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28171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教材.ppt(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特殊情境目标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主讲人:周明强,2,第一节 顺水推舟:拈连,【定义】 拈连是甲乙两事物连着说时,顺势把原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巧妙地连用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拈连又称“顺连”。 【要素】 拈连格中的甲乙两事物,一般甲事物是具体的,乙事物是抽象的。拈连词就是在甲乙两事物中被移用的词语,它是拈连修辞格的基本要素。 【例文】 家是倾了,而“年貌长新”的希望适得其反,连自己的健康也倾了!(郭沫若李白与杜甫),3,你要为我钉一颗小小的纽扣, 你说:“可别让凉风吹着你们。” 滴着难舍的泪,缝啊缝啊, 你颤抖的手拉着我的衣襟; 哨子响过,你站进队里, 衣襟上钉上了一颗滚烫的心! (

2、李瑛战斗喜报哨子响了),4,那天,经过酒店门口,阿Q不但摸了她的头皮,还拧了她的面颊,尽管她气得哭着骂“断子绝孙的阿Q”,但一位豆蔻年华的姑娘,被压抑了很久的少女春情却被阿Q这一摸一拧间摸醒了,拧开了。(陈国凯摩登阿Q) 越靠近前沿,大地上的各种规定就越密集越有力,一条咬住一条,把日子绑得十分硬实。你触动一条等于触动一片。(朱苏进第三只眼4),5,【种类】 按照移用词语的本义(本用)和临时义(拈用)的位置不同,拈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一种是乙事物在前,甲事物在后。按照本用和拈用在上下文里出不出现,又可以将拈连分为单项式和双项式两类。,6,1.甲乙两事物连说时,具体的甲事

3、物和拈连词放在前面,抽象的乙事物和临时义放在后面。如: 我们默然的对着,静听那汩汩的桨声,几乎要入睡了;朦胧里却温寻着适才的繁华的余味。我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这时候我们都有了不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浓厚。我们却又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悠悠空记省。 (宋张先天仙子),7,2.甲乙两事物连说时,抽象的乙事物和临时义放在前面,具体的甲事物和拈连词放在后面。如: 不挣学问只挣钱,不爱识字喜钞票。这个思想从哪里来的?(张黎群领袖良师朋友) 3.单项式 单项式是指拈连词用

4、于乙事物中,只出现临时义(拈用),而词语的本来意义、一般用法(本用)并不出现。如: 出门万里客, 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先醉, 不在接杯酒。 (晋陶渊明拟古九首之一),8,五日绝早过苏州。两夜失眠,烦困已极,而窗外风景,浸入我倦乏的心中,使我悠然如醉。(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四) 4.双项式 双项式是指拈连词(拈用)不仅出现在甲事物中,而且出现在乙事物中。如: 这时候,和我同车的一位老汉站在车窗前面,眯着眼睛,向外望着那一群群在田野上劳作的人们,望着那大风,自言自语地说:“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强的好日子。” (峻

5、青秋色赋),9,绕到L君的寓所前,便打门,打出了一个小使来,说L君出去了,须得午饭时候才回来。(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连日不住的狂风, 吹灭了空中的太阳, 吹熄了胸中的灯亮。 炭坑中的炭块呀,凄凉! (郭沫若心灯),10,第二节 称此言彼:借代,【定义】 借代又称“代替”、“代称”、“换名”等,是间接地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用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人或事物来代替,即把本体换个名字,换个说法,用同本体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名称的修辞法。 【要素】 借体和本体是借代的两个要素。借体是所借用的人或事物,本体是所代替的人或事物。,11,【例文】 在口粮紧张的情况下,他不相信

6、用粮食奖励养猪是积极的办法,因为大部分社员想方设法养猪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奖励粮来弥补口粮,小耳朵盼大耳朵的粮食吃,养猪事业是不会有多大的发展。(高晓声“漏斗户”主) 她满眼发了惊疑和失望的光。“是的。我知道,我们粗人,什么也不知道。就怨我爹连人情世故都不知道,老发昏了。就专凭他们老畜生小畜生摆布” (鲁迅彷徨离婚),12,“对,我们,凭什么受这个湖北佬管?他算老几?”那干部晃着手里的党证,“粮食集中,给他?叫这个九头鸟带走了怎么办?” (王愿坚虹) 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7、 (鲁迅故乡),13,1.从旁借来看,由于随伴事物涉及多个方面,因而旁借的特点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 ()借特征或标记来代替本体。如: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唐刘禹锡竹枝词) 警察吆喝着连抓带拖的弄进一个十八岁的学生来,苍白脸,脏衣服,站在下面。马褂问过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之后,就又问道:“你是木刻研究会的会员么?” (鲁迅写于深夜里),“银钏金钗” 借代妇女; “长刀短笠” 借代农夫。,14,(2)借所在的区域或所属来代替本体。如: 何老大娘一共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二女儿是个老干部,在福建省工作。老三就是英梅的丈夫,参加

