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391219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活动与经济、政治活动一样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B. 就交通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C. 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D. 参加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参加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属于文化活动,D符合题意;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属于政治活动,A排除;就交通或环

2、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属于政治活动,B排除;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属于经济活动,C排除;本题选D。【点睛】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阶级性)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地域性、民族性)的部分。形式: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动态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2.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社会实

3、践中享用着文化文化影响人的思维形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说明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正确;“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说明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正确;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点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的思维形式,排除;本题选B。【点睛】文化的特点A.(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与个体)人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

4、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C.(文化与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3.“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更加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因为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更

5、加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本题正确;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把科技创新的作用夸大,排除;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B。4.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A.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D.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答案】C【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文化,不是说文化是经济的反映。B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C符合题意,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或落后于经

6、济社会发展,材料中“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体现了这一点。D表述错误,这种说法否定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故选C。【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一)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2、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学技术、教育等对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

7、交融。(文化素养,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等)5.中国素有“瓷国”之称。中国瓷器,从隋唐时期便开始向外域流传,宋、元、明、清各代,瓷器都作为重要商品走向世界。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中华文化。由此可见A.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的引领者C. 商业贸易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最重要途径D.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瓷器,从隋唐时期便开始向外域流传,宋、元、明、清各代,瓷器都作为重要商品走向世界。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中华文化。由此可见文化交流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正确且符合题意;B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错在“引

8、领者”;商业贸易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最重要途径,C错误;D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6.伴随着我国每年几千万网民的增长速度,“网络语言”已经不可避免地侵袭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网话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谈中。这表明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B.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D.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A符合题意,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在相互见面时的一些礼节各不相,这种差异表明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材料中只是说明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不一样,没有涉及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BC

9、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本题选A。7.下列语句中,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的是外部环境对人产生不知不觉的影响,符合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强调的是加强自身的修养问题,没有体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符合题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学习教育在传播文化中的作用,没有体现潜移默化的特点,不符合题意。“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某些习惯,体现了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8.漫画瞧,那个傻帽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不可改变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人的言行文化素质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瞧,那个傻帽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文化素质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本题正确;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但这种素养并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观点错误,排除;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影响人的言行,但不能决定人的言行,把文化的作用夸大,排除;本题选C。9.某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

11、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 文化能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答案】D【解析】【详解】“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说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本题D正确;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A、B、C观点错误,排除;本题选D。【点睛】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

1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提醒:比较:“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A.侧重点:前者只体现在主观领域,强调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后者往往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强调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和激励。B.获得途径:前者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后者多接触优秀文化作品,学习先进文化。C.标志词:前者欣赏到,感受到,享受到,体验到,体会到,领悟到,修养,境界。后者增强,鼓舞,激励,振奋,促进。10.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A. 语言文字的多样性B.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C.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D. 建筑艺术

13、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详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题C正确;ABD错误,排除;本题选C。【点睛】1.文化多样性(1)内涵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意义(地位、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成因因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4)主要表现A.民族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

14、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B.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

15、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自古以来就体现着中国人“爱国爱家”的文化情结。这说明A. 民族文化就是民族节日B.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C.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 民族节日是民族生活状况的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自古以来就体现着中国人“爱国爱家”的文化情结”说明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本题C正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B排除;民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A把民族文化等同于民族节日,观点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节日是民族生活状况的体现,D排除;本题选C。12.2018年11月28日下午,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有利于保护、继承与发展藏医药法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