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20162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cdmarf优化流程讲义1.ppt(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CDMA RF 优化流程,ISSUE1.0,Page 1,前 言,RF 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阶段,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Page 2,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了解RF优化在整个优化流程的位置 了解RF优化的具体流程 了解RF优化的常见问题和常用手段,目 标,Page 3,参考资料,W-RF优化指导书 W-切换和掉话问题优化指导书 W-干扰处理指导书,Page 4,内容介绍,第1章 网络优化流程 第2章 RF优化流程概述 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第4章 RF优化案例,Page 5

2、,新站点接入,单站点验证,簇站点准备好?,RF优化,业务测试和 参数优化,是否达到 优化目标?,N,Y,Y,N,网络优化流程图,优化结束,Page 6,网络优化流程,单站点验证 单站点验证是优化第一阶段,涉及每个新建站点的功能验证。 单站点验证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站点安装和参数配置的正确。 RF优化 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RF(或者Cluster)优化工作随即开始。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具体工作包括了天馈硬件及邻区列表的优化调整 。在第一次RF优化测试时,要尽量遍历区域内

3、所有的小区,以排除硬件故障的情况。,Page 7,内容介绍,第1章 网络优化流程 第2章 RF优化流程概述 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第4章 RF优化案例,Page 8,RF优化流程图,Page 9,RF优化目标,RF优化的重点是解决信号覆盖、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等问题,而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各运营商对于KPI的要求、指标定义和关注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RF优化目标应该是满足合同(商用局)或规划报告(试验局)里覆盖和切换KPI指标要求,指标定义应当依据合同要求定义。,Page 10,某项目Cluster划分,RF优化前的准备工作,划分簇(cluster),并保证簇内所有站点开通 由于 UMTS

4、 技术体制的特性,如覆盖和容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频率复用因子为1等, RF 优化针对一组或者一簇基站同时进行,不能单站点孤立地做。这样才能够确保在优化时是将同频邻区干扰考虑在内的。在对一个站点进行调整之前,为了防止调整后对其它站点造成负面影响,必须事先详细分析该项调整对相邻站点的影响。,Page 11,RF优化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好测试路线 路测之前,应该首先和客户确认KPI路测验收路线,在 KPI路测验收路线确定时应该包含客户预定的测试验收路线。如果由于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预订测试路线覆盖要求,应及时说明。 KPI路测验收路线是RF优化测试路线中的核心路线,它的优化是RF优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此基础

5、上,优化测试路线还应该包括主要街道、重要地点和VIP/VIC。,Page 12,RF优化前的准备工作,某项目测试路线,Page 13,RF优化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测试工具 RF优化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软件、硬件和各类资料以保证后续测试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详细列表如下: 1、软件准备,Page 14,RF优化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测试工具 2、硬件准备,Page 15,RF优化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测试工具 3、资料准备,Page 16,内容介绍,第1章 网络优化流程 第2章 RF优化流程概述 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第4章 RF优化案例,Page 17,内容介绍,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3.1 覆盖问

6、题分析 3.2 导频污染问题分析 3.3 切换问题分析,Page 18,覆盖问题分析,覆盖问题分析是 RF 优化的重点,重点关注信号分布问题。 覆盖问题分类: 弱覆盖 越区覆盖 上下链路不平衡 无主导小区,Page 19,弱覆盖,概念:覆盖区域导频信号的RSCP小于95dBm。 出现环境:凹地、山坡背面、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等。 导致后果:全覆盖业务接入困难、掉话;手机无法驻留小区,无法发起位置更新和位置登记而出现“掉网”的情况。,应对措施: 可以通过增强导频功率、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等方法来优化覆盖。 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

7、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 新增基站或RRU,以延伸覆盖范围; 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Page 20,越区覆盖,概念: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出现环境:丘陵地形、沿道路、港湾两边区域 导致后果:切换失败、“岛” 现象,应对措施: 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或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但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其他基站产生同频干扰。 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或者调整导频功率或使用电下倾天线,以减小基站

8、的覆盖范围来消除“岛”效应。,Page 21,上下行不平衡,概念: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 导致结果:比较容易导致掉话,常见的原因是上行覆盖受限。,应对措施: 对于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过监控基站的RTWP的告警情况来确认是否存在干扰,参照W干扰处理指导书。 上行受限的情况,可考虑增加塔放。 下行受限的情况,在容量足够的情况下,可调整功率设置;或者更换大功率功放。,Page 22,无主导小区,概念:没

9、有主导小区或者主导小区更换过于频繁的地区。 导致后果:导致频繁切换,进而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应对措施: 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应当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Page 23,思考,总结各种覆盖问题的出现原因、环境、现象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合规划知识想想,我们在规划时期要注意那些方面问题,来尽量避免优化时期出现问题?,Page 24,覆盖分析流程,下行覆盖分析 下行覆盖分析是对 DT 测试获得的 CPICH RSCP 进行分析。CPICH RSCP 的质量标准应当和优化标准相结合。假设C