8、志愿军去了朝鲜最近这些日子,福建照样有信,朝鲜可不来信了。(康濯最高兴的时候) 强公室,杜私门,于是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秦李斯谏逐客书),借“诸侯”代诸侯的领地,15,(3)借产地或作者来代替本体。如: 醉对数丛红芍药, 渴尝一碗绿昌明。 (唐白居易春尽日) “昌明”是古代蜀的一个地名,此地盛产茶叶,故诗中借“昌明”代昌明所产的茶叶。 吾喜长短句, 最喜是苏辛。 东坡胸次广, 稼轩力万钧。 (陈毅冬夜杂咏吾读) 借“苏辛”及其名号来代他们两人的诗词。,16,(4)借原料或工具来代替本体。如: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

9、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鲁迅头发的故事) 借“洋布”代旗。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借“干戈”代战争。,17,2.从对代来看,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相对应而生的,而事物间的对应现象又是形式多样的,故对代的特点也很多,概括如下。 (1)原因和结果相代。如: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唐白居易长恨歌) 以“倾国”代倾国倾城的美人。 三仙姑半辈子没有脸红过,偏偏这会沉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以“脸红”、“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代惭愧,18,(2)具体和抽象相代。如: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

10、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意思是死了,出去就回不来了代指随时“有牺牲的精神”,是借具体的形象来代本体。 星落玉宇白, 日生绮霞丹。 冰轮未肯去, 相看尚团团。 (宋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 以“冰轮”代月亮,是以抽象的事物来代本体。,19,(3)部分和全体相代。如: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帆”代船,是借部分代全体。 埠头上满是人。为要寻出有否知己的谁,一意的注视着人们的脸。然而没有,并无一个人。 (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省会) “并无一个人”

11、的“人”字,并不是指埠头上所有的人,而是指“知己”,是借全体代部分。,20,(4)特指和泛指相代。如: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唐王勃滕王阁序) “杨意”指杨得意,他曾向汉武帝推荐司马相如,这里以“杨意”代所有推荐贤士的人;“钟期”指钟子期,春秋时乐师俞伯牙的知音,这里以“钟期”代知音。两者都是以特指代泛指。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清曹雪芹红楼梦) “劳什子”泛指东西,这里特指“那

12、玉”;“孽障”泛指不听话的、作乱的人,这里特指贾宝玉,是贾母对他的爱称;“命根子”泛指一切宝贵的、如同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这里特指“那玉”。“劳什子”和“命根子”都是以泛指代特指。,21,第三节 移花接木:移就,【定义】 移就也称“转借”、“移状”、“移用”,就是当甲乙两事物连在一起时,把原来属于甲事物的性状词语移用到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格。 【要素】 移就修辞格的基本要素是含有移用词,这个移用词即是原来属于甲印象的性状,后移用到乙印象中。,22,【例文】 等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

13、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张洁挖荠菜),23,一百棵木瓜一百棵梨; 家家户户欢乐歌声起; 我们种的是幸福树, 我们种的是社会主义。 (李季人人来种幸福树) 两个看坡的老人,地头上禾稼丛里,领一条狗,曳一杆猎枪,在夜色凄茫的时候,吸烟说杂话,听禾苗刷刷的长,那夜谈是有田野风的。(吴伯箫夜谈),24,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好像我们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欧游杂记威尼斯) 天色愈

14、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鲁迅彷徨祝福),25,【种类】 移就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移就词是表示人的感情和心理的词语,即把人的思想感情移到事物上。另一种是:移就词是表示事物的词语,即把属于甲事物的性状移用到乙事物上。 1.把人的思想感情移到事物上,是将表示人的思想、行为、动作、心理等的词语移到事物上,以此来修饰事物。如: 醉袖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宋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26,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15、,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竟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27,夕阳将诗人交付给烦闷的夜了, 叮咛道:“把你的秘密都吐给他了罢!” (闻一多初夏一夜底印象) 2.把属于甲事物的性状移用到乙事物上,就是将原本属于甲事物、用来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用到乙事物上,去修饰乙事物。如: 吟了好几年而终竟不曾足成的断句“秋花当砌有衰意”,向来以为颇足表现感秋的怀抱,今年也遗忘得干净了。他怀着一腔温暖的情绪,中间透着希望的火焰,即以此观外界,觉得没有一件东西该称为哀愁的。(叶绍钧线下一个青年),28,在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

16、猫么?打打舒身都嫌烦。一头栽到床,怕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活像一条死猪。熟睡中,踢来拌去的乱梦,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心同躯壳是同样的懒呵。(吴伯箫山屋) 德子折身坐起,接过碗。那里头,红枣、莲子、白木耳,熬好了,撒上白糖,早拿凉水镇着,这会儿吃起来,又甜,又凉,又腻乎,德子一勺一勺擓着吃,咂摸着生活的甜蜜。(霍达红尘),29,第四节 人面桃花相映红:映衬,【定义】 就是说写中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要素】 必有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借以形成对照。,30,【例文】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