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68500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 实验全突破 专题03 气体的制备练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 气体的制备1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盛放的是五氧化二磷B 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的酒精灯,再点燃的酒精灯C 中玻璃管中的反应:2NH3+3CuON2+3Cu+3H2OD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的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答案】C2根据下图装置和表中提供的试剂完成气体的制取、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是()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3H2OB稀硫酸石灰石CO2NaOH溶液C浓硝酸CuNO2NaOH溶液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答案】C【解析】A.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NH3的集气瓶的导管应短进长出,

2、故A错误;B.制取CO2时不能使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应选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因为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故B错误;C.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有毒,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故C正确;D.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时,需要加热条件,故D错误。3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A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选用B 检验A的滤液中是否含SO42,选用C 利用提纯后的NaCl固体配制0.1 molL1的溶液,选用D 用NaCl固体与浓H2SO4共热制备HCl气体,选用【答案】C4如

3、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答案】C 【解析】A.氯气能被碱石灰吸收,故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故错误;B.氨气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但图中为向上排气法收集,故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干燥管进行氨气的吸收装置,可以防止倒吸。C.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硫和氯化钙不反应,能用氯化钙干燥,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用干燥管能防止倒吸,故正确;D.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也不能用氢氧化钠吸收,故错误。5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组合是6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

4、配制溶液 B 制取收集干燥氨气C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物 D 观察Fe(OH)2的生成【答案】D【解析】A配制溶液定容时,在距离刻度线1-2cm时,要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A项错误;B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该伸入到小试管底部,故B项错误;C玻璃棒要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颈尖端靠于烧杯的内壁上,为了防止液体飞溅,故C项错误;D由于Fe(OH)2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因而要观察Fe(OH)2的生成需要用植物油隔绝空气防止其被氧化,故D项正确。7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A

5、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澄清石灰水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B 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C 若A为浓盐酸,B为锌粒,C中盛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D 若A为双氧水,B为MnO2,C中的NaOH溶液,D为防倒吸装置【答案】D8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甲 乙 丙 试管中现象 A浓盐酸二氧化锰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B浓氨水生石灰A1Cl3溶液 先沉淀后消失 C醋酸 碳酸钙BaC12溶液 变浑浊 D浓硝酸 铜 水试管口出现红棕色【答案】D9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

6、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KMnO4可用于吸收H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备氧气【答案】B【解析】A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因此生成的氢气中可能混有H2S,所以用KMnO4溶液除去H2S。另外装置含有空气,高温下能与W反应,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氧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氢气,A错误;B氢气是可燃性气体,通过爆鸣法验纯,B正确;C为了防止W被氧化,反应结

7、束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等待W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C错误;D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不是块状固体,所以不能用于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备氧气,D错误。答案选B。 10下列气体的制备原理或装置不正确的是选项制取气体反应原理ACl2Ca(ClO)2+4HCl(浓) CaCl2+2H2O +2Cl2BHBrNaBr+H3PO4NaH2PO4+HBrCH2SNa2S+H2SO4(浓) H2S+Na2SO4DNO2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答案】C11实验室里可按如图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A HCl B N2 C CO D

8、 NH3【答案】D【解析】A项,HCl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图中装置为“短进长出”,故不选A项;B项,N2 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密度,不能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且氮气没有毒,不用收集多余的氮气,故不选B项;C项,CO密度与空气密度相近,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与水也不反应,不能用水收集多余CO,故不选C项;D项,NH3属于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密度比空气小,用瓶收集时“短进长出”,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则可用水吸收多余的NH3,故选D项。12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气体abcANO2浓硝

9、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酸性KMnO4溶液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O2双氧水MnO2浓硫酸【答案】D13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ABCD大理石与盐酸锌粒与稀硫酸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浓硫酸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浓硫酸CO2H2 O2O2【答案】A14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_的洗气瓶(填试剂名称)。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_。(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

10、象如下表: 步骤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填标号)。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_。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

11、案】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产生的气体使干燥管内液面降低,与碳酸钙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D 碳(C) 4Na3CO22Na2CO3C 15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2)如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A、B为体积相等的两个烧瓶。 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稳定后,关闭旋塞1;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3)为了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限制使用的试剂与仪器为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

12、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某同学拟定了如下实验表格: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按实验序号1所拟数据计算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_(只列出算式,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答案】ACG 产生白色的烟 烧杯中的石蕊水溶液会倒流进入B瓶中,且溶液变红 温度 5.3510-y100% 答案是:温度。由题可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pH值为Y,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Ymol/L,溶液的总体积为100mL,NH4Cl的质量为mg,其物质的量为m/53.5mol,故平衡转化率为10-Y0.1/ (m/53.5)= 5.35

13、10-y100%;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3510-y100%。16实验室中的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通常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广口瓶中间那根玻璃管的作用是:_。(2)实验前需要将BaCl2溶液煮沸,其目的是:_。(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乙中分别加入一种常用氧化物和一种无色液体,常温下将两者混合可产生一种碱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实验时,先使甲中产生的足量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无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6)向上述(5)实验所得溶液中通入乙产生的气体,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