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02627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小语探究性学习重庆市巫山县龙井小学 陈世荣 邮编 404701 手机 13594463483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的“ 教学做合一” 是指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它对当今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笔者以为主要表现以下特点:一整合性。陶行知说:“要教学必先有手和脑的结合与思想和生活的合一,换句话说不单是要脑力,同时也要劳心 。 ”这就是整合的思想。他曾指出:“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

2、。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导分不开。 ”这些方面都是统一的,整合的。整合性要求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教学要素及相互联系和影响,不是把教学当成单个的游离于整体教学活动之外,强调教学系统的整体协调,发挥综合优势。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整合性,它不仅包括各学科之间、课内外之间的整合,也包括探究性学习目标、内容、过程、结果、形式等方面的整合。如笔者曾组织学校 3-6 年级学生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和他(她)的 ”,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古诗进行外延,让他们收集

3、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或小故事,加深对诗的理解。这样的延伸活动既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促进了课内外、学习目标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等有机的整合。面对着每一篇千字以上的学生习作,我们不仅感叹:改进学生课外作业的形式,密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与感悟生活的联系,他们就会在语文课外的广阔空间里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就会激发他们巨大的语文创新生活的潜力。因此,我们要力求避免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影响学生发展的探究性学习中的各种教育要素,而用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探究性学习过程、认识学生、认识各种教育因素。二民主性。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公学创学旨趣中强调:“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

4、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就是融洽平等互教互学的民主精神。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民主性表现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的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性活动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

5、出决策。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乏、教师的专业出身和经验阅历,在学生交流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会使整个探究过程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在探究课文中教师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扮演特殊的角色。但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常常更加敏锐、自然、接近真实,他们在不受众多背景性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课标” 语)一次,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只白鹤时,问到:“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呢?”大多数学生齐声说:“第三只。 ”唯有第一组第一排的一位男生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第三只也找不

6、到。 ”教师很明显听到这一声音,她立刻转过脸,有意回避,不了了之。整堂课,小男孩怏怏不乐。事后知道该男孩思维活跃,经常“爱打岔”,教师恐其“ 问题拐” 而耽误课堂进度。这类事件明显与现在的“课标” 精神背道而驰。我们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天生的学习者的权利还给他们,让他们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允许多元思维并存,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另一位教师执教第五册做风车的故事时,针对文中卡特说的两段话进行质疑:卡特说的话不对呢?为什么?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大家各执一词。于是教师尊重学生各自独特的体验,引入即兴辩论,根据学生所持观点,组成:甲方卡特说得对;乙方卡特说得不对;

7、丙方卡特说得既对又不对。三方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通过争论,大家知道:卡特提的意见是对的,但不应该用嘲笑的口气说,以至于卡特羞得满脸通红。这种辩论,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受到了教育:在给别人提意见时,要多为对方想一想,做到合情合理。这种辩论显示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思想,暴露了学生探索、讨论的思维过程,既忠实于教材又不受教材的局限,珍惜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三实践性。陶行知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这就是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

8、在做上学,在知识的源头上做学问。实践性要求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习知识,掌握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与完善。这不仅是一个知识摄入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着态度和情感的综合体验过程。如一位教师进行探究性阅读白杨一课时,先听写“大戈壁、界限、混黄一体、思路、沉思、表白、高大挺拔、出神

9、”8 个词语。订正后,要学生说说其中哪几个词语都与“思”有关(思路、沉思、出神) ,然后再读课文,写了爸爸的哪三次“思”。学生归结出:望着眼前的白杨高大挺拔而沉思,是一思;想着胸中的白杨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是二思;看到了未来的白杨,新一代边疆建设者正在成长,是三思。至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炼出了课文的简明主线三思。教师在主线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度集中的探究性阅读专题:“课文写爸爸的哪三种沉思,各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思什么?为什么思?说明了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次去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课堂上完成这一步,才用了 12 分钟时间,这就为充分进入探究性阅读过程,为自主探究与小小组探究赢得了充

10、裕的时间,切实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条件读书探究。再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探究性阅读“变色玻璃”一节,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探究角度,即把这一小节课文,怎样改变成“变色玻璃自述”。这就为从实践运用的角度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创造了条件。因为“自述”既带有童话想象的性质,又能恰当地改变人称,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的特点、用途说完全、说明白、说生动,并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就必然把如何作改变的探究与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探究性学习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四创造性。陶行知说:“做”是“ 创造的过程”, “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他要求“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

11、做之所以然,并发见比现在可以做得好一些的道理。 ”因此,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有新的创造。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由于向学生赋权增能,学生不仅变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而且更具有创造能力,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是在学习中成长的人,是学习社会中的主体。我们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走自主创新学习之路,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创设合作、交流、对话的学习环境。我们应做到:加强和改进教学过程中的预习环节。指导学生收集新课内容的背景材料、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将新课学习中的难点或不理解之处列出,鼓励他们在预习中尝试解答新课学习的问题(如课后的“思考?练习”) 。

1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提出疑问并陈述自己的观点。改革课后作业。拓展课后作业的类型;增加课后作业的层次,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作业进行选择,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丰富完成课后作业的手段;改进作业的内容和方式。笔者在教学新型玻璃后,让学生写一篇简单的“关于玻璃的研究报告”。交上来的作业出乎我的意料,研究的玻璃很多,像平板玻璃、钢化玻璃、磨光玻璃、照明玻璃、生物玻璃等,其中一篇关于弯曲玻璃的研究报告就是这样写的:一名称:弯曲玻璃。二特点:柔软,能随便弯曲,不易碎,透光性能好,容易加工、裁剪。三作用:可根据房屋不同的形状,制成不同形状的窗户,可以做成许多

13、漂亮的玻璃工艺品。由于弯曲玻璃不容易碎,根据需要可做成很大的玻璃面,如大型建筑物上要做曲面的采光屋顶;农村冬季种植蔬菜时可采用弯曲玻璃做大棚,天气暖和时可以很方便地折叠起来。四应用举例:弯曲玻璃,建筑物可以采用,交通工具可以采用,农业生产可以采用,家庭装饰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练习能激发每个学生的不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多种优秀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能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创造。五形成性。陶行知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也就是说,做贯穿着全人生,从小到老是活人都要做,整个人生都要做;既要“做事”,又要“做人”,要“ 求真知”、 “做真人”, “做

14、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要体现评价的开放、多元的形成性过程,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要摒弃传统的评价方式中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要把知识作为一种过程而非结果,肯定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建构独特意义的过程。它除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判之外,更主要的是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促进学生深入地更有效地探究下去。从评价对象来看,它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探究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来的智慧、能力、态度、信念等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评价的方式来看,它重视正式评价,但更重视非正式评价,如现场评价、成长卷宗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自评与互评式的团体评价;从评价标准来看,它认为事先确定一定的评价规则和标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些评价的规则和标准是随着探究活动的进展而有所变化的。综上所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是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