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612607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课程化的校本研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干训部 曹兵,走向课程化的 校本研修,教育在不断成为一门设计和改进的科学。 教师的专业化就是一个不断设计和持续改进的过程。,2,理解成人学习 成人学习的特点: 重“实践逻辑”而非“学术逻辑” 重“问题解决”而非“知识习得” 重“任务驱动”而非“求知驱动”,2,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2,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让教师立足于任职学校,紧密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将学科教研、培训、科研融为一体的活动称为校本研修。 校本:立足于任职学校,基于学校又不限于学校。 研修:融教研、科研、培训为一体(研训一体化)。,一、校本研修的概念,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对校本研修的诠释: 在专家、培训者、

2、教研员、高水平同行的指导下,教师通过研修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逐步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一、校本研修的概念,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立对校本研修的诠释: 从教师教育生态发展的视角看,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的服务对象都是同一个教师群体,目标任务也相同,都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出发点是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落脚点是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而两者都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应该将学科教研纳入教师终身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范畴。逐步实现研训一体化(研修)。,一、校本研修的概念,2,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1

3、 国际趋势 东京大学著名教授佐藤学先生指出:“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2国内形势 06年10月,北京召开全国首届教师教育论坛; 07年5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以校为本教研 制度建设现场会; 07年以后全国以区县培训机构协作会的机制,探讨校本研修。,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360学时。 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规定360学时的50%的作 为校本研修。 重庆市规定400学时,50%校本研修。 浙江省规定360学时的三分之一进行校本

4、研修。,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2016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 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2018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3 上海做法 市教委规定:每位教师参加市级课程的培训占总课时的10%-20,区承担培训课程的30-40%,校本研修的比例(应大于、为、原则上)50。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培训课程包括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体验三大类别。 同时规定,校本研修的课程设计开发侧重于师德与素养、实践体验两大类。,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二、提升对校本

5、研修的认识,十三五期间 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每位在职教师参加 市和区(县)级课程为17%(60学时); 校本研修课程为83%(300学时)。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市区共建共育机制,中小学、幼儿园区域中每10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市或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推动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对360的任务分解:,4 专家观点 后茶馆式教学创始人张人利:教师所进行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临床研究),由于学校不同,一个学校的研究不能代替另一个地区和学校的研究。因此需要校本研修。校本研修不可替代。 顾泠沅教授: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校本研修的过程符合

6、教师知行合一的认知规律;校本研修的价值取向符合教师的情感需求和体验。,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4 专家观点,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教学研究的转型提供了诸多的启示。,4 专家观点,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静安区教育局陈宇卿局长:以校本培训催生教师教学主张,激发专业自觉 1.培育教师的教学主张,使其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力源”。 2.改善学校教师专业行为展示模式,提升教学专业研究能力。 3.在校本培训中,个性定制差别发展教师成长,不断增值教师的专业成功,把握住教

7、师专业成长的“黄金期”。 4.学科教学知识的体系化培训应成为学科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课程。,二、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5 校本研修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2,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1 规划与计划的制定 2 组织保障 3 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 4 校本研修的主题与内容的确立 5 校本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 6 校本研修档案管理与学分认定,三、如何做校本研修,1 规划与计划的制定 学校为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应制定 A五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B每年度的校本培训计划;(如何制定) C校本研修课程(项目)方案,三、如何做校本研修,2 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亲自挂帅。 职责明确:师训专管员至关重要

8、。 师训干部负责研修课程的预审、申报、研修材料的整理归 档(校内)、项目研修结束时的学分申请等工作。 流程清晰:,三、如何做校本研修,3 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 途径: 教研组研修,8次左右,约20学时; 年级组研修,4次,约12学时; 项目组(拓展研究性课程)研修,4次约12学时; 校内“对话式”培训; 课题研究; 自主阅读,“自研式”培训,论文撰写; 青年教师政治学校(每学期6学时); 外来课例资源的开发利用; 骨干教师的培养。,三、如何做校本研修,3 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 方式: 1.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课例研究等。 2.基于