10、PICH RSCP的优化标准为: CPICH_RSCP = -95 dBm 的比例=95% Scanner 测试结果,室外空载,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CPICH_RSCP -85 dBm 一般(Fair): -95 dBm CPICH_RSCP -85 dBm 差(Poor): CPICH_RSCP - 95 dBm 分析方法: 1、导频覆盖强度的分析 2、主导小区分析 3、UE和Scanner的覆盖对比分析,Page 25,导频覆盖强度的分析,RSCP for 1st Best ServiceCell,Page 26,主导小区分析,小区主导性分析是对 DT 测试获得的小

11、区扰码信息进行分析。 需要检查的内容包括: 弱覆盖小区 越区覆盖小区 无主导小区的区域,Page 27,无主导小区的区域,导频的SC for the 1st Best ServiceCell的分布情况,Page 28,UE和Scanner的覆盖对比分析,Page 29,覆盖分析流程,上行覆盖分析 上行覆盖分析是对 DT 测试获得的 UE Tx Power 进行分析。UE Tx Power 的质量标准应当和优化标准相结合。假设 UE Tx Power 的优化标准为:UE_Tx_Power =95% 测试手机语音业务测试结果 假定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1 dBm,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 好(Good

12、): UE_Tx_Power 0 dBm 一般(Fair): 0 dBm 10 dBm 分析方法: 1、上行干扰分析 2、UE上行发射功率分布,Page 30,UE上行发射功率分布,Page 31,内容介绍,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3.1 覆盖问题分析 3.2 导频污染问题分析 3.3 切换问题分析,Page 32,导频污染定义和判决标准,定义:在某一点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 由此,当满足下面所述条件时,判定该点存在导频污染: 满足条件CPICH_RSCPThRSCP_Absolute的导频个数大于ThN个; (CPICH_RSCP1st - CPICH_RSCP(T

13、hN +1)th)-100dBm的导频个数大于3个; 2、最强导频与最弱导频的差值小于5dB 当同时满足条件上述条件1、2时,判定存在导频污染。,Page 33,产生原因及影响分析,产生原因 小区布局不合理 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 天线方位角设置不合理 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Page 34,产生原因及影响分析,影响分析 当存在导频污染时,可能会导致以下的网络问题: 1、Ec/Io恶化 2、切换掉话 3、容量降低,Page 35,导频污染优化方法,天线调整 导频功率调整 采用RRU或微小区,Page 36,内容介绍,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3.1 覆盖

14、问题分析 3.2 导频污染问题分析 3.3 切换问题分析,Page 37,切换问题分析,在 RF 优化阶段,涉及的切换问题主要是邻区优化和路测软切换比例控制。通过对 RF 参数的调整,可以对切换区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控制,减少因为信号急剧变化导致的切换掉话,提高切换成功率。 其他切换问题分析可以参考W-切换和掉话问题优化指导书。,Page 38,邻区关系优化,邻区优化包括邻区增加和邻区删除两种情况: 漏配邻区:强的小区不能加入激活集导致干扰加大甚至掉话; 冗余邻区:使邻区消息庞大,增加不必要的信令开销,而且在邻区满配时无法加入需要的邻区。 在RF优化阶段,主要关注邻区漏配的情况,邻区增加的方法如下

15、: 1、根据路测结果分析 2、Scanner数据分析 3、UE数据分析,Page 39,软切换比例分析,软切换比例的定义 根据采集的Scanner路测数据,可以得到软切换区比例,其定义为:,Page 40,内容介绍,第1章 网络优化流程 第2章 RF优化流程概述 第3章 常见RF问题分析 第4章 RF优化案例,Page 41,内容介绍,第4章 RF优化案例 4.1 覆盖问题优化案例 4.2 导频污染优化案例 4.3 邻区漏配调整案例,Page 42,工程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弱覆盖案例,现象: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前),Page 43,工程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弱覆盖案例,分析 红圈区域导频RSCP小

16、于95dBm,属于弱覆盖,可能导致掉话。 可以看出,问题区域主要由下角糖厂B小区进行覆盖,物质大楼A小区也提供了部分覆盖,初步考虑通过调整这两个小区来增加这部分地区的覆盖。查看勘站报告发现物资大楼A小区正对方向有大楼阻挡,因此调整该小区天线无法改善对问题区域的覆盖。,Page 44,工程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弱覆盖案例,调整措施:保持物资大楼A区天线参数,将下角糖厂B区天线方向角从170调到165,下倾角从10度调到8度。,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后),Page 45,站址选择不当导致的越区覆盖问题,优化前存在的越区覆盖,Page 46,站址选择不当导致的越区覆盖问题,分析 在某实验局,由于二七路站点高度达60多米,较周围平均建筑物高20米多,因此,很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对其他站点造成同频干扰。 对于高站的问题,主要是更换2度固定电下倾的天线为6度,考虑到二七路高站处于在网络覆盖的边缘,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来减少对其他基站的干扰,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