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341116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方便和实惠,你最应该选择() A B C D解析:根据时间、起止地即可判断应选择火车,故选A项。答案:A2“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业B水运业C航空运输业 D电报通信业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注意对诗词的理解。“从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两句可知符合题意的是D项。答案:D3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

2、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广总督毛鸿宾找出种种理由阻挠铁路的修建,说明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故B项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描述。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包括修建铁路,毛鸿宾不可能是洋务派,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D两项的内容。答案:B4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

3、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信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解析:电话的普及,通信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国家的疆域无关。答案:D5“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韩红演唱的天路描绘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这就是2006年7月通车的()A兰新铁路B宝成铁路C青藏铁路 D京九铁路解析: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

4、的伟大工程”。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中不同材料中的滇越铁路。 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图像资料滇越铁路这条大动脉,不断地注射着法国血、英国血把这原是村姑娘面孔的山国都市(昆明),出落成一个标致的摩登小姐了。(据作家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1931年)铁道改变了沿线的面貌,个旧成为“锡都”。到1922年,昆明开办现代工厂55家,均通过滇越铁路引进机器设备。云南猛然间变成了我国工业文明的前沿。(据张长利滇越铁路)为保卫滇越铁路中国段支线等的安全以及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美国空军志愿大队(飞虎队)1941年12月起来华正式作战,图为飞虎队员携带的条幅,上有“洋人来华助战,军民一体救护”等

5、字样(注:滇越铁路是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修建的,连接越南海防和云南昆明的铁路,于1910年正式通车)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指出滇越铁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并另选一种史观(文明史观或现代化史观),分析滇越铁路的历史作用。答案:影响:成为列强侵略中国西南地区的通道,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答出殖民侵略的双重性);抗战时期成为中国军民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合作抗日的国际通道和前沿阵地。作用:现代化史观:促进了云南的交通现代化;促进了铁路沿线及云南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新兴城市的崛起;推动了云南社会生活现代化。文明史观:促进了云南近代交通与工业的进步(或改变

6、了云南的落后闭塞,使之成为我国工业文明的前沿);改变了铁路沿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基础巩固11868年11月24日上海新报报道:“兹见上海有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A黄包车B自行车C汽车 D电车解析:黄包车是两轮在后,不是一轮在前,一轮在后,故A项错误;自行车是一轮在前,一轮在后,故B项正确;汽车是四个轮子,故C项错误;电车是以电力作为动力,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错误。答案:B2近代申报通信员描述初次乘坐一交通工具的感受:“俄闻放气声,在旁之西人亦

7、吹口号,即摇摇前行。初犹迟,嗣即逐渐迅疾,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厉,而人已如电掣飙驰。”该交通工具是()A火车 B轮船C飞机 D汽车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交通工具是火车,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初犹迟,嗣即逐渐迅疾,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厉,而人已如电掣飙驰”可知此种交通工具有轨道,轮船没有轨道,故B项错误;飞机没有轨道,故C项错误;汽车没有轨道,故D项错误。答案:A3下图是有关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状况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最能说明()A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B列强攫取中国铁路权益C封建专制阻碍铁路发展D民众自发维护国家路权解析:漫画具有反讽性,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列强对陆权的攫取、掠夺,故A项错误;根据图示“各国联合

8、龙灯大会”,说明中国近代铁路权益遭到列强的争夺,故B项正确;材料突出了“各国”,非国内专制因素,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国联合龙灯大会”,强调了列强的争夺,非民众运动,故D项错误。答案:B4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解析:根据材料中“脚踏车风行沪地”得出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出没有

9、涉及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问题,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得出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说明对妇女骑自行车的赞赏,说明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51873年8月18日,申报报道上海洋泾浜一带已有人力车往来,乘坐者喜其便捷。这种人力车,双轮上装座厢,以一人拉行,一般一人乘坐,轻巧便捷。由于人力车轻便价低,经济适用,大受人们的欢迎,上海输入后迅即得到推广,不久就有人依式仿造,不再依赖进口,数量也大增,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

10、达到五六万辆之多,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人力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D人力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解析:材料中人力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反映了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人力车与内燃机为动力的近代交通工具汽车相比较不利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人力车数量的增多并不是因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不能反映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故C项错误;人力车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A61878年,

11、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A电报 B电话C电灯 D电影解析:并根据材料“西人名曰德律风”“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可以判断是电话,故B项正确;电报、电灯、电影都不具备传音功能,A、C、D三项错误。答案:B能力提升7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D帝国

12、主义侵华深入内地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A8据学者研究,中国1936年完成了陇海路西安至宝鸡段;同年7月,粤汉铁路株韶段接轨,全线通车;广九线也于七七事变爆发后几天内接轨投入使用。1929年起开始修建的杭州至萍乡的江南第一条东西铁路大干线浙赣铁路,于1937年6月正式接轨,全线通车。1935年开始修筑苏嘉路,1936年7月正式通车。在山西,1932年至1937年,修筑了长达860公里的同蒲路。这一时期铁路里程的增加()A说明国民党积极围剿红军B说明国民政府积极为抗战做准备C是国家长期社会稳定促进的结果D说明国民经济

13、建设运动取得成效解析:国民党围剿红军与材料中的地点不符,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为抗战做准备不能全面概括材料的时间,故B项错误;当时是国共内战、日本侵华,社会并不稳定,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6年国民政府进行了经济建设运动,所以铁路里程增加,故D项正确。答案:D9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A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B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C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D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解析:材料未体现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

14、近代运输,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交通发展,B项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晚清中国交通是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发展的,说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因而发展丧失其完全独立性,故D项正确。答案:D10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交通工具的进

15、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解析:材料与“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交通发达,故B项错误;“轮船”的使用不属于“西方工业品的输入”,故C项错误;材料中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转变观点要求儿子不再考科举,而是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近代通电发展大事年表。时间 事件1906年12月3日 广州绅商易学清等11人联名通电提出,勿将广九路权许外人 1907年11月11日 安徽铁路公司通电,力请自办浦口至信阳铁路 1909年11月 湖北铁路协会等团体通电军机处、外务部等,申求该省境内铁路准予商办 1911年10月12日 湖北军政府即发出10道通电,宣告武昌光复,并呼吁各省响应 1912年1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