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601058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产教结合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策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探索-以秦皇岛技师学院为例吕寨平 1, 程志强 2(1.秦皇岛技师学院;2.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从 2008 年启动并开始收集资料,2009 年初步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作为 2010年秦皇岛市第一批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立项(立项编号:102001A475)并于 2011 年结题,历时四年,其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该成果在院领的支持下从 2009-2011 年在秦皇岛技师学院 08 机械加工专业实验班进行科学实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毕业两

2、年后通过对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的回访,获得较高的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背景下继续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课程设计与实施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培养模式简介所谓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教学模式(以下简称: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是指学生通过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体验,将企业生产要素与岗位工作过程融合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模拟企业管理方法,规范其日常学习行为与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其职业意识、岗位技

3、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终身学习能力等职业非技能关键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重实践宽基础的原则,应用模块教学理论,将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与现代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按照企业生产要素的内容与工作过程的流程要求,遵循学生现阶段年龄认知特点与认识论的规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按照 4:6 的比例设计,在实践课程设计时,保持一定的操作基本技能训练的时间,为师傅带徒弟参加生产实践奠定基础。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式。理论与实践前两年采取两周对倒的方式,第三年全部为实践课程。产教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分五个阶段进行,形成从岗位认知教育学生职业养成性技能训练学生关键能力训练专长培养四个模块的产教

4、结合新模式即学生职业养成性教学模式。 (详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 期)在学生产教结合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四模块理论确定后,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关键,学校应明确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尤其是从企业引进教师的积极性,利用各方力量加快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此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2、课程设计策略2.1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该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是必须遵循产教结合教学规律,发挥学校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市场调研,进行产业分析,职业岗位分析,优化专业建设,构建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近并适度超前的课程体系。明确指导思想便于各系部和参加实施的教师在按照产教结合下学生职业养成性教学模式课程设

5、计时明确方向,能紧紧围绕教学模式模块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的纽带作用,便于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岗位分析与生产过程要素分析,使制定设计的课程能够与企业实际相符,并在教学内容中引进企业新技术内容,建立适度超前的课程体系。2.2 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职业院校应建立由地区各行业骨干企业专家、部分教育专家、学校领导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以秦皇岛技师学院为例,专业委员会在近年产教结合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但由于组织的松散性与各成员工作关系及利益驱使,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形成长效机制。2.2.1 完善组织形式,建立联络工作机构 职业院校要完善

6、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与分工,进一步细化分工,成立以服务于系部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的分会,利用本地域优势,将更多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技术管理专家吸纳进来,组织类似于俱乐部或专业论坛形式的组织形式,一方面搭建满足他们之间专业交流平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学校专业与课程开发活动,为此,建立在学校专业委员会领导下的各系部牵头的分会与长期联络工作机构,由专人负责,进行定期的专业活动。2.2.2 对专业委员实行动态管理,实行有偿服务 职业院校要拿出一部分经费,再采取企业俱乐部会员赞助形式建立专业发展基金,对专业委员会成员,结合企业需要,采取企业奖励性与专业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对专

7、业委员会成员提供有偿服务,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按照委员会成员对专业指导的态度与作用实行动态管理。2.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与方法2.3.1 明确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要倡导和宣传为企业培养一线产业技术工人的职能,这个定位不能动摇。 要想使培养的职业人才符合社会需要,就必须进行职业需求分析,围绕职业岗位所需,通过对所要开设专业的应用范围以及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综合能力培养的分析后,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3.2 改进课程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要强调产教结合的主体是学生,产品是纽带,学生只有通过生产产品的劳动中,形成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及其必要的职业品质。考虑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需

8、要,我们在课程设计时,突出宽基础,重实践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按照 4:6 确定,应当改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 1:1 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职业养成性素质教育为核心,把操作技能、理论应用能力、职业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轴线。职业院校要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一体化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的形成通过参加企业产品生产的实践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分模块进行,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职业养成性教学模块的要求,拟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制定实施计划、控制教学进度与质量、实施评价体系的活动培养其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2.3.3 改革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

