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62128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时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3.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一、内、外力作用与板块构造学说1内、外力作用比较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对地表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坦相互关系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地表形态就是在内力与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2.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学说内容板

2、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判断1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是依据地表的运动方向判定的。( )2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水平运动造成的。( )3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4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常形成地貌褶皱A背斜山岭B向斜谷地或盆地C断层谷地或陡崖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思考地质构造就是地貌吗?简述理由。答案不是。地质构造指地壳中

3、的岩层因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可简单地理解为:地质构造是岩层的形态,或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地貌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三、外力作用的表现1外力作用(1)主要来源: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2)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2主要外力地貌地貌作用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流水作用流水冲刷、下切作用形成沟谷,强烈向下侵蚀常形成峡谷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在山谷口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风沙沉积,形成沙丘、

4、沙垄等风积地貌3.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2)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又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探究点一板块构造学说1915年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60年代初郝斯(H.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结合二者的思想和越来越多的证据,随后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并成功解释了很多关于地球活动的不解之谜。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据科学观测,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处与B处相比,地壳

5、较稳定的是_处,因为_。答案AA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板块交界处。2图中数码代表_板块,数码代表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板块与_(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由板块与_(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答案美洲太平洋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3根据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预测红海海域的面积会逐渐_,大西洋的面积会_,太平洋的面积会_;地中海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失。答案增大增大减小4下列各组城市之间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而正在变短的是()A东京、北京B纽约、巴西利亚C伦敦、华盛顿D开罗、罗马答案D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具体分析如下表:发生区域板块张裂区板

6、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运动方向|形成地貌裂谷、海洋、海岭高大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海沟示意图读“日本海沟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M、N分别属于()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与日本海沟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的是()A安第斯山B红海C冰岛D东非大裂谷答案1.D2.A解析日本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安第斯山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冰岛、东非大裂谷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7、探究点二内力作用2017年7月21日,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在川东南丁山构造预探井顺利完成超高压分段压裂施工,创造了多项新纪录,有望突破丁山区商业气流关。1按照正常形成顺序,图中AF字母代表的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答案F地层先形成,然后形成的是E,以后依次形成了DCBA,规律是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覆盖在前面的地层上。2正常的地层是水平平行的排列,因受内力的挤压而弯曲变形,才会形成图示形态。你能从岩层的弯曲形态来区分甲、乙两地分别属于哪种地质构造吗?答案一般来说,岩层向上拱起的乙是背斜,向下弯曲的甲是向斜。3从地层的新老关系来看,甲、乙两地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地层分布有

8、什么区别?答案甲地是向斜,从向斜中心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乙地是背斜,从背斜中心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4一般情况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下弯曲形成谷地,图中的甲、乙两地为什么倒置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答案乙地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易形成谷地;甲地是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受侵蚀,易形成山地。5你认为判断地质构造时,按地形与地层新老关系判断,哪个方法更准确?为什么?答案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更准确。因为地形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容易形成地形倒置,不能反映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6你认为川东南丁山构造预探井最可能位于甲、乙中的哪个位置?为什么?答案乙

9、地。因为乙地是背斜构造,地层向上拱起,密度较小的石油、天然气容易在背斜顶部的空隙里贮存。地质构造图的判读(1)背斜和向斜的比较背斜向斜判读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老,两翼新中心新,两翼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山岭谷地侵蚀后地貌及成因谷地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脆弱,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图示岩层由老到新;P处向斜成山;M处背斜成谷(2)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

10、,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设施;水库水易渗漏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4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52015年4月19日,山西同煤集团姜家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6人遇难。此次发生矿难的地点其地质构造可能与图中的_处类似()A甲B乙C丙D

11、丁答案3.B4.D5.D解析第3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岩层老,而两翼岩层新,故为背斜。第4题,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第5题,向斜为储水构造,易发生透水事故,图中丁处符合矿难发生地的地质构造特点。探究点三外力作用读“冲积扇示意图和剖面图”,探究下列问题。1冲积扇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冲积扇是山地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坡度降低,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河水的携带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2冲积扇的形态是怎样的?答案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山谷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3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分布有什么规律?

12、答案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速沉积规律制约,颗粒从扇顶到扇缘由粗变细。下面的照片是面向东方拍摄的西北地区典型景观流动沙丘,仔细观察,探究下列问题。4沙丘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在风力搬运沙尘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会沉积,形成沙丘。5观察沙丘的形态,结合西北地区的盛行风向,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典型的流动沙丘和静止沙丘示意图。答案沙丘是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其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多呈新月形。如果地表植被稀疏,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就会发生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静止沙丘的特点是上下层理构造,流动沙丘的特点是斜层理构造,如下图所示。6森林能防风固沙,能不能在这里通过植树造林来固定沙丘?答案

13、不行。森林的生长需水量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能为森林提供足够的水分,树林很难成活。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内容列表总结如下:外力作用形成地貌作用地区侵蚀搬运沉积(堆积)流水作用上游中游下游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湿润地区高山峡谷(“V”形)、瀑布、千沟万壑、地表崎岖“泥沙俱下”、河道变宽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大风区过渡区减弱区干旱地区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等“飞沙走石”沙丘、沙垄、堆积黄土(黄土高原)冰川作用冰斗、角峰、“U”形谷物质迁移沉积物大小颗粒不分、杂乱堆积而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海浪作用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物质迁移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壳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地貌为_,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图甲中从河流出山口到冲积扇边缘,其沉积物分布有何特征?(3)图乙为_地貌,请解释其形成过程。答案(1)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出山口处,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在山前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2)出山口处沉积物颗粒较大,到冲积扇边缘颗粒逐渐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