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2835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制度概述_4(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现代企业制度,主讲: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理论经济学系 张 鑫 副教授,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司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完备的企业制度体系或微观经济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所有所有制企业努力的方向。,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财产法人化 企业同一财产在产权上出现二重化: 终极所有权(法律意义上所有权) 企业财产 法人财产权(经济意义上所有权) 终极所有权:解决财产在法律上的最终归属。 法人财产权

2、:解决财产的运用。,终极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谁投资、谁所有,投资多少拥有多少,拥有,财产的价值形态(股票或股份)即名义资本,名义资本:现实资本的纸制副本,法人财产权 : 归企业法人所有 拥有财产的实物形态 (现实资本),法人财产权的实质是对他人财产的支配或控制权。,企业产权明晰的意义: 保持企业财产运营的独立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优越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家族企业。,2、权责明确-责任有限化,投资者权利与责任: 投资者权利:资产收益索取权、股份转让权、剩余财产 分配权以及监督权。 用手投票:参加股东大会 间接监督权 用脚投票:抛售股票 导致公司股票价 格下降、筹资困难、甚至被收购。 用刀子投

3、票:为赶走高级管理者的收购行为。 投资者责任: 如实出资,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经营、负债承担责任。,企业法人的权利与责任,企业法人的权利:拥有法人财产权即对现实资产拥有排它的支配、控制、使用、收益等权,企业经营不受投资者约束。 企业法人的责任:对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责权明确的意义: 使责权利相结合,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机制,分散资产经营风险,提高资产运营效率。,3、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市场化,包括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开和政府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分开。 政府的行政管理属于政府行政权力,由行政法调节;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由民事法调节。 政企分开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政企分开的意义:保证

4、企业依法自主经营,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4、管理科学-管理制度化、科学化, 管理科学的意义:有利于充分利用、配置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发展。,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特征: 以产权清晰为运行基础;以产权流动为运行方式;以政企分开为运行条件;以权责明确为运行制约;以管理科学为运行质量。,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1、企业法人制度 自然人:基于出生而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的种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法人具有人格、财产和责任的独立性。, 企业法人:

5、以赢利为目的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的商事组织。, 确立企业法人的意义: 确立企业组织为法人是为了使企业在法律上人格化,赋予企业特定的法律地位,使财产有人负责、有能力负责。 企业法人制度使原来的自然人产权制度转变为法人产权制度,明确了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明晰了产权关系,解决了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问题,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法人的法律特征: 依法成立; 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额且独立于出资人和自己的成员;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经营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法人制度的规定性:,企业法人对出资者注入企业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形成的财产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即法人财产权; 企业法人依据独立的

6、法人财产对其经营活动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其全部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企业法人行使法人财产权受出资人所有权的约束和限制,对出资人履行义务,依法维护出资人权益,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合理的企业法人制度具有四大功能: 界区功能:界定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激励功能:产权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约束功能:产权关系也是一种责任关系。 交易功能:产权可以交易。,2、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的含义: 投资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有限责任制的特点: 股东个人财产与出资财产相分离,这是有限责任制的基础。 公司财产法人

7、化,公司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 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建立企业破产制度提供了依据。, 有限责任制的意义:,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有利于快速筹集资金、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减少风险、分散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马克思说,股份公司最大的制度漏洞是使一部份人获得了拿别人或社会财产去冒险而不负责任的可能,有限责任制是力图弥补这一漏洞的制度。 有利于实现专家治理,提高资本运营效率。,3、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包括基础性管理制度(生产、质量、成本、财务、用工、分配、计划、物资管理);

8、市场经营管理制度(营销、信息、广告、合同管理);资产运营管理制度(存量资产、资金、商标管理);民主管理制度(政治民主、生产技术民主、经济民主管理)。 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的意义: 做到使出资者放心、经营者精心、生产者用心。,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从经济史角度分析企业制度的演进。 一、企业制度变迁历史 二、企业制度演进的规律 三、现代企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节 企业制度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从制度创新角度分析企业制度的演进。 关于创新: 江泽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日本企业:非创新,即死亡。 比尔盖茨: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张宏伟:创立

