比美国高出一倍”表明苏联如此妥协的主要原因是力图为国内的改革争取和平环境,故C正确;迫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威胁不是材料中的主要原因,A错误;控制军备以缓和日益紧张

11、的国际局势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B错误;多极化的趋势下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不符合材料的现象主要原因,D错误。10.有学者指出:二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势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A. 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B. 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 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D. 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

12、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可知,材料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导致冷战爆发,故C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导致冷战爆发,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不同,并非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排除D。11.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小说。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国家悄悄发行。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A. 表明美苏关系的逐渐缓和B. 放弃了和苏联的军事对抗C. 成为苏联解体外部因素D. 是对苏联内政的直

13、接干渉【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是一部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小说。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国家悄悄发行。”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美国和平演变,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C正确;据材料信息可知,A、B、D与材料无关。12.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A. 苏联联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B. 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C. 苏美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D. 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答案】C【解析】【详解】材

14、料“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表明诺贝尔文学奖的橄榄枝在苏联时期伸向持不同政见者,是苏美开展文化冷战的突出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美苏冷战文化上的对峙,故BD项错误;13.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

15、序稳定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局部的战争,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可知,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缓和,故排除A项。美苏冷战已经结束,因此材料并不强调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冷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道路并不平坦,而不是强调美国主导,故排除D项。14.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领导人之间信息传达不畅,1963年6月,美苏签署备忘录,双方同意在紧急情况时使用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