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77564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6.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专题透析,专题,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1,目录,微专题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PART 01,1.结合复习线索,巩固核心知识,2.生态问题成因 (1)自然原因 地形: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 气候: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 土壤: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 植被: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河流: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3)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续表),3.防治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

2、急预警机制等。 (2)工程措施:因地制宜。 (3)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4)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续表),考向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解析 第(1)题,河流排水受阻形成堰塞湖,是因为河谷相对较深,且水量丰富;该地形成湿地,可以推断其河谷较浅,地势平坦;水量较少与该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有关。第(2)题,考查区域水平衡的知识。

3、河流性质改变(变成湿地)基本不影响降水量;而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加,蒸发量加大;湿地面积稳定说明其降水量与蒸发量相近。,答案,解析,(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答案 (2)降水量基本不变,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

4、说明理由。,答案(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答案(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解析第(3)题,该湿地地区的河水不断向其输入盐分,而水分蒸发会导致盐分积累。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应先表明观点,然后给出对应的理由。如选择同意,可以从内流河和湿地的负面影响回答;如选择不同意,则应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回答。,答案,解析,考向2,结

5、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2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A,解析 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

6、流速呈正相关关系。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都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力度。若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较小,则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答案,解析,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D,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读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表,回答1

7、3题。,解析 第1题,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所以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高寒地区蒸发弱;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多,蒸发少;耕地分布区合理灌溉,不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第2题,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我国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所以两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夏季和春季。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华北地区夏季多雨。,答案,解析,1.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

8、湿润地区 2.地中海沿岸与我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期分别是( )。 A.夏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秋季、夏季 D.冬季、秋季,D,B,解析第3题,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库曼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较多;气温高、植被茂盛不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印度地下水丰富。,答案,解析,3.印度受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贫乏 D.植被茂盛,A,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咸宁的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因湖中滋生繁茂的水生植物,故名草海。草海水域面

9、积为46.5 km2,正常水位为217.7 m,最大水深5 m,水域面积因季节而发生变化。它原是一个构造下陷而成的盆地,早期的湖泊大约形成于15万年以前,当时湖面面积超过90 km2。距今20004000年间,因湖水从地下暗河流出,湖泊消亡。清咸丰七年七月,落雨四十余昼夜,山洪暴发,夹沙抱木,大部落水洞被堵,洪水无法宣泄,盆地东部被淹成湖,草海又重现。目前我国已在该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条件十分优越,是理想的观鸟区,被国际国内誉为“世界十大最佳湖泊观鸟区”之一。,答案,解析,(1)说明草海水域面积随季节变化的原因。,(2)该湖泊按形成原因属于什么湖?说明在历史进程中草海

10、是如何形成、消失又重现的。,答案 (2)构造湖。地壳运动下陷形成构造湖盆,地势低洼处汇水、积水,形成湖泊;地处云贵高原,湖盆底部为石灰岩地层,石灰岩经溶蚀后形成空洞,随湖水的增加压力加大,使湖盆底部发生坍塌,形成落水洞,草海消失;到19世纪中期山洪暴发,大量泥沙把落水洞堵塞,洪水无法通过落水洞下泄,草海重现。,答案 (1)草海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草海地处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干季,补给量小,水域面积较小;5月至10月是湿季,补给量大,水域面积较大。,解析 第(1)题,草海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水域面积随季节变化主要是受大气降水影响。草海地处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1、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干季,补给量小,水域面积较小;5月至10月是湿季,补给量大,水域面积较大。第(2)题,该湖泊按形成原因属于构造湖。由于地壳运动下陷,形成构造湖盆,地势低洼汇水、积水形成湖泊,即草海。由于地处云贵高原,湖盆底部为石灰岩地层,石灰岩经溶蚀后形成空洞,随湖水的增加压力加大,使湖盆底部发生坍塌,形成落水洞,草海消失。至19世纪中期山洪暴发,大量泥沙堵塞落水洞,洪水无法通过落水洞下泄,草海重现。,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

12、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被破坏等。,(2)根据区域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3)根据统计图表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的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1)成因分析思路 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在进行分析时,

13、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 定区域。 明背景。区域自然特征,区域开发状况。 析原因。从自然、人文两方面探讨生态问题的成因。 (2)措施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 根据成因确定。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根据阶段确定。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根据措施确定。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

14、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答案(2)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内陆盆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周边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答案 (1)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

15、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风力作用的原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风沙防治的措施。第(1)题,风沙对铁路的主要危害是磨损和掩埋,会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第(2)题,锡北段自然环境恶劣,气温低;降水少,蒸发旺盛;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被难以生长,所以不能利用以生物为主导的防沙工程。,答案,解析,(3)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4)指出长期维持利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防沙害必须解决的问题及措施。,答案(3)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减少风沙流的携沙量;将沙粒阻

16、挡在挡沙墙附近,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减小风速,减少磨损和侵蚀;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两者相结合组成完整的防沙系统。,答案(4)问题:风沙沉积(掩埋)。措施:定期对堆积沙进行清理。,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风力作用的原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风沙防治的措施。第(3)题,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共同使用可以降低风沙对铁路的破坏。第(4)题,挡沙墙和石方格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大量沙粒沉积的问题,会减少对风沙的摩擦力,风沙对铁轨的危害会加强,所以应当采取定期清理的措施。,答案,解析,微专题2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PART 02,1.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等区位因素 通过开发条件评价,分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2.分析资源型地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原因 全面分析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衰弱的原因。,3.分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向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