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01KB
约6页
文档ID:9611510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1/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绝· (yǎn) 曦月(xī) 属引(shǔ) 与其奇者(yù)B.横柯(kē) 藻荇(xìng) 徙倚(xǐ) 鸢飞戾天(lì)C.缥碧(piāo) 经纶(lún) 轩邈(miǎo) 重岩叠嶂(zhàng)D.长啸(xiào) 驱犊(dú) 窥谷(guī) 泠泠作响(líng)【点拨】A项“属”应读zhǔ;C项“缥”应读piǎo;D项“窥”应读kuī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实是欲界之仙都 D.蝉则千转不穷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2分)A.绝多生怪柏 B.横柯上蔽C.互相轩邈 D.任意东西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虽乘奔御风 B.四时俱备C.蝉则千转不穷 D.庭下如积水空明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恐前后受其敌C.其一犬坐于前     相与步于中庭D.经纶世务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有时朝发白帝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7.古诗文默写。

6分)(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4)(厦门中考)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大连中考)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的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6)(昆明中考)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高揽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日暮怀归之情8.(衡阳中考)综合性学习6分)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1)【书法中的“酒”】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2分)感受: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文学中的“酒”】如果你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2分)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3)【生活中的“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2分)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二、阅读理解(46分)(一)(娄底中考)(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10.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诗人受到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二)(曲靖中考)(10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2)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自非亭午夜分   是非木杮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点拨】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故”分别是“所以”;“学过的知识”B项中“非”是“不是”,意思相同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点拨】第二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2分)示例一: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示例二: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月色入户(门)(2)盖竹柏影也(大概是)(3)止午、未、申三时(仅仅,只是)(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美妙)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安可为俗士道哉?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1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1)写月语句:【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2)描写方法:【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直接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1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四)(内江中考改编)(9分)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节选自柳宗元《哀溺文序》)【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ménɡ):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很短的距离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20.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永之氓咸善游(都)(2)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渡过)(3)吾腰千钱(腰间缠着)(4)是以后(因此)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你太愚蠢了,被(金钱)蒙蔽得太深了!自己将要被淹死了,还要拿钱财干什么呢?2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3分)不要被金钱所累(要懂得取舍)文中的人,虽然擅长游泳,但是他不肯放弃腰间的财物,最终被淹死了。

这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置于生命之上的人,必然会为钱财所害参考译文】永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一天,河水上涨得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因此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太愚蠢了,被(金钱)蒙蔽得太深了!自己将要被淹死了,还要拿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很多财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五)(13分)种 子明前茶①从小,生长在皖南乡间的明冠华就为家里做保存种子的工作:南瓜瓤挖出,南瓜籽在泉水中冲净,放在竹编的笸箩里晾晒;花生剥出,逐粒精选,晒到手摸上去有点发涩;苋菜、油菜、芝麻的种子,都轻得很,托在手上翻动挑拣,要屏住呼吸这些种子晾干时都要防老鼠,防鸟雀,防瓦楞上走过的猫②才六七岁的明冠华看管着这一切她明白,明年,整个菜园的生机,都落在她手上③唯一不需操心的,是院落里的丝瓜种子。

夏秋之交,最后一茬丝瓜一定会在枝头留着,等它们变粗、变老,直到丝瓜瓤的水分完全被飒响的秋风收去最后,摇一摇它,种子就在里面沙沙作响④菜瓜和杂粮的种子,被一一收在小布袋里,封存于瓦罐中做这些事,令明冠华的神色,有不同于乡间小孩的庄重⑤她一定没想到,20多年后,自己研究生毕业后会在北京教学植物园里工作,教城里小孩辨认各种植物的果实与种子,观察植物发芽生长的全过程,进而探索自然的奥秘⑥我是在植物园的小径上遇见明冠华的她见我捡拾椴树的叶片,瞅着粘附在叶片下的种子惊讶微笑,就主动找我攀谈,说植物的果实与种子本来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