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勃起指南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12219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常勃起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异常勃起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异常勃起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异常勃起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异常勃起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常勃起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常勃起指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男科诊断治疗指南阴茎异常勃起诊断与治疗指南 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是一种较少见的病理性勃起状态,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由于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可引起严重后果,包括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阴茎海绵体纤维化和阴茎畸形等,成为泌尿男科的急症之一。一、定义和分型阴茎异常勃起是指与性欲和性刺激无关,持续4 小时以上的阴茎持续勃起状态。可分为 缺血性(低流量型、静脉型)(low-flow priapism,LFP)和非缺血性(高流量型、动脉型、)(high-flowpriapism,HFP),其中以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较常见。(一)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缺血型阴茎

2、异常勃起是临床最常见的阴茎异常勃起类型,属于泌尿男科急症之一,其特点是阴茎海绵体静脉血流出量减少,血液滞留,海绵体内压力增高,动脉血流入量减少,甚至停滞,阴茎海绵体出现缺氧和酸中毒,临床表现为阴茎持续坚硬勃起和疼痛,预后较差。(二)非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阴茎异常勃起发生率为1.5/100000/年6,其发生高峰在510 岁和2050 岁。近十年国内核心期刊报道的阴茎异常勃起共515 例,平均年龄约35 岁(874 岁),其中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为403 例,占总病例数的78.3%,平均年龄约35 岁(874 岁)。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病例中,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罂粟碱、前列腺素E1 等)

3、导致的139 例,白血病82 例,输注藻酸双酯钠33 例,与肿瘤相关26 例,镰状细胞性贫血17 例。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112 例,占总病例数的21.7%,平均年龄约36 岁(1355 岁)。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病例中,外伤导致的为102 例(占91.1%),其他10 例原因分别为手术、性交、不明原因。三、病因(一)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国内报道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主要包括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罂粟碱、前列腺素E1 等)、白血病、输注藻酸双酯钠、肿瘤、镰状细胞性贫血等。1、血细胞性和血栓性因素镰状细胞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儿童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镰状红细胞导致白膜下小静

4、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所致8。地中海贫血及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血液粘滞性过高,阴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此病。白血病也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白细胞数目增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有关。此外,白血病的肿瘤细胞可能直接浸润海绵体,造成血管破坏。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均可存在高凝状态,有较强的血栓形成倾向,从而诱发阴茎异常勃起。2、药物因素药物因素是最常见的成人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原因。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的广泛应用,使得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生率明显增加(5%21%)。国内报道34.5%的阴茎异常勃起源于血管活性药物的海绵体注射,其中以罂粟碱或其复合型血管活性药物发生率最高,

5、但类似情况在国外仅占5%,而注射前列腺素E1 引起者少见,仅占1%。抗抑郁药、镇静剂、某些抗高血压药物,滥用可卡因、大麻、酒精等,也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医源性因素,例如连续硬膜外麻醉因外周血管扩张可诱发阴茎异常勃起。此外,也有关于PDE5 抑制剂和大剂量使用睾酮引起阴茎异常勃起的报告。3、肿瘤一些盆腔肿瘤与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生有关,如膀胱癌、前列腺癌、尿道癌和转移至阴茎的肿瘤等。阴茎癌的直接浸润以及腹膜后纤维化,均可压迫血管,阻断阴茎静脉回流,导致异常勃起。4、神经因素传染病(如梅毒)、脑瘤、癫痫、中毒及脑脊髓损伤等,均有可能影响勃起中枢;脊髓损伤(特别是高位脊髓损伤)也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极少

6、数椎管狭窄患者(比如马尾压迫综合征)可发生阴茎异常勃起。5、炎症和感染盆腔感染导致血管神经束受压是引起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原因之一。6、特发性因素30%50%的阴茎异常勃起为特发性,原因不清,且多为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二)非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多数非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患者有会阴部、阴茎外伤史。阴茎海绵体动脉与海绵体窦形成异常的血管通道,使动脉灌流和静脉回流功能失衡,阴茎海绵体内血液的高灌注率和低流出率是非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发病机制。四、诊断(一)诊断原则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关键在于尽早判断是否存在阴茎海绵体缺血性表现,因为缺血性阴

7、茎异常勃起需要尽早处理。(二)诊断方法阴茎异常勃起的主要症状为非性刺激下持续4 小时以上的疼痛或无明显疼痛的阴茎勃起,通过问诊和体检基本可以明确诊断。1、病史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寻找可能的病因,并在局部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处理原发病。病史应包括:(1)阴茎异常勃起的持续时间及变化情况;(2)疼痛的性质及程度;(3)以往异常勃起的发作次数、发作原因、治疗方法和疗效;(4)与阴茎异常勃起相关的药物使用情况,如抗高血压、抗凝、抗抑郁药物,PDE5 抑制剂、藻酸双酯钠及阴茎海绵体注射的血管活性药物等;(5)骨盆、生殖器或会阴部外伤,特别是会阴部骑跨伤史;(6)镰状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史;(7)其他疾病

8、史,如肿瘤病史、神经系统病史(癫痫、脑动脉瘤、椎间盘突出、损伤性截瘫等);(8)长期肠外高营养病史;(9)既往阴茎勃起功能状态。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全身系统性检查和局部查体,以局部查体为主。(1)阴茎检查:阴茎硬度、温度、触痛程度和颜色变化等是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体征。查体要注意是否可触及海绵体搏动。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阴茎勃起硬度为4 级(完全勃起,硬度坚硬),皮温较低、颜色暗紫,疼痛明显,很少能触及海绵体搏动。而非缺血型的阴茎异常勃起阴茎勃起硬度多为23 级(不完全勃起,硬度一般),皮温稍高,可触及海绵体搏动,疼痛不明显。(2)腹部、会阴部和肛诊检查:偶尔可发现这些部位的创伤或恶性肿瘤的

9、证据。3、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检查可发现血液病患者,同时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急性感染;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电泳有助于诊断镰状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红蛋白病。(2)阴茎海绵体内血气分析:是区分缺血型和非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的可靠诊断方法之一,应尽早检查。缺血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阴茎海绵体内血液粘稠,由于缺氧而呈黑紫色,血量少,甚至难以抽出,血气分析的典型表现为PO260 mmHg,pH90mmHg,PCO248 小时),以上分流术常难以达到满意疗效,采用T 形分流+海绵体隧道术27或Al-Ghorab+海绵体隧道对长时间的异常勃起有较好效果,但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