9、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 3.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三、如何做校本研修,3 校本研修的途径与方式 方式: 4.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5.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6.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微信平台等。,三、如何做校本研修,4 校本研修的主题与内容 1)主题与途径 2)主题如何产生 主题可以围绕学校、年级或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

10、问题、学校发展需要将要面临的问题来产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载体)来实施。 找不到问题怎么办?,三、如何做校本研修,如何找问题? 1. 找微观问题 2. 教师困惑在哪里 3. 学校发展需要教师成为怎样的教师 4. 对照教学发展趋势找(锺启泉),三、如何做校本研修,4 校本研修的主题与内容 1)主题与途径 2)主题如何产生 主题可以围绕学校、年级或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发展需要将要面临的问题来产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载体)来实施。 3)主题与研修对象,三、如何做校本研修,4 校本研修主题与内容 4)研修主题与专题 A 研修主题应该是中观或微观层面; B 研修的内容必须是学校当前实际的具

11、体问题; C 主题下的各专题之间应该有逻辑关系; D 课程化的研修是校本研修的高级阶段。 5)主题选择案例 案例一(学校整体) 案例二(班主任) 案例三(教研组),三、如何做校本研修,5校本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求 课程方案的基本要素 研修主题; 主题产生的背景; 课程目标; 参加对象(人数); 实施过程; 主要内容; 研修方式; 研修次数; 考评方式与成果形式 (例表),三、如何做校本研修,5校本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求 研修课程规模(微型课程,20学时左右) 完成时间(控制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 研修课程特点 应用性、实践性、问题化 (以微小的篇幅将相关教学理论、案例、方法、策略等 融入其中,集

12、中解决一个实践问题),三、如何做校本研修,5校本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求 按计划有准备的实施 研修课程计划例举 校本研修实施案例,三、如何做校本研修,6校本研修档案管理与学分认定 A)学校保留备查的档案材料: 1校本研修的计划 2 申请表 3研修课程进度表,积累的研修过程资料(如讲稿、 PPT、研修现场记录、录像、照片等) 4校本研修活动点名表 5校本研修情况表(考评结果、形成明确具体的成果) 6 项目培训的小结(陈述培训的利弊得失,经验与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等)。,三、如何做校本研修,6校本研修档案管理与学分认定 B)为申请学分向区县培训机构递交的材料: 1校本研修的计划; 2申请表; 3研修

13、课程进度表; 4校本研修活动点名表。 5校本研修情况表(考评结果); 6项目培训的小结。 学校师训专管员汇总好材料(共6份),交区培训管理机构。,三、如何做校本研修,6校本研修档案管理与学分认定 C)学分认定: 1区县培训管理机构根据学校递交的材料,核定学分。学分银行中学分自动生成。 2 为确保质量,必须做到先课程申请审批后实施再学分申请。 3 学分核定办法(原则上按照每10个课时1学分来核定)。,三、如何做校本研修,2,提升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一)校本研修的困境分析 主观因素:中小学教师学习主动性。 (现实问题) 客观因素:缺乏专业引领。 (最大障碍) 观点一:萝卜烧萝卜烧不出肉滋味。 观点

14、二:萝卜烧萝卜能少出新的滋味。,四、校本研修的机制保障,(二)机制保障 1强制性机制:校本研修是教师获得学分的重要渠道,而学分是否达标是职务晋级的必要条件。 2激励机制:区域层面,每五年举行两次学校师干训工作先进集体评选,对学校、教师进行奖励。评比细则中54%为对校本研修的检查。,四、校本研修的机制保障,(二)机制保障 学校层面:在制定制度时,既要有研修活动的要求,又要有进行研修的场地、时间、经费保证,还有考核奖励办法。(学校案例) 3引导机制: 校本研修的展示和评价是确保校本研修质量的关键举措。,四、校本研修的机制保障,(二)机制保障 3引导机制: 区、校共同开发校本研修课程,建设一批能为校际、区域共享的精品课程。区、校要努力提供课程开发、建设的物质保证。,四、校本研修的机制保障,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