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842951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行业基本分析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一季度物流行业分析报告目 录内容提要1一、物流行业发展特点分析1二、物流行业目前存在的信贷机会2三、物流行业目前的主要信贷风险2四、对物流行业的信贷策略2上篇:物流行业分析提要3I物流行业整体分析3II物流行业基本评价(SWOT)4下篇:物流行业分析说明5I物流行业分析5一、物流行业运行分析5二、物流行业政策分析8II第三方物流分析10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10二、中国第三方物流遭遇三大尴尬12三、第三方物流的中国效应14四、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18III企业分析24一、中外运一意洽购三大航空24二、环京物流结盟广发行共创价值链服务26三、华东最大沥青物流企业在镇海港区开张27四、

2、IBM并购马士基子公司27IV资本市场分析29一、武汉今后三年投资11亿元29二、巨资涌入南京物流业29三、广发行物流银行业务突破40亿元30V区域热点分析31一、天津构建立体物流中心31二、重庆物流恶性杀价造成行业亏损33三、泛珠三角物流联盟3月成立38四、长江流域物流基础设施的原动力38五、南宁规划建设四大物流基地41六、张家港我国唯一保税物流园区42七、杭州将构筑五大现代物流发展区域43八、北京物流资源亟待整合44九、厦门构筑区域间5小时交通圈44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在组织机构、施工措施、安全生产上进行了组织落实,本技术文件将作为今后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该

3、工程将列为我公司昆山地区的重点工程,实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竣工、保质量、保后期服务。内容提要一、物流行业发展特点分析(一)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雏型已经形成,并且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行业上下游影响物流作为一种服务业,其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经济20多年来发展很快,每年以9.4%的速度增长,因此对物流行业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从而有利于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三)行业国际因素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全球零售业、物流业巨头也竞相

4、在中国设点布阵。这些将进一步刺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四)行业发展趋势有关专家预测,未来10至20年,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将下降到15%以下。(五)行业与银行业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时期,银行方面应密切关注我国物流行业动态,把握时机适当进入。二、物流行业目前存在的信贷机会(一)行业利润水平可接受度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利润水平可接受程度较高,银行方面应选择进入。(二)行业信贷机会分析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较高,银行应把握机会选择进入。其中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值得银行重点关注。三、物流行业目前的主要信贷风险(一)

5、行业风险分析尽管中国物流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但是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这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给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二)风险控制重点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还刚刚起步,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并缺少物流专业人才;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建设规划缺少合理统筹。这其中的问题如不引起重视,就会影响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四、对物流行业的信贷策略物流业模仿行为相对容易。因为物流业存在很高程度的技术不确定性。我国物流产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新兴产业,大部分企业是由传统的储运业转变而来,物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而且物

6、流涉及的领域广阔,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竞争者和替代者,所以物流产业内竞争对手的模仿行为相对容易。同时物流业的技术机密和商业诀窍保密收益低。这些因素都给银行的投资带来一定风险。上篇:物流行业分析提要I物流行业整体分析运行特点1、社会物流总支出比重有所下降;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逐步提高;3、各类物流企业发展迅速;4、物流需求呈多元化趋势;5、物流标准化工作得到加强。存在问题我国的物流产业与国际上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起步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是内资物流企业的主要劣势。前景预测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广阔。对策建议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完善

7、物流企业税收管理;调整部分行政性管理事项。II物流行业基本评价(SWOT)强势1.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2.发改委等九部委鼓励工商企业将与物流相关的业务剥离出来,以壮大市场,还将积极扶持物流公司透过境内外的资本市场融资,提升企业的实力及竞争力。弱势1.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落后于需求;3.港口严重积压状况已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机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风险中国物流缺少稳定的行业标准,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极大的降低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利润。下篇:物流行业分析说明I物流行业

8、分析一、物流行业运行分析入世之初,不少外国专家都认为,物流业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有关专家表示,入世三年外资的进入,没有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制约或形成垄断,而是一种推动,是一种共赢。入世三年来,中国物流产业雏型已经形成,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与商贸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始打破,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已成为一大趋势,特别是物流业务的外包。根据2004年中国仓储协会等单位的调查,我国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的占18%,部分外包的占55%,选择部分外包的企业比2003年高出11个百分点,比2

9、002年高出19个百分点。商贸企业选择全部或部分物流外包的占27%。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制造业中,选择全部或部分外包的占57%,在商贸企业中选择全部与部分外包的占38%。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工业与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外包发展极不均衡,东部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的释放快于中部、西部,连锁超市、家电、汽车、石化、电力、日化、医药、烟草等行业的物流需求释放快于其它行业。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与股份制企业的物流需求大于国有独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由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与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组成的物流企业集群形成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行业。进入物流领域的已有八个方面军:物流企业、工业与

