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26957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营管理教材.ppt(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森林经营管理,Forest management,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 第三节 完全调整林 第四节 近自然林业 第五节 森林分类经营 第六节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第七节 检查法,第二章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3,“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在社会主义林业条件下,基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林木培育(森林更新与抚

2、育)和森林利用(木材、竹材、林产品和其他多种有益效益)在数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上的永续。其中,林木培育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一、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4, 我国森林永续利用是基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基础 上,不断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的需要,不是永远保持平衡不动; 永续利用的内容: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 培育与利用、产品与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强调林木培育是实现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 提。,二、森林永续利用的内涵,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3、,5,森林经营理念: 分类经营;永续经营;协调经营; 整体经营;评价经营;生态系统经营;多种经营模式。,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6,四、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发展阶段,1 雏 形 阶 段,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永续利用思想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荀子提出:“渐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孟子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名句,,后魏贾思勰(405456)齐民要术:“陶朱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材,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两百树,五年一周。”,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7,2 木材永续利用的

4、阶段,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1795年哈尔蒂希(G.L.Haring)发表了森林永续利用思想的论述: “森林经营管理应该有这样调节的森林采伐量,以至世世代代从森林得到好处,至少有我们这一代这样多。”,1826年德国洪德思哈根提出了法正林,这一针对同龄林经营的永续利用理论的出现与完善,标志着在作业级(经营类型)水平上木材永续利用思想的成熟。,1886年德国林学家盖耶尔提出了异龄林经营的“恒续林”思想以及“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法国林学家顾尔诺和瑞士林学家毕奥莱提出了异龄林经营的检查法。,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8,3 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阶段,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

5、,批评单纯木材生产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在欧洲林业发达国家的国有林中。,哈根(Hargen)曾提出:国有林有对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其森林经营必须兼顾持久地满足木材生产、其他林产品及服务的需要。这是森林多种效益永续理论的早期思想。,此外,盖耶尔(Gayer),恩特雷斯(Endres),蒂特利希(Dieterich),柯斯特勒尔(Kostler)等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9,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永续利用由单纯的木材生产发展为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永续利用的多种效益概括起来包括3个方面,即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6、和社会效益。, 从人类最早的含有永续经营思想雏形阶段到18世纪中期,是永续利用的第一阶段。林业人的永续思想开始产生,并不断地加强,但没有完整的思想和理论。,4 森林永续利用3个阶段主要特征:, 第2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永续利用的思想、理论和经营方法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0,5、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林地条件,林木条件,林地数量,树种,森林经营水平,林道网的建设,林分结构与年龄,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林地质量,林地区划,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政策法规,第一

7、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1,6、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1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必须要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提出必须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需要林业持久的生产,不断的提供木材和其他多种效益。,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2,6、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 2 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实现永续作业也是客观必然的 从林业的特点看,林业生产周期长,产品不能短时产出,中断木材生产,必须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供应木材,所以林业生产周期性,使实现永续利用成为必然性。

8、从生态平衡的观点看,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森林资源的多少是影响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森林只有在较长时期保持、维护,才能使区域生态平衡得到维持,要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就要不断地发展森林数量、质量,这样才能实行永续作业,永续利用才能达到。,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3,6、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3 按照林业经营规律的要求,林业生产企业要求有一定的稳定性,绝不能把森林当成孤立的“采掘”工业。实现永续利用,才能使企业的稳定性得到发展,实现永续利用,就能以场定居,以场轮伐,节约基建投资与设备投资,实现永续利用

9、,可全面开展生产,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稳定职工队伍,提高经营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永续利用,可把采育结合起来,照顾长远利益兼顾当前利益。 永续利用是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方针和战略原则,是林业建设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不实行这一原则,我国森林就会遭到破坏。,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4,7、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 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集约经营, 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长率; 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

