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361480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编 重大改革规律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编重大改革规律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末年,战事屡兴,民怨沸腾。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昭宣二帝多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还下旨规定凡遇郡国遭受水旱、地震灾害,当年租赋徭役皆免。昭帝时期就武帝的盐铁专卖政策进行辩论和总结,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宣帝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宣帝还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还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经过这次讨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史学家

2、评价这一时期“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史称“昭宣中兴”。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及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昭宣中兴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内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调整专卖政策,整顿工商业;重视吏治,加强考核,平反冤狱;整理儒家经典,促进文教发展。实质:封建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积极影响: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洪武初年,锦衣卫

3、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朝廷威福之柄,徒为人臣酬报之资”。明王朝征税土地由洪武时的八百五十万顷下降到正德时的四百二十万顷,明廷税源在减少,开支却在增加。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蒙古军队数次南侵,东南倭寇成患天下骚动。张居正病逝,改革事业也付诸东流。改革“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夫”;张居正“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摘编自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材料二考成法是张居正整顿吏治的一项制度法令。六部、都察院根据考成法规定,把所属官员应该要办的工作都登记在三本账簿上,并订立完成期限,再根据账簿中官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奖惩,做到赏罚分明。六科要求六部每半年上

4、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官员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考成法要求官员一定要务实,要有切实的结果和成效,不然没法向六部、六科及内阁还有都察院交代。摘编自汪成玉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张居正实施的考成法的特点。思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锦衣卫的数量、朝中的权权交易、征税土地减少、开支增加、农民起义、蒙古军队南侵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中“不利于士夫”“威柄之操,几于震主”等信息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中“要办的工作都登记”“赏罚分明”“六科要

5、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等信息回答。参考答案:(1)背景:官员冗滥,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边患危机严重。原因:改革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与皇权发生矛盾;张居正自身性格弱点。(2)特点:考核内容明了确切,赏罚分明;考核体系周密健全,互相监督;考核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考核结果实用权威。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朱元璋用战争的形式,一统天下,但也造成“版籍多亡,田赋无准”,这种情况,不能不使朱元璋深感忧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使税粮征收有所依据,赋役均平,减少矛盾,唯有立即制定田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

6、太祖朱元璋令户部核实天下土田。于时,江浙等地豪民富户极力与朝廷争夺人口与土地,为了逃避赋役,他们往往将自己的田产隐瞒起来,诡寄于亲邻、佣仆之家,谓之“铁脚诡寄”。明太祖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以赋役不均,命令户部编造“赋役黄册”,详细登记各地居民的丁口和产业情况,每年审查一次。在丈量土地的基础上编制鱼鳞图册,分鱼鳞分图及鱼鳞总图。明太祖说:“赋役必验民之丁粮多寡,产业厚薄,以均其力。赋役均,则民无怨。”又说:“民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役,历代相承,皆循其旧。今民愚无知,乃诡名欺隐,以避差役。互相仿效,为弊益共”,以致“一里之内,贫富异等”。摘编自刘正山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1)根据材料,

7、概括明初推行“鱼鳞册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明初的“鱼鳞册制度”进行评价。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明初推行的“鱼鳞册制度”。第(1)问,可从战争对户籍田籍的破坏、社会矛盾尖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思考。第(2)问,可从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角度去分析。参考答案:(1)战争使过去的户籍、田籍遭到破坏,征税失去依据;赋税不均,社会矛盾尖税;富者极力与朝廷争夺人口与土地,逃避赋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2)积极性:对于加强户口管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限性:百姓逃避赋役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贫富差距拉大。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日甲午战争后,

8、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官督商办式股份制企业普遍衰落民族资本掀起第一次设厂高潮,国人公司意识的日益进步和公司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加快公司立法,营造经济法制环境成为清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1902年2月,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1903年3日,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摘编自严亚明清末公司制企业的治理与监管(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公司律颁布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公司立法的

9、特点和意义。思路解析:本题以清末公司立法为切入点,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中的“股份制企业普遍衰落”“民族资本掀起设厂高潮”“公司意识”等关键信息概括。第(2)问,先据材料中的“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先订商律”等信息分析出“特点”,再从法制和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意义”。参考答案:(1)原有官督商办式股份制企业的衰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国人公司意识增强和公司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推动。(2)特点:注重吸取西方商业法律的经验;突出了商业立法优先。意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营造了经济、法制环境;有利于加强对公司制企业的管理;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法制的发展。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材料一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二清末的废缠足运动女子何罪,而自童幼加以刖刑,终身痛楚,一成不变,此真万国所无,而尤为圣王所不容者也。下明诏,严禁妇女裹足。其已裹者,一律宽解。若有违抗,其夫若子有官不得受封,无官者其夫亦科以锾罚。其十二岁以下幼女,若有裹足者,重罚其父母。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在“女子”问题上的主张有何不同。(2)康有为的

11、上述主张是否矛盾?试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得出主张“三纲五常”;根据材料二“严禁妇女裹足”得出主张废除女子缠足。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不矛盾的;第二小问先分析看似矛盾的原因,再对两种主张的实质进行说明:根据材料一“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是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主张废除缠足是为了唤醒民众;两种主张都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参考答案:(1)不同:材料一主张“三纲五常”;材料二主张废除女子缠足。(2)不矛盾。评价:材料一表明以

12、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材料二表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试图唤醒民众,使其支持变法运动。它们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专制、兴民权、倡新学的政治诉求,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一)振兴农业: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五)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八)调

13、整金融: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蒋介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1935年)材料二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材、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摘编自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经济建

14、设运动”的显著特点及其影响。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第(1)问,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国内方面可以结合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国内局势的动荡分析;国外方面可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及日本侵华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体现了国家主导(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特点;第二小问可根据“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得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利于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实力增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为抗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参考答案:(1)国内: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国共对峙政局动荡。国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侵华使民族危机深重。(2)特点:国家主导(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实力增强;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