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42534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案 湘教版选修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防灾与减灾学习目标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一、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工程措施效益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修建水库等;上游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措施中下游地区摆脱了“人争水地,水致人灾”的恶性循环局面;有效遏制了长江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

2、等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发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二、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与减灾:遥感技术在减灾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有:第一是灾害前兆监测;第二是进行灾害跟踪监视,以便及时发出警报;第三是帮助救灾;第四是建立灾害模型。我国遥感技术应用:a.对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预测;b.对森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预测;c.对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d.对洪水灾害的预报。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减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在防洪、预报台风、抗震、扑灭林火等减灾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三、高

3、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1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1)应用变化: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2)意义: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2其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的作用。探究点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流域内的行政区圩垸(个)1411431 359332淹没土地(平方千米)7502501 180210受灾人口(万人)45.136.

4、6135.314.6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答案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和不合理的增加建筑用地,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答案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答案修建水库;建设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下表所示:因素长江洪

5、灾成因治理措施自然因素洪水来量流经湿润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量大。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需要从宣传、管理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同时实施;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兴修水利,退耕还湖、还林,修建蓄洪区;下游疏通河道,加速径流的排泄等等;实行防洪保险滞洪、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滞洪、泄洪能力差人为因素滥伐森林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不仅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

6、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削弱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D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2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霜冻干旱土地荒漠化泥石流A B C D答案1.C2.B解析第1题,图中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沿海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第2题,“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

7、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减轻上述自然灾害。1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三北”指的是_、_、_。(2)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3)“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4)有人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对吗,理由是什么?答案(1)东北西北华北(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人为原因:农业垦殖、战争、统治者大兴土木。(3)“三北”防护林

8、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区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4)对。“三北”防护林所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容易形成沙尘暴或受沙尘暴影响;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三北”防护林对风沙来说,就好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沙尘暴的危害。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2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

9、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各题。(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答案(1)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1我国防灾减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成功防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建立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自然灾害防治的

10、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A BC D答案D解析都是对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成就的描述。2下列关于“三北”防护林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B“三北”防护林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C“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没有影响D“三北”防护林的目的是保护草原不被破坏答案A解析“三北”防护林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减少沙尘暴、保护草原和农田、保护城市等,主要是生态效益突出。3三峡工程的最主要作用是()A防洪 B航运C发电 D养殖答案A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但长期受到洪水的威胁。因此,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洪。4治理淮河流

11、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答案D解析淮河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不包括()A使长江中上游各省区山区沙化、石漠化速度下降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答案D解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的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治沙化、石漠化,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的作用。6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

12、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答案A解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防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7世界上最大的已建成的绿化生态工程是()A“三北”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C绿化撒哈拉大沙漠 D太行山绿化工程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三北”防护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三北”防护林是我国目前为了防治“三北”地区荒漠化而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绿化生态林。8我国通过植树造林来治理泥石流、治沙造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A云南东川 B黄土高原C东北三江平原 D云南路南答案A解析泥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9实施防灾减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上海市要注意采

13、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D华北平原应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答案D解析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上海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地下水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但旱涝、盐碱、风沙严重,大力植树造林并不是因地制宜的对策。中国园林网2017年9月11日消息:截至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2 918.53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至13.02%,森林蓄积量由起初7.2亿立方米增加到20.98亿立方米。营造防风固沙林806.7万公顷

14、,治理沙化土地33.62万平方公里,从根本上扭转了荒漠化扩展的局面。三北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10年呈现“双缩减”。目前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状况显著改变、生态面貌大为改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答案10.C11.C解析第10题,“三北”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因此“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A错。“三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因此大规模植树造林是不易存活的,故森林覆盖率不可能提高到50%左右。应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B错。“三北”防护林具有生态效益,同时也能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错。第11题,“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