9、导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授课方式,过分强调从书本上传授知识,学生也主要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由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还妨碍了课程体系的改进。职业院校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逐步使用专题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和模拟现场工作情境教学等教学手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2.3.4 实行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 职业院校要改变目前单一 “双证制”终结评价模式,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职业活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等模式,引导培养学生良好

10、的职业综合素质。 3、加强教材体系的建设职业教育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计划经济时期沿用的教材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惯性,对调整当前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材体系都有着较大的困难。而且全国各学校与专业对应的产教结合的专用教材几乎没有,上海市前些年实施的机电、汽车维修、数控车工等工种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教材,只是一个教学标准。所以,职业院校要加强教材体系的建设是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体系建设要面向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一要选择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进行教材体系改革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教材;二要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地区

11、产业结构的特点,需要一定实力,难度较大,但可以通过校际合作交流的形式引进;三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围绕产教结合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块,成立学校校本教材开发小组,制定指导思想,在目前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方案,新入职教师培养试验班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组织由相关专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校骨干教师参与的校本教材的开发,满足产教结合的教学需要,形成教学针对性强,具有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产教结合校本教材。4、 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产教结合学生职业养成性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和 CBE模式模块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参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实践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一定要注意工作过程要素的

12、全面性和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注意把握不同实施阶段的重点和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既要保持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又不拘于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学习的教学效果。4.1 指导教师要认真领会“两个全面性” 所谓两个全面性是指工作过程要素的全面性和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4.1.1 工作过程要素的全面性 由于职业能力只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因此必须将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即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每个工作过程,都是这 4 个要素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成果的过程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应设计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环境),

13、在这个工作、学习环境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产品或服务) 。为此,职业院校努力使学生展开满足专业要求的工作活动,这就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正确地使用工具,需要与工作人员(包括师傅和车间主任等管理人员) 进行合作与沟通,必须时还包括与顾客沟通。4.1.2 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 职业院校要强调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是要实现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解决专业问的全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 并掌握操作技能,学习掌握各工作过程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践行动中通过任务引领获取专业知识并构建自己的

14、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2.2 注意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与特点 职业院校要在四模块教学设计中,四个阶段教学是按照学生个体认识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不同的能力来设计的,因此在教学实施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第一阶段是岗位认知阶段。职业院校要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学生参观所学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活动的工作实践,并结合岗位生产要求学习相关的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说明书等,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应岗位基本操作要领,并了解岗位工作要求与工作内容,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对专业岗位的感性认知,为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增强

15、学习的目的性。在此阶段的重点是专业岗位的认知与了解,使学生初步建立职业角色意识。第二阶段是学生职业养成性技能训练阶段。职业院校要强调教学方法是采取任务引领下的师傅带徒弟学习方法,通过不同岗位的生产岗位轮训,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在参加生产产品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等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与此同时通过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加深对企业生产管理的认识,为学生形成自觉地职业行动奠定基础。在这阶段通过学生轮流进行专业讲座的方法,培养学生专业自学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16、、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职业院校要通过组织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参观扩大专业视野,提高专业素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分配重点岗位与一般了解岗位的课时比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新鲜期过后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调整,防止学生产生岗位学习厌倦;也要注意阶段考核,给其一定压力,注意学习效果。第三阶段是职业关键能力培养阶段。职业院校要清楚,在这一阶段的关键能力是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但对个体生涯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这个阶段主要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选择生产过程中典型产品开展项目教学,模拟企业产品试制情境,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指导教师下达包含产量、工期、技术要求的生产技术任务,项目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按照项目教学的过程要求形成集体进行产品功能分析讨论并编制工艺规程与生产计划实施制造计划产品自检指导教师验收技术总结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制定计划、实施控制与反馈能力,以及作业评价与技术总结等非专业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