10、针,加速商品林基地以及生态林工程 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改善最适宜 永续利用的理想的森林结构,才能使永续利用有了物质基础 和场所; 坚持合理采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采伐;,第一节 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及意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5,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一、森林调整概念 1概念:在森林经营中,通过营林措施,对现有林的不合理的结构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符合森林永续作业要求的过程称为森林调整。 2调整内容:森林结构:林种、树种、径级、树高、年龄(令级、令组)等。,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6,二、法正林的概念,

11、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法正林(Normal forest)就是具备法正状态的森林,即具备能够实现严格永久平衡利用状态的森林。这种森林称严正的保续作业,也就是每一年有均等数量的木材收获,平衡的、固定的收获量。,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7,法正龄级分配 (normal distribution of age class) 法正林分排列 (normal arrangement of stands) 法正生长量 (normal increment) 法正蓄积量 (normal growing stock),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右图表示以上4种关系,三、法正林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20

12、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8,1.法正龄级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 of age class),全林从一年生起到轮伐期U年生为止,具备各个龄阶的林分, 而且各龄阶面积相同,即各龄阶面积之和等于轮伐期的面积(即经营单位内某一经营类型的总面积)。这种分配的龄阶叫做法正龄阶分配。,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19,2.法正林分排列(normal arrangement of stands),在经营单位内的各个龄级林分在地域上要按照林学技术的要求进行排列,要有利于保护存留林分,有利于更新,有利于采伐运输。,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风向,采伐方

13、向,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0,3.法正生长量(normal increment),在经营单位内, 与树种、龄级、地位级相适应的最大生长量,叫做法正生长量。即林分要有完满的(non-taperness) 疏密度,才能导致最大的生长量,各个龄级的生长量之和即为全林的法正生长量。,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ZN=UZ=MU,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1,4.法正蓄积量(normal growing stock),在经营单位内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蓄积量, 叫做法正蓄积量,法正蓄积量等于各龄阶蓄积量的合计, 也就是各龄阶林分法正生长量所形成的林分蓄积量的合计: Vn=,实践上

14、计算方法有两种: 法正收获表法 Vsu= n(mn+m2n+mu/2) 伐期平均生长量法 Vn=Vsu=(Va+Vs)/2=(uuZ)/2,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2,永续利用基本式:EN=ZN=MU 法正利用率: P=,5 另外两个公式:,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3,(一)土地利用状态应保持最佳状态:混交、地力 (二)采伐与更新面积应及时衔接:更新欠账不行 (三)有完整的保护措施:病虫害、防火 (四)具备法正蓄积量,法正生长量: (五)要有合理的道路网。,四、实现法正林目标应具备的条件,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2019/8/24,沈阳农业大

15、学林学院,24,五、法正林学说的评价,优 点, 法正林学说是用生长量来控制采伐量, 这一理论和原则是正确的,是法正林学说理论的核心,实践证明,它是合理的、正确的,具有现实意义; 法正龄级分配对实现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作用,它是达到法正生长量、 法正蓄积量、法正林分排列的基础条件。 法正林反映了采育结合、合理经营的观点。 法正林分排列是构成法正状态的四个条件之一, 从林学的角度看,有利于保护、 更新和运输,这实际也与采育观点相结合的。对于环境保护和国土保安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5,缺 点, 法正林强行定型化、模式化; 法正林只是从森林

16、的内部条件出发考虑木材的永续利用,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 法正林是从现有同龄林组织经营出发,对如何发挥林地的自然生产力注意不够; 法正林主要针对有林地,即现有林经营管理和永续利用问题,对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的林业规划以及更大地区、林区的规划,其理论本身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法正林只着重用材林,对防护林、风景林等环境保护性质的森林如何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不符合现代“全面、合理、永续的发挥森林多种效益” 的要求。,第二节 法正林理论,法正林学说的评价,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6,完全调整林是森林通过若干次调整以后,形成理想的森林结构,建立起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永续利用结构空间秩序与时间秩序的标准林。完全调整林根据年龄划分为同龄林与异林龄完全调整林两种类型。,第三节 完全调整林,2019/8/24,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7,1完全调整林应具备的条件,*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