9、一种先进的制度,依靠先进的制度促进企业发展。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一、制度创新及其模式,1、制度与制度变迁 制度的含义: 新制度经济学:指行为规则的意思。 康芒斯: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舒尔茨:制度是用来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诺斯:定义制度为一种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规范。 从社会学角度看:制度是规范化的一般模式,即行为规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行为。 “制度”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制度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随人的思想习惯的变化而改变。 制度创新:引入新的制度安排代替原来的制度。,从经济学角度看制度及其变迁,经济制度的含义。 经济制度的作用:使经济行为稳

10、定、可预期(安全作用);降低交易成本(经济作用)。 经济制度选择标准:成本最低,分配公平。 经济制度功能目标:资源配置最优,利益最优。 经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现有制度效率下降即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新制度安排带来的预期收益,它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2、制度创新的模式,(1)从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塑造过程分: 帕累托模式-所有人在制度创新中其收益0。它又可分为两种:每个人的收益按同比例或按不同比例增长,但无人受损。 非帕累托模式-在制度创新中,一部分人利益的增进以另一部分人利益的受损为代价。 受损者-主要包括原有制度保障者和对原有制度投入成本多的人。 由此决定前者改革的顺利性、后者的

11、非顺利性。, 启示:制度创新(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努力实现由非帕累托模式向帕累托模式的转变,将受损的人及其受损的程度降到最低。如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从制度创新的主体不同分:,自发的制度创新-主体为企业、个人。如我国农村经济改革。 安排的制度创新-主体为国家。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启示:自发的制度创新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安排的制度创新要得到社会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二、企业创新的含义和创新体系,1、企业创新的含义 熊彼特对企业创新的理解。 对企业创新新的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的行为。 企业创新的内容: (1)企业制度创新-又称企业组织创新,核心是产权制度创

12、新。,(2)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解: 意义: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实质:是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是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而不是研发; 主体:是企业家,只有敢于冒风险、把科技发明引入生产经营中的企业家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明家不一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3)企业市场创新,企业市场创新的含义: 企业市场创新的目标:开拓市场。 企业市场创新的途径: 创新新产品,如海尔。 创造新的购买力,如长虹。 创造新的消费方式,如消费信贷。 创造新的消费文化,如休闲。 创造新的消费政策,如旅游假。,(4)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含义; 企业创新的关键

13、是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 因为创新即变,主动地变。这与固有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很大的冲突,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但中国传统文化最反对变。 古人:天不变,道亦不变。 民间:以不变应万变。 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鱼-反映治国求稳厌变思想。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反映不要变的心态。,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1、对产权、产权制度的基本认识 (1)对产权的理解: 产权(Property Rights)是作为非常不确定的范畴,源于现实生活中产权的存在及其运动的复杂性。 产权可以从经济学、法学、法经济学、人权、社会制度等方面来解释。 产权还可以从不同的历史前提、不同的经济生活方面、不同的研究目的

14、和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产权,产权是财产所有权的总称,是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的归属和运用的行为权力的总称。 牛津法律大辞典:产权“亦称财产所有权,是指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 十六届三中全会: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产权范畴的内涵:,产权是一种权利束。经济学上可分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法学上可分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 所有权-排除他人对所有物的控制权。 使用权-使用自有资产或他人资产(在一定条件下)的

15、权利。 收益权-从自有资产和租用他人资产获得收益。 占有权-对财产在事实或法律上的控制权。 支配权-在事实或法律上决定财产命运的权利。,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 产权的各项权能由所有权派生出来,所有权通过对剩余产品的索取和对财产的处置来体现。 产权可以转让、分割或分离;或者说产权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残缺的。 产权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转化。 总结:产权是一种排它的权利;产权是一种权利束;产权是规定人们行为关系的一种社会基础性规则,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产权具有的属性,排他性:某主体在行使对某资源的权利时排斥了任何其他主体对该资源行使相同的权利。 可分离性:特定财产的各项权利可分属于不同的主体。 可分割性:一是指产权的可分离性(第一层次),产权分离后的任何权利可进一步细分。 不完整性:产权中的任何权利都是受限制的,政府管制是导致产权残缺的一个直接原因。,产权产生的根本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产权存在的意义: 产权存在的根本意义和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是可以交易的,这种可交易的权利又是以契约来组织的。 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是“道德之神”,它影响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