10、商贸企业、物流设备与设施提供商、IT企业与咨询公司、物流教育与研究部门、物流地产投资商、金融与保险业、物流仲裁机构,八路大军在物流领域各显其能。三年来物流市场虽不完善、不成熟,还比较混乱,市场化程度不高,但已初步形成,无序的状况有所改善,有些管理条例已经或正在出台,正向有序发展,但要走的路的确还很长。中国入世前后,国外著名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摩根斯坦利、埃森哲、美世顾问等都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前期侦察,他们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物流市场很大,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物流业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10年内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同时,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模式

11、落后、运作观念落后、人才短缺、物流的高成本、低效率是基本特征。外国物流企业必须实行抢滩战略,以其规模、资本、技术、管理、信息、人才优势,抢占物流市场。他们同时告诫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必须实行本土化战略,要有长期战略眼光,不可能短期就取得高效益。物流洋巨头大兵压境最近一段时间,外资企业在中国物流市场上的战略意图,已随着其实施的购并、参股、投资等资本运营行为表露无遗。他们或成立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物流企业,推进全国布局;或进入中国国际货邮运输业务,特别是快递业;或进入中国港口物流,已有近百家航运公司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班;或进入物流装备与设施生产与供应领域;或进入中国物流人才培训市场、物流信息平

12、台软件市场;或进入物流地产投资领域,包括物流园区投资,配送中心开发,物流节点,特别是港口建设投资等,最明显的是德国汉诺威与慕尼黑,已抢占物流展览半壁江山。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的有跨国物流公司,也有中小物流公司,但跨国物流公司,特别是世界排名前20名的公司在气势上占了上风。丁俊发举例说,荷兰天地(TNT)到2010年在华分支机构将从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为中国1000个城市提供物流、快递和直邮服务,员工增至3万人,仓库面积增至325万平方米,将组建拥有2500辆车的运输车队。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德国邮政(DHL)、丹麦马士基(Moeller)、美国总统轮船(A

13、PL)、日本日通(NIPPONEXPRESS)、英国英运(EXEL)、新加坡海皇(NOL)等等,都在中国有大动作。世界著名的物流装备生产厂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如德国西门子、林德,日本丰田产业、大宇重工,瑞典沃尔沃,美国巴特勒等等。中国香港特区利用CEPA的实施,物流企业纷纷赴内地发展,目前已在上海申报的独资物流企业有60家,28家已获商务部批准。三年时间的中外合资合作,已初步克服“水土不服”症,外资将向控股、独资方向发展。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打破了原有格局,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运作模式、管理规范、技术保障与优秀人才,以及大量资金,加快了中国物流业的改造、重组与升级,推进了物流的市场化进程,加

14、速了物流市场的形成。外资的进入,占领了一部分中国物流市场,蛋糕被切走了一块。由于外资在许多方面占有优势,加上有些地方的超国民待遇,所以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竞争。用高薪与中国物流企业争夺稀缺的物流人才,也对民族物流企业造成压力。外资的进入并未对中国物流企业造成威胁,而是公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得到共同发展。大家有不同的市场定位,虽有竞争,或有缺兵相接,但都各自在干各自的市场,都在发展。打造物流航母尚待时日中国入世后,在物流领域完全实现了承诺,有的提前了承诺期,2004年12月11日开始,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我国物流业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可以预测,未来10至20年,是中国物流

15、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将下降到15%以下。物流市场细分是入世三年来一个突出的变化,后过渡期将进一步细分,比如港口物流、汽车物流、超市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烟草物流、邮政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石化物流、家电物流、日化物流、书刊物流等等,与此相适应,还出现了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他们的功能定位非常严格、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供应链,或参加别人的供应链,建立战略伙伴的共赢关系。城市物流与区域物流将越来越重要。世界上所有物流都以城市为中心,但并不是所有城市的物流是一样的,一个城市物流的地位与其经济地位与交通地位相适应。从南到北,香港、广州、深圳、上海、宁波、武汉、重庆、成都、兰州、青岛、天津、北京、沈阳、大连、西安、台湾等地都是中国物流重镇。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呈区域型发展态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都已形成城市集群、产业集群、港口集群,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但中国中西部是资源基地,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部地区,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都在崛起,物流业将与此